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南韓能夠在dram產業上一支獨秀,本身也是因為天時地利人和。
dram,大家可以理解為信息設備上廣為大家熟知的“內存”上使用的存儲芯片。
當然,有時候dram也會被作為存儲器件如內存條,存儲器的代稱。
一九八三年,島國dram內存在老美市場的大獲成功,促使三星決心重資下注dram產業。
但是這一時期,三星嘗試從國外引進技術的企圖實現得並不順利,連續遭到了當時處於先進地位的老美德州儀器、摩托羅拉、日本nec、東芝、日立等公司的拒絕。
最終還是美光公司將64k dram的技術授權給了三星。緊跟著三星又從加州citrix公司買到了高速處理金屬氧化物的ip授權。
隨後,三星分彆在米國矽穀和漢城南部的器興,設立兩個研發團隊,進行技術消化。
六個月後,三星的工程師成功掌握了量產64k dram的三百零一項流程和其中八項核心技術,順利製造出生產模組。
八五年前後,米國廠商在日韓企業競爭前節節敗退,德州儀器為降低製造成本,與現代集團簽訂oem協議,由德州儀器提供64k dram的工藝流程,改善產品良率,讓現代電子比三星慢了三年成為韓國第二家dram製造商。
此時,島國dram產業進入技術爆發期,通產省電子所研製成功1m dram,三菱甚至公開展出4m dram的關鍵技術,而日立生產的dram內存,已經開始采用1.5微米生產工藝。到八六年,光是東芝一家,每月1m dram的產量就超過100萬塊,瘋狂衝擊美國市場。
更誇張的是,英特爾此時陷入巨大虧損,被迫裁員7200人,宣布自己徹底退出dram市場,關閉生產dram的七座工廠。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按照這個市場規律繼續發展下去,dram市場必將被島國企業徹底壟斷,根本不可能讓南韓獲得競爭優勢。
然而就在這一年,廣場協議簽署,日元開始了升值之路,雖然島國廠商仍然占據技術優勢,但已經不可能再用低價打壓對手,使得南韓廠商得到機會存活了下來,並且獲得了巨額利潤和追平技術差距的寶貴時間。
一九九零年,三星建立了二十六個研發中心。一九九二年終於後發先至,率先攻破技術壁壘,在津海合資廠生產了全世界第一個64m dram產品。
緊跟著,權五鉉介紹起了台島的dram產業來。
九零年,台島相關方麵在老美顧問建議下,啟動了“次微米製程技術發展五年計劃”,但由於台島缺乏自主核心技術,隻圖快進快出,因此準備完全依靠購買技術授權和製程設備來快速擴充產能,想要賺一波快錢。
無疑這是一種短視至極的行為,因為盲目聽信老美擺布,真以為自由市場經濟理論就是圭臬,忽略了對產業的扶持,在日韓兩國財閥式經濟集團的碾壓之下,潰不成軍,最終落得一地雞毛。
在這裡,權五鉉提到了產業扶持,周至和胡長風對視一眼,光能從權五鉉嘴裡提到台島半導體產業的教訓,這一趟來南韓,就已經不虛此行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