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石寶寨(2 / 2)

白公祠本身並不大,但是有周至在,一個小地方愣是給他帶著轉了老半天,大家還覺得津津有味。

出來後已經是中午,大家在縣城裡最好的酒樓裡吃了一頓這裡著名的忠州豆腐魚,然後才前往下一站,也是急需考察搶救的重要文物地點,石寶寨。

石寶寨位於忠縣境內的長江北岸,距忠縣城四十五公裡,被稱為“江上明珠”。

此處臨江有一俯高十多丈,陡壁孤峰拔起的巨石,相傳為女媧補天所遺的一尊五彩石,故稱“石寶”。

又因為此石形如玉印,故而所在這座山峰,又名“玉印山”。

明末譚宏起義,自稱“武陵王”,據此為寨,“石寶寨”由此而來。

石寶寨始建於明萬曆年間,經康熙、乾隆年間修建完善。

最早的石寶寨隻有玉印石上麵的一座觀宇,靠鐵鏈攀援而上,陡險異常。

後來人民為了上山方便,倚玉印山修建起了塔樓,依山聳勢,飛簷展翼,造型奇異。

最終的石寶寨,變成了由寨門、寨身、寨頂石刹三部分組成的倚山而建的建築,最早是九層,後來擴從到十二層,全係木質結構,高度達到了五十六米。

寨門為磚石結構,高六米多,上題有瓷嵌“小蓬萊”三字,這就是石寶寨“臨江小蓬萊”這個稱呼的由來。

寨門正反兩麵,有“五龍捧聖”、“哪吒鬨海”等浮雕,精巧細致,栩栩如生。

石寶寨之所以重要,除了曆史悠久,結構精巧,建築雄偉美麗,雕塑裝飾巧奪天工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它是我國現存體積最大、層數最多的穿鬥式木結構建築。

現在的石寶寨還是三峽旅遊的一個著名景點,遊人如織,上下穿梭,熱鬨得很。

但是在一邊的文保辦公室裡,周至等人了解到了這裡即將展開的工程,也是非常緊迫,耗資不菲。

“等到三峽蓄水發電之後,長江水麵將上升到石寶寨門口,木寨周圍將形成一個一百二十多畝湖泊,石寶寨將由山寨變成‘水寨’,嚴重威脅到文物安全。”石寶寨文保工程組組長也是個五六十歲的老者,文質彬彬充滿書卷氣,不過身上隻穿著一件白背心,腦後還掛著一頂草帽,看樣子是剛從考察工地回來的,手裡捧著個大茶缸子一邊喝涼茶,一邊給大家介紹工程進展。

石寶寨是不可移動文物,級彆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當然即便是不可移動文物,真要沒辦法的時候也得整體搬遷,這是不用多考慮的。

不過石寶寨非常特殊,最高處的頂層,其實是修在玉印石,也就是山體的正上方的,而下麵的十一層,則是順著山勢,側鋪在山體上的,雖然從外觀上看渾然一體,其實卻又是兩部分。

要想原封不動地遷走,並且原狀恢複,那除非將玉印石一起搬走。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