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清平歲月(56)三合一(1 / 2)

清平歲月(56)

“你怎麼來了?”李昭皺眉看向身邊的太監, 示意他將眼前的人請出去。

許時念清嗬一聲, “邊關告急,這是天大的事情,您真要在這裡安心養病, 外麵的消息真不聽了?”

李昭麵無表情的看她, “想說什麼?朝中有袞袞諸公, 朕信的過。”

“本宮也信得過, 不過是……”許時念不好意思的擺弄著腰帶,“不過是坐在朝堂上, 聽著他們討論,很多事情我聽的懂,但是想不明白。想問哥哥吧,哥哥是不會高興我懂這些東西的。思來想去,好像能找的還是隻有你……至少你是皇上, 我是皇後,在有些時候,我們之前才是捆綁在一起的,我也是因為先是你的妻子, 才有資格有如今的地位的……你說呢?況且,我不信你真不想知道外麵的事……”

李昭看著身邊的太監,然後擺擺手,“下去吧, 朕跟皇後說會子話。”

太監低頭慢慢的朝出退, 路過許時念的時候, 就聽她輕聲道:“彆急著找貴妃娘娘,貴妃顧不得搭理你,這會子跟本宮的侄女相談甚歡呢,彆上去自討沒趣。”

太監一頓,頭低的更低然後帶著人退出去了。

偏殿的燈光亮著,太監疾步走了過去,低聲將事情跟守在門口的宮娥說了,“……真是挺著急。”

宮娥為難的朝裡看了一眼,然後敲門,“娘娘,有急事……”

裡麵傳來低低的說話聲,聽不甚清楚。但這麼長時間,裡麵的說話從來也沒斷過。她在外麵催了好幾次,門才打開了。開門的是許家的大小姐,從她的角度朝裡看,能看見貴妃娘娘站在桌上,像是再看一幅畫……畫好像還是肖像畫……看著看著,還提筆在畫上添幾筆,臉上露出幾分滿意的神色。

英姐兒讓開叫她看,然後‘噓’了一聲,“什麼事?娘娘不叫打攪。”

宮娥怎麼說?

當著人家皇後侄女的麵說皇後去見皇上了?

不合適!

她搖搖頭,“隻是問問要不要添燈油。”

英姐兒擺手,“這裡我會伺候。你們隻管在外麵守著便是。娘娘整日愁苦,難得像是今日這般有興致,還是都彆打攪了吧。”

宮娥再朝裡麵看了一眼,娘娘卻並未抬頭看,而是叫道:“英姐兒,你來看看,這副樣貌可像是不像……”

英姐兒朝宮娥笑了笑,就關了門,重新回去站在文氏的邊上去了,“像……不過這裡……這裡……二舅這麼添了皺眉了……”

是嗎?

文氏拿著筆在眼角的位置添了兩筆,“也是……都這般歲數了……也該添皺紋了……”

英姐兒嗯嗯嗯的點頭,“那天我看見二舅的時候,真像是看到了神祗一般。他穿了一件黑甲,不是新的,看著很舊,這裡這裡都磨損了……”

“什麼樣式的黑甲……你先大致畫給我看……我看一眼就知道了……”

宮娥在外麵隱隱約約的聽見了一些,然後無奈的朝太監看,“真進不去。皇後見皇上……難道我們娘娘能攔著?你等著去吧,聽聽裡麵都說些什麼,等皇後走了,這邊也該完了,你再過來……”

也隻能這樣了。

結果皇後在裡麵跟皇上說的還真不是廢話,都是朝堂上的事,這件事,這位大人是怎麼說的,那位大人又是怎麼說的,最後是怎麼定的。那件事情,她原本覺得應該是如何的,結果卻是如何的。哪位大人的態度立場可能又變化,哪位大人像是牆頭草,等等等等。

都是乾貨!

他站外麵,細細的聽著,默默的記著,回頭還得跟貴妃娘娘稟報呢。

裡麵不知道說了多久了,猛的聽到皇上說:“……沒想到朕的皇後還有這樣的心眼……以後在朝堂上,你可以不說話,可以做泥菩薩,但以後還得跟這樣一樣,把發生的事一件一件的都記下來,回頭再弄懂便是了。坐在上麵的人,不開口則罷,開口了,就一定得叫他們無話可說。你可明白?”

