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兩個周末,周至還組織了兩次旅遊,一次是遊都江堰和青城前山,一次是遊青城後山。
乾導遊,這娃是真正的專業。
要講好都江堰,就不能不了解古蜀的曆史,就不能不講到上古文明的遷徙與融合,不能不講到長江文化帶通過岷江文化帶遷徙,最終北上與黃河文化帶融合的壯闊曆史。
而在這條主要道路上,古人發現了一個分支,那就是郫都和都江堰這一帶,存在一個分支缺口。
人們在沿著河穀遷徙的過程中,發現了岷江東岸有兩處低窪的地方容易通過,隻要通過這兩處地方,就能夠進入一個平原——蜀都平原。
這這兩處低窪的地方,就是龍門山的餘脈,岷江流域和湔江,鴨子河等盆地河流的分水嶺。
為了把控住這兩處通道,幾個部族先後在通道的入口處建立起了聚居區,之後發展成了幾代的古蜀王國。
這樣他們既可以和岷江流域的部族進行物資交換,又可以開發背後豐饒的蜀中盆地。
因此寶瓶口這個地方傳說是李冰父子發現的並不準確,應該說這裡一直就是古蜀人進入蜀都平原的重要通道。
隻不過在李冰之前,蜀人並沒有將這條陸路開通成水道的能力。
這段分水嶺最狹窄的地方隻有幾十米,鑿開之後,就叫做“寶瓶口”。
然後墊高魚嘴,分流岷江,使水流綿延不絕從寶瓶口流出,將蜀中滋養成“天府之國”。
這就是都江堰的由來。
因此將所有的功績都推給李冰父子其實是讓人們對能力者從古到今的迷信和期望,其實並不符合曆史的真實。
當然了,關於李冰父子,還有灌江口二郎神和手下五百草頭神的傳說,也不妨礙周至在對日韓組員科普的同時,講得天花亂墜。
華夏文明對於東亞文化圈的輻射是毋庸置疑的,這些曆史知識和神話故事,也引得兩國組員們連連驚呼讚歎。
很多組員隻知道漢唐明清,完全想象不到周至的描述下,還有一個遠早於漢唐明清,卻依然輝煌有趣的“非主流文明”。
之後的青城山,又成了中華文明和哲學一個重要分支——道家的科普。
青城天下幽,前山人文,後山自然,也讓兩國組員流連忘返。
前山清幽寧靜,有著從唐代開始就修建的建築群,上清宮,老君閣,天師洞,讓之前被蜀都熙熙攘攘鬨得糟心的組員們發現了意外的寧靜。
後山就更厲害了,如今的後山還沒有開發出來,隻有沿著山溪的荒僻小道,幾乎就是一場叢林探險,除了在入山之處有一個古色古香的泰安古鎮,就需要一直攀爬到白雲寺,才見得到幾位出家人。
這一路風景絕佳,和原始森林無異,雖然現在還沒有團建一說,但是其實就是一次非常有趣的團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