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第 41 章(1 / 2)

七零年代青雲路 鹿子草 16554 字 6個月前

宋恂顧不得廣交會的事, 隻說是來交樣品的。

讓收發室大爺給肖組長打了確認電話後,三人才被對方放行。

跟在宋恂身後進門,李英英扭頭望向房沿兒下排隊的一串人, 不由好奇地問:“宋主任, 工廠想要參加廣交會,還需要由食品出口公司批準嗎?”

“不是, 是由省或市外貿局批準的。”宋恂邊走邊低聲道,“隻有出口總公司和外貿局可以組織交易團。那些工廠的領導在這裡等著,多半是因為能參展的商品太少了,進不去省市的交易團, 才想搭上省食品出口公司的順風車。”

李英英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上輩子她家食品小作坊的產品隻能在小學校門口打轉,難登大雅之堂, 所以也從沒關心過廣交會的事。等到有了摸得著廣交會門檻的公司時,她早就回歸家庭了。

“宋主任,咱們也加入出口公司的交易團怎麼樣?”李英英覺得他們加工廠的蟹醬好好包裝一下還是很有競爭力的。

宋恂領著他們上樓, 隨口問:“你覺得咱們有什麼產品是能參加廣交會的?”

“就蟹醬啊!”

“以蟹醬目前的產量,隻給出口公司的普通外貿訂單供貨就夠了。”宋恂提醒,“廣交會的舉辦時間在十一月左右,到那時基本已經過了蟹汛了,原材料供應不上, 蟹醬的產量也會下降。”

何旭插言道:“沒有了蟹,咱們可以做魚罐頭,國產魚罐頭的出口行情還是很不錯的。雖然歐美人習慣吃他們自己生產的金槍魚、鯡魚、馬鮫魚罐頭。但是, 東南亞地區跟咱們的口味差不多,出口的沙丁魚, 墨魚罐頭一直供不應求。”

宋恂對他的建議還是很重視的。

何旭原是省漁聯合加工廠的食品技術員, 專門負責魚類罐頭食品的研發, 算是這方麵的專家。

“咱們現在隻有一條三個灌裝頭的生產線,如果按照目前的生產計劃來看,工人的工作時長還是太短了。”何旭搖頭道,“城裡的加工廠,哪個不是一天二十四小時三班倒地趕進度?咱們廠現在的工作安排過於鬆散。如果真的接到了魚罐頭的訂單,就得考慮倒班的問題。”

宋恂點頭表示自己會考慮,而後敲響了水產組辦公室的門。

辦公室裡,肖組長身邊圍著四五個乾部模樣的人,見到門口的宋恂後,他趁機與幾人抱歉道:“我約的客人來了,你們的事我已經知道了,回去等通知吧。”

說著就擠出包圍圈,將宋恂三人讓進了隔壁的小單間。

宋恂笑問:“那些人也是要參加廣交會的?”

“呦,連你們那窮鄉僻壤小地方的都聽說廣交會了?”肖組長常與宋恂電話聯絡,雙方已然混熟了,這會兒不見外地調侃道,“沒想到你消息還挺靈通的。”

“在田間地頭想要聽到這種消息確實不容易。”宋恂端著茶杯笑,“是樓下的韓大爺說的。”

“哈哈,那還差不多。”肖組長言歸正傳問,“你們的產品帶來了沒有?量產以後口味怎麼樣?”

宋恂從大背包裡掏了好幾盒罐頭遞過去。

“試生產了兩種。一個定價一塊五的,一個兩塊的。看你們想要哪個吧。”

肖組長打開一罐兩塊錢的蟹醬,回道:“隻要品質跟得上,再貴也有訂單,國際友人不差錢!你們把產品質量把控住就行。”

他舀了一勺蟹醬,咂摸一番說:“咱們從國外進口的蟹肉罐頭,七塊錢一斤!你們要是能把蟹醬賣出十塊一斤的高價,就等著被點名表揚吧。”

李英英緊張地問:“肖組長,您覺得這個蟹醬口味怎麼樣?”

“我吃著還行。”肖組長把一塊五的那堆蟹醬退還給他們,“兩塊的留下吧,回頭我讓組裡的其他人也嘗嘗,樣品由我們這邊送檢。”

宋恂比較關心訂單問題,“如果檢驗檢疫通過的話,出口公司能給我們多大的訂單?”

“蟹醬的產量不高吧?你們有多少我們要多少,趕緊回去加班加點地生產吧!”