“明白!”許時念歎了一聲,“正是因為慢慢明白了,我這不是才來了嗎?你皇帝,我便是皇後。我雖然不見得希望你能全好了,但我突然覺得,你死了真未必對我就是幸事。你要是死了,有兩種結果,要是我哥哥輸了,那我能得了好?文氏有大皇子,有太子……我不過是一條白綾的事……要是我哥哥贏了,我倒是還能過的以前一樣……可是……有垂簾的皇後太後,卻從沒有垂簾的公主……權利這種東西,果然是沾不得的。沾上了,就不想放手。”

這就是解釋了她今兒為什麼會過來,為什麼會服這個軟。

還彆說,許時念說這個,李昭真信。

此時,兩人之間陷入了沉默。一股子冷風順著窗戶吹進來,帶著幾分涼意和濕氣。

“哎呀,下雨了。”許時念過去關窗戶,心裡暗喜,覺得真是天意。她轉過身來,“前兒戶部還說,怕今年京畿夏糧欠收,從春上下種到現在,沒見幾滴雨。這不,今兒就落雨了。瞧著,雨還不小。但願這雨就這麼著下上三天三夜不停才好……”她說著,就歡喜的叫外麵的人,“準備幾個菜,添一壺酒,我跟陛下喝兩杯。喜迎春雨!”

李昭張了張嘴,到底沒反駁。許時念如今句句說話,都是朝政。兩人像是君臣奏對,他還真就懷念這種感覺。

於是,炕桌擺起來。不一時菜色上桌,一壺好酒。

許時念看著太監每樣都試了一下,然後再次褪下,這才坐在李昭的對麵。她並不主動給對方添酒,各自斟各自的酒,說的都是今年各地上上來的折子,奏報的春耕的事。哪裡下雨了,哪裡有乾旱了。說的詳詳細細的,“……我記得有一個榆林衛的折子……不過這榆林衛在哪……我在輿圖上找了半天也沒找到……”

李昭不免一笑,“那裡遠,你往西北方向找……”

床頭就掛著輿圖的,許時念脫了鞋跳上去,順著西北找,“……哦哦……是這裡啊!這是挺遠的……怪不得看到這地方的折子跟碰運氣一樣,這一來一回就得兩月時間……”

李昭還問:“你能看懂輿圖?”

“你忘了,我看輿圖還是你教的。”許時念回頭看他,眼裡都是嗔怪,“那時候我幾歲來著,十歲還是九歲?哥哥說我笨就罷了,偏你說我笨……金老二更過分,一看見我問輿圖就跑,說是寧肯教他的哈巴狗也不教我……”說著,她就一哼,“我學的慢,又不是學不會……趕明兒,我親自寫信告訴金老二,告訴她我學會看輿圖了,再問問他,他的哈巴狗可學會了?”

李昭不由的哈哈大笑,一時間竟是想起小時候的事。

笑完了,兩人對視一眼。

是啊!曾經那麼單純,那麼好過。是什麼叫彼此走到這一步的。

許時念先打破尷尬,“我們給金老二寫封信好不好,叫他好好打仗。等他回來,叫他做武安侯好了……”

李昭先是笑,繼而看向許時念。兩人再次對視,卻心有靈犀:收買人心!修複關係。

他點點頭,“好!寫信給他。我說你寫……”

“不要……”許時念搖頭,“我不愛寫字,我給你研磨,你寫……”

要寫這封信有點,對李昭來說有點艱難。心裡千言萬語,提筆卻有千金重。那邊許時念磨了墨之後,就一副困的不得了的樣子倒在邊上了。等李昭寫好再看,人已經睡著了。

外麵雨打芭蕉,清晰的傳了過來。太監不知道第幾次探頭朝裡麵看,李昭招手叫進來,將桌子撤了,看了看皇後,“外麵雨大?”

是!雨挺大的。

那就讓她留著吧。

夫妻二人和衣而眠,難得的一室安寧。

英姐兒從文氏那裡出來的時候,雨正大呢。文氏對著二舅的畫像能看一晚上,今晚上,她是二舅的妻子,不是什麼貴妃。她不會見任何人的。

正殿裡,燭火滅了。太監宮娥都在外麵等著呢,她走過去,能聽到一麵發出的似有似無的聲音,還有太監提著熱水在邊上等著了。太監很尷尬,小聲道:“陛下歇了,皇後今兒不回,請大小姐回吧。奴婢叫人送送您。”

英姐兒一臉懵懂的應著,帶著阿醜就往回走。

回去的時候,徐醇還在等著。

英姐兒點了點頭,直接就往她的房間去了。

徐醇便知道,成了!她順利的留下了。

留下嗎?

許時念受不了的。她悄悄的給鼻子塞上棉花,然後將腰上的香囊瞧瞧的放在枕邊。不大工夫,李昭就睡沉了。睡的特彆沉。

她這才起身,褪了他的衣服,散了他的頭發,然後發出幾聲含含糊糊的聲音了。大概持續了一刻鐘,她將衣服脫了,披頭散發的喊外麵,“水!”

