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至穿越過來的那一世,家喻戶曉vcd機其實正是這兩人研發出來的。
不過周至並不知道這兩個人,隻是在讓安盛基金搜刮電子產品專利的時候留意數字音視頻技術,讓這兩人自然而然地就進入了安盛的視線。
中國第一台vcd機,品牌的名字叫做萬燕,其實就是從薑萬猛和孫燕生這兩人的名字中各取一字組成的。
也就是說,曆史其實已經在周至的影響下,走上了一條既和上一世不同,又和上一世有些相似的道路,隻是周至自己也不自知而已。
當然這些還是後話,周至這一次來隻是督工而已。
等到觀看完兩款機型的演示,周至明白了,老胡他們,其實比自己還要著急上火。
等到廖紅星帶著東西離開,張聞給幾人泡上茶,周至和胡長風,肖前衛進入閒聊階段,周至才說道:“沒想到華虹的作風和打仗一樣,真是雷厲風行啊。”
“摩爾定律,愁死人啊……”胡長風坐在茶幾邊的沙發上,給周至倒茶,這也是他在南邊學來的茶道:“前身作惡,知縣附廓。誰讓我們趕上了這趟呢?”
半導體產業所謂的摩爾定律,是指在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數目,每隔十八個月到二十四個月,就會增加一倍。
換言之,根據摩爾定律,同樣價格的電子產品性能,也會在十八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翻一倍。
在一個指甲蓋大小的芯片上,種上成百上千萬個晶體管。
摩爾定律標示的,就是信息技術和工藝進步的速度。
當然這個定律也不是一開始發展就這樣,或者說具備積極意義,比如一個變兩個,兩個變四個,重要嗎?一點不重要。
但是當技術積累到在同樣的時間段裡,從五千萬到一億,從一億到兩億呢?
那就是質的飛躍。
九零年,世界上第一款製程小於一微米的集成電路芯片誕生,宣告以半導體發展為標誌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正是進入了“超微米時代”。
摩爾定律的威力,徹底地體現了出來。至少在今後三十四年裡,這條定律都被認定為可靠。
而中國就在這個時候,決定啟動追趕世界的腳步,注定了舉步艱難。
“好在也不是來不及。”肖前衛作為華虹的總經理,對於國家的產業布局意圖是非常清楚的:“隻是難度實在有點大,遠比氫彈原子彈困難多了。”
“那是必然的。”周至說道:“兩彈雖然難,但它們最多也隻能算是產品,半導體難,是因為它是產業。”
“908工程的危局,就是因此而來。”胡長風說道:“雖然引進了一條六英寸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生產線,卻因為經營不善,連年虧損……”
908工程原計劃是投資二十億元,目標為一條月產1.2萬片的6英寸芯片生產線,製程為1微米。
這個參數在九四年已經嚴重落後於世界領先水平,但是即便如此,這條生產線依然處於“等米下鍋”,毫無產值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