李英英心下高興,但總覺得不把穩。

這種蟹醬跟進口蟹罐頭不同,蟹醬是地地道道的中式口味。

老外未必吃得慣。

若是真的按照他說的,幾班倒地生產蟹醬,真能接到那麼大的訂單?

聽了她的顧慮,肖組長好笑道:“除了外國友人,海外華僑也是咱們的客戶,僑居在外的同胞們也想吃些‘祖國貨’嘛。你們生產的這點蟹醬,還不夠人家塞牙縫的!”

肖組長還有彆的事要忙,收走了蟹醬,就讓他們回去等通知。

從門內出來,宋恂讓另兩人先去樓下等著,自己則拎著大背包來到軍管會盛主任的辦公室。

通訊員小趙昨天就接到了他要來拜訪的電話,此時見了他並不驚訝,“領導還在會客,宋主任,你喝點水等會兒吧。”

宋恂將背包放到辦公桌上,“今天不找盛主任!我們的蟹醬已經交給水產組了,沒什麼事,就是順路過來看看你。”

說著就將背包打開,從裡麵拎出一網兜的鐵皮罐頭盒。

“你這是?”

“放心,不是送禮的。”宋恂將網兜放在桌上,在他對麵坐下,“這些是剛被肖組長淘汰下來的樣品。”

生怕他不識貨,宋恂難得俗氣了一把,給人送禮還要報價。

“彆看這些蟹醬是被退回來的,不過價格著實不便宜,一塊五一罐!”

剛想將網兜藏到桌底的小趙,臂彎一轉又把東西放回了桌麵上。

這裡麵少說得有二十罐,這些東西頂得上他一個月工資了!

他是盛主任的通訊員,其實平時並不虧嘴,底下供應廠家送上來的樣品,他沒少跟著沾光。

可是像宋恂這樣,一口氣送這麼多的,真是不多見。

“這也太破費了吧?”小趙遲疑著不敢收。

“你安心收著吧。”宋恂擺手說,“這是試生產的產品,以後大概也不會再生產了。我大老遠拎回去沒什麼用,你留著吃吧,平時配著饅頭麵條就能吃頓飯了。”

既然如此,小趙放心地將網兜收進了櫃子裡。

他給宋恂泡了杯茶問:“你們這個蟹醬送檢的事有著落了嘛?要不我幫你們跑跑?”

拿人的手短呀。

“不用,肖組長已經代勞了。不過,”宋恂狀似不經意地說,“他最近忙著廣交會的事,我們這個事可能有得等了。”

小趙這麼年輕就能給出口公司的一把手當通訊員,自然也是個精明人。

聞言便笑問:“宋主任,你們也想參加廣交會?”

“廣交會誰不想參加?但是我們還沒有像樣的產品。”宋恂搖頭道,“這樣貿貿然地隻帶著一個蟹醬去參展,實在是寒磣,還浪費了一個寶貴的名額。”

“大家要是都能像你這樣通情達理就好了。”小趙一言難儘地指了指裡麵的辦公室,“都是來走關係參加廣交會的。不過,宋主任,你們隻有一個蟹醬確實太單一了,得趕快開發其他產品呐!”

宋恂讚同道:“我原本是打算讓技術員再研發幾個新產品的。不過,既然是賣給外商的,就得根據人家的喜好來嘛。比如即將舉辦的廣交會上,往年的各國客商都喜歡買什麼東西?口味有什麼偏好?了解了這些,我們才能有針對性的給出口公司供貨。”

“你說的也有道理。”

宋恂呷了口茶,笑眯眯問:“小趙乾事,你這邊有沒有往年廣交會水產品方麵的相關記錄,給我們作個參考?”

小趙:“……”

就說嘛,突然給他送這麼重的禮,怎麼可能什麼都不求呢?

隻不過,彆人都是求到領導麵前的,這位宋主任卻另辟蹊徑尋到了自己這裡。

資料他當然有,但是事情得提前說明白。

“宋主任,就算你們研究出了新產品,也趕不上今年的廣交會了。報名時間馬上截止,再過三天我們就得將最終的參展名單遞給外貿局。”

“沒關係,隨緣吧。”宋恂答得雲淡風輕,“今年不行就備戰明年,再接再厲嘛!”

