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次改造能夠成功,接下來虹安數碼擴充的winclover產能,其存儲元器件就完全可以采用三星津海廠的產品,我們也可以在這些條件的基礎上,將winclover目前的存儲容量,在不增加外觀尺寸的情況下從64m擴從到128m,甚至將來的256m,給我們的用戶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
現在winclover的存儲雖然是64m的,但是東芝記憶棒上的芯片顆粒卻不是一粒,而是兩粒36m的。
如果采用三星的最新產品,那麼這個容量就可以提升一倍,如果不考慮芯片成本的話,甚至提升四倍都不成問題。
因為芯片顆粒本身就很薄,播放器裡有足夠的設計冗餘空間容納得下它。現在的瓶頸是卡在芯片造價上,如果能夠實現dram的全麵國產話,哪怕是在合資廠裡實現,哪怕完品率還是會降低不少,可是以國內低廉的人工和巨量的產能,依舊可以將dram芯片的成本降低到一個可怕的程度。
就好像後世那種情況一樣,任何所謂的工業明珠被中國攻克,立馬就能夠被殺成白菜價。
其實農業明珠也差不多,任何“水果貴族”,隻要在中國開始推廣,不出幾年也可以跌成十元三斤的大路貨。
毫無疑問,如果隻考慮短期利益,這是一個可以雙贏的方案。
三星之前本身並非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他們隻是希望中國人發現不了這一點,被迫使用高價的南韓晶圓,由此增強其在整個dram產業上對南韓的依賴而已。
要不是winclover的橫空出世,這個政策還真不能說就不會成功。
不過現在情況有變,winclover讓高端dram的需求在中國出現爆發式增長,而四葉草卻並沒有采用三星的存儲器,這讓三星很難過。
但是就算難過三星也沒有打算對中國企業做出過多讓步,這本身也和他們對於自身產品和設計的自傲有關。
直到現在,他們才知道,中國也有一家公司可以將他們這些小九九給分析個底掉。
這其實已經是實力的說明了,說明四葉草公司的團隊完全洞察整個製造流程中的貓膩,也就是說,四葉草公司已經具備分析與破解三星掩膜方案和加工工藝的能力!
換言之,那就是不管三星提不提供自己的eda和asic軟件給四葉草使用,都無法影響到四葉草公司技術能力。
如果不提供,那麼四葉草要自己獨力走完全程肯定要費力得多,能夠自產dram芯片的時間肯定會推遲幾年。
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弊,如果四葉草公司從其他渠道引進了eda和asic軟件的話,那麼他們完全可以組織起自己獨立知識產權的研發團隊,生產具備自身ip核的dram。
到那個時候,四葉草肯定會成為全世界存儲芯片製造商一個可怕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