“誒?這格局很熟悉啊,到現在的工美都還有保留是不是?”江武說道:“我在工美就隻能逛中櫃,肘子去了就可以逛內櫃,外櫃那邊的東西得用外彙來買。”
“變化還是存在的。”周至摸著下巴琢磨:“好像現在的工美,反倒是外櫃裡邊的東西是最值錢的……”
“沒有!絕對沒有!”費觀矢口否認:“我們是合規合法的單位,你買不起不能怪我東西貴啊,要求用外彙買,也不是說就是外櫃的東西,仇英的《輞川圖》可是掛在工美的內櫃的,給你肘子也是明碼標價的十萬美元!”
“可是要是有老外要買,也是可以的對吧?”
“啊這……具體在哪個櫃陳列現在倒是沒有具體規定,經濟搞活嘛!不過《輞川圖》既不是漢代以前的文物,有是我們工美從民間收上來的,因此也不屬於傳世品,因此根據法律規定,作為自負盈虧的事業單位,我們是可以將之出口的。”
“得,有機會我還是買下來吧。”周至說道:“不然流到國外,太可惜了。”
“孫老慫恿你的吧?”費觀笑著搖頭,舉起杯子和三人碰了一下:“肘子,我倒是覺得《輞川圖》就讓它在工美繼續掛著,要是真有十萬美元的閒錢,不如多去送仙橋,潘家園逛逛,讓這些錢發揮更大的價值。”
“說得也是。”周至不由得失笑:“是我流於執拗,忘了這頭了,謝謝費叔指點,敬你。”
“那我們接著說,我們國家第一次收購大行情,就是在那會兒。”
“說起當時的收購行情,價格低得都不敢想想。國家會給一些補貼,但是絕不會太多,像我們工美省級的單位,一年補貼不過三千,首都像韻古齋這種大店,補貼七千,算是最多的了。”
“而不能出口的文物收上來,放在內櫃也沒人買,因此利潤非常低,所以收購價格也隻有儘量朝低了壓。”
“當時收貨不分朝代,隻講尺寸,永樂花口盤子,一尺二的,七塊錢,其餘碗、盤,一般三到五元,大瓶子也不會過十元。”
“這價格……”周至聽得直嘬牙花子:“我爸要是勒緊褲腰帶,每年也能來上幾件兒。”
“不過他多半湊錢買自行車載你媽去了!”費觀大笑:“那年頭誰買這個?”
“聽說當時啊,首都一個收購站一天就能收購兩卡車的舊貨,當時文物部門的主要利潤來源就是出口,每年能夠創彙幾個億。”
“之後的事情就不能說了,總之就是損失巨大,直到七八年,文物收購點恢複,迎來第二波高潮,各地農民進城送貨排成長隊,首都特意在大葆台、十三陵、法源寺等處建了幾個臨時庫房。”
“除此之外,還有無數特殊時期收繳的文物,都在法源寺、白雲觀、天寧寺、先農壇體育館這幾個集中點堆放,一九七八年後,足足清理了好幾年,才將那些東西清完。”
“被清理出來的文物精品,都存放在府學胡同的文物局保管,那時候一到周末啊,府學胡同裡送貨的車能夠將胡同都堵滿。”
“我們工美的收購站就設在送仙橋,當時一天能收三卡車,收購員每天從財務科取兩百元,下班時交賬,多退少補,一般情況下都夠支付一天的收購費了。”
“兩百塊,三卡車?”周至聽得有點頭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