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 高明手法(1 / 2)

“第一個疑點就是器型。”

“明代的確有仿三彩明器的風俗,但是當時的人追崇的是盛唐雄風,因此仿製器物多從唐,按照宋代風格製作的三彩瓷極少。”

“而這個鳳首壺,壺頸采用弦紋裝飾,且方便持握,去掉了壺執,這其實是五代時期鳳首壺這個形製流入中國後的改良,從器型上減少了工藝難度,但是美感也相應降低,不符合明人崇唐的風格。”

“對,明代出土的仿造唐代鳳首壺較多,長頸無執的極少,但也不是絕對誒有,是吧?”劉子春也不是一般人,當即反駁。

“是的,不過據我所知,到目前為止明代出土的鳳首壺,要麼帶有壺執,全仿盛唐,要麼都是無執,光頸,還儘量簡化了鳳首造型,是吧?有誰見過明三彩胡瓶?”

眾人麵麵相覷一陣,然後看向老爺子。

老爺子搖頭:“我也沒見過,子春啊,我猜你們店裡將這個壺定為明代,是因為沒紅,瓷胎的關係,是吧?”

“對的。”劉子春現在有些拿不實了:“明三彩不用紅色,曆史上將之與唐宋區彆,稱為‘素三彩’,這個壺我們之所以將之定為‘明仿唐三彩’,是因為其壺首上分布有一些紅釉,但從底部胎質能夠看出燒造溫度較高,是瓷而非陶,胎質符合明代特征,釉料絕大部分符合明代特征,些微的紅色我們認為是匠人刻意模仿所致,因此將之定為明仿唐三彩。”

“這麼說也是有道理的。”老爺子點頭。

“而且這個瓷器還有一處特征,讓我們定性為仿唐。”劉子春說道。

“劉總說的,應該是蠅翅紋,兩頭翹吧?”

“對,雖然是宋明才有的瓷胎,但是釉的開片卻具備唐三彩蠅翅紋的特征,因此我們認為其時候一件非常精致的仿品。”

“那劉叔如何解釋,這個類似葫蘆的收腰造型呢?”周至將鳳首壺的壺嘴轉到正對劉子春的方位:“如何解釋這一段,壺頸下方本該是垂梨形狀的這一段,好像少了優美的線條過度,變得有些僵直呢?”

“當時店裡幾位老專家也考證過。”劉子春說道:“的確,這個鳳首壺在這一段兒上存在些微的瑕疵,收腰處也有點不符合鳳首壺的形製,但是作為明代的工藝,鳳首壺已經早已脫離了原始金屬器的版本,出現了多種器型,我們也不能完全否認這樣的器型不存在,對吧?”

“是的。”老爺子笑眯眯地道:“肘子前幾天才在大柳樹淘到一件孤品,這一點他應該深有體會。”

林婉秋有些急了,老爺子不是這肘子的師叔公嗎,怎麼一直在給劉子春打CALL?

於是張口說話:“可劉叔如何能夠解釋,如果這件仿唐三彩的釉水仿得那麼好的話,為何蠅翅紋上下都有,唯獨我們感覺器型不舒服,線條不流暢的那一小圈上,沒有蠅翅紋呢?”

“什麼?怎麼可能?!”劉子春訝異得不行,也再顧不得禮貌了,朝周至伸手:“肘子,放大鏡給我看看!”

等到劉子春仔細看過,不由得狐疑起來:“還真是,這一段沒有開片……”

“可是三彩沒有開片的也多。”老林說道。

“但是發生在同一件器物上,兩頭開片就中間沒有的,有嗎?!”林婉秋對自己便宜老爸半點客氣都沒有,直接開懟。

“不會吧……”李建國將放大鏡和壺都拿了起來:“這件東西我們用省裡最新的設備做了碳十四鑒定的,的確是明代中期的物件兒沒錯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