拿著一遝資料快步走出辦公樓,宋恂帶著人在出口公司附近找了一間招待所辦理了入住。

關上房間門,他便打算趕緊研究研究那一遝資料。

不過,剛看了沒兩頁,李英英就來敲門了。

“宋恂哥,咱們在這裡乾等著送檢結果,暫時沒什麼事。”私下隻有兩人相處時,李英英又恢複了原來的稱呼,“既然已經到了省城,我總該去看看孟阿姨。這麼多年不見了,我還挺想她的。”

宋恂看一眼手表:“你想現在去?這個時間,她還在上班。”

“當然不是現在了,”李英英走進房間,順手將他放在床上的背包掛到衣架上,“我是想問問孟阿姨近些年的喜好,一會兒我要去百貨商店轉轉。”

“不用破費了。”

李英英嗔道:“這麼多年不見,總不好讓我空著手上門吧?”

她在宋恂身上一直找不到突破口,兩人聊天除了工作就是工作,而且地點僅限於辦公室。

想去家裡找他吧,還總有個記仇又討人厭的項前進在其中瞎攪和。

這次兩人一起來省城,是個難得的好機會。

一直與這個不解風情的工作狂說不通,她就想曲線救國從工作狂的親媽那裡入手。

這會兒宋家還沒下放呢,孟阿姨肯定也著急宋恂的婚姻大事,畢竟他年紀也不小了嘛。

自己的家庭條件差強人意,雖然比不上宋家,但比下有餘,總比娶個鄉下村姑強吧?

何況他們如今在一起工作,她又當上了副廠長,再加上兩家從前的那點交情,她算是目前最適合宋恂的妻子人選了。

孟阿姨自然也能看明白這一點。

“她最近挺忙,未必有時間招待咱們。”怕對方誤會,宋恂又補充,“這次回省城,我根本就沒打算回家。”

他父母還在鬨離婚,家裡那個亂糟糟的情況並不適合讓客人登門。

見她還想繼續遊說自己,宋恂打斷道:“我這邊的工作還挺多的,你要是沒什麼事,就彆去逛百貨商店了。還是先幫我乾活吧!”

李英英:“……”

這個工作狂!

“你去把何旭也叫過來,咱們開個小會。”

……

人都到齊後,宋恂將從小趙那裡借來的資料分發給二人。

“廣交會的參展報名馬上截止,咱們隻有三天時間。這是近三年,廣交會上各種水產品的成交記錄和客商的詳細資料。咱們一人一本,從中找出幾樣產品……”

“宋主任,找什麼產品啊?”何旭還昏頭昏腦的。

宋恂給他們劃定範圍——

第一,瑤水附近幾個大漁場盛產的;

第二,隻需要簡單粗加工的;

第三,成交價格高,成交量低的。

聽聞宋恂也想參加廣交會,李英英頓時覺得兩人心有靈犀想到一塊兒去了。

她語氣興奮地說:“隻要咱們的產品被擺上廣交會的展台,那身價立馬就不一樣了!即便沒有電影攝製組的宣傳,咱們‘瑤水村’牌的產品,也能在國內暢銷!”

她把拜訪孟阿姨的事暫時放下,將自己在出口公司打聽到的消息告知宋恂。

“我去房沿兒下排隊的人群裡問了,那些工廠的規模都比咱們的大,但是基本都是生產單一品種產品的。比如掛麵廠的,他們常年隻生產同一種掛麵,這種工廠就不被外貿單位看好。據說被選入交易團名單的,至少得拿得出四樣產品,否則就是浪費名額。”

宋恂點頭表示了解,便打開自己那一遝資料專心研究了起來。

看到其中一頁時,他反複翻看了好幾遍,才遲疑地問:“瑤水那邊有虎文蛤嗎?”

“有,不過沒人吃虎文蛤肉。”何旭答。

他老家是隔壁勝利公社的,生活環境和飲食習慣與瑤水差不多。

李英英也說:“瑤水村附近的虎文蛤其實還挺多的,但是當地社員都不喜歡吃。我記得前兩年有個市裡的日化廠來瑤水收購虎文蛤的殼,用作蛤蜊油的包裝殼。社員們將文蛤去殼以後,剩下的蛤蜊肉全漚成肥料了,根本沒人吃。”

宋恂將那頁字跡有些模糊的記錄,推給他們確認:“這裡寫的是虎文蛤吧?”

“是。”何旭盯著虎文蛤的出口價格看,也有些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這玩意兒居然能賣兩百塊一公斤?”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