她去洗漱了,李昭睡的昏沉。太監進去看了看,也不敢打攪。

然後皇後洗漱完出來,看看偏殿還亮著的燈,“本宮就不留了,叫陛下歇著。彆聲張,省的貴妃再跟陛下鬨……懂嗎?”

眾人低頭,麵上不敢違逆。

負責帝王起居注的,忠誠的記下了今兒的事。然後許時念走的更放心了。

這件事,水過無痕,第二天文氏也知道了,但也不曾往心裡去。

這兩天的心神不寧,怎麼也壓不住想邊關的事,想丈夫的事。久違的針線活被他重新拿起來,彆的都罷了,該給他做雙鞋了。

“舒服!”金老二歎氣,“誰做的都不如家裡給準備的舒服。”

他先打開了箱子,一看之下就試穿了,這會子跺著腳,左右的端詳,一臉的滿意。

正美呢,門猛的從外麵被推開,帶著麵具的李弩急匆匆的進來。

“大人……”李弩急切的喊了一聲。

“叫師傅。”金老二惱道,“白眼狼,少教你了?”

李弩將門一把給關上,“您看看,這是我收到的家書。”

家書怎麼了?還是我轉交給你的?

“說什麼了?”金老二一邊把新鞋往下脫,一邊問道。

李弩將信遞過去,“您再看看……”

看了!零七八碎的,是四弟妹寫給這小子的。

“可師娘不是個這麼細碎的人。”李弩說著,就點了點信,“這是一封密信。早前分開的時候,師父就定了一套通信的法子。”說著,就將懷裡的論語拿出來,“您數每個字的比劃,然後減去九……再乘以三……”

計算了一遍之後,對照的找出相應的字,湊在一起果然很通順。

原來,話寫的細碎,是為了暗藏的話通順的。

金老二再翻出自己的家書,怪不得法子都試了,什麼都沒藏著。也是,往常用的法子,是過不了許時忠的眼的。倒是給李弩的傳信方式很好用。哪怕是不把信件捎來,隻捎帶口信,想傳遞的消息也能傳到。

看了密信,金仲威將棉鞋拿出來,右腳的那支,拆開一條不顯眼的黑線,果然就有東西掉了出來。而那雙靴子,看著並沒有破,是個很自然的褶皺。另一隻鞋子上也有,倒像是特意留出來的。

名單很重要,可這傳遞消息的方法更實用。

他鄭重的看李弩:“你可看了,他們舍不得你。我再給你一次機會,要是不願意,就算了。”

“我願意!”李弩篤定的很,“但您答應我的,也一定要做到。”

好小子!

“放心,隻要做到了,你跟璿姐兒的事,我親自跟你師父去提。”

“一言為定!”

“一言為定!”

於是,銀州城郊,一個明顯是異族人的人被一群來曆不明的人刺殺,屍體被拖進了密林裡喂了野獸……

“啊——”璿姐兒猛的從床上坐起來,滿身的大汗。

久兒還在看書,她被驚的急忙撩開床帳去看,之間璿姐兒像是從水裡撈出來一般,“怎麼了?做噩夢了!”

璿姐兒點頭,“夢見李弩被狼圍住了……狼一撲過去,我被嚇醒了!”

“怎麼夢見他了?”久兒說著,就去倒熱水,浸濕了帕子,“你把衣服脫了,我給你擦擦。”

“我自己行。”璿姐兒伸手接帕子。久兒躲了一下,“後背你也夠不著呀。”

璿姐兒便不動了,“是不是遼東要打仗了,我心裡老掛著這事呢。”

“嗯!許是的。”久兒就道,“他能長大,見過的人,遇到的事,比狼狠多了。你還擔心他被狼吃了?”

璿姐兒不好意思的笑,“那倒也是。”

久兒給她擦了,又開箱子取了乾淨的裡衣給她換了,連被褥一起給換了,“要是擔心打仗,明兒問問娘……”

“仗總要打的……”璿姐兒就道:“……我攢的銀錢呢,皇後不是說要募集銀錢嗎?把月例銀子明兒送到募集處吧……”

“好!”久兒就道,“今兒二姐還說,我們都是遼東人。眼看戰火要起了,還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妻離子散呢。想把銀錢托付給族裡,請忠二爺他們幫著建個善堂,收容老弱婦孺……之前在徐家不是得了不少金子嘛,就用那個錢……”

這是好事啊!

兩人絮絮叨叨的說著話,謀劃著善堂的事。

善堂的事到底是以另一種形式叫這幾個孩子辦成了。林雨桐知道的時候親自給老家寫了信,叫鏢局幫著把東西捎帶回去。

東西還在半路上呢,半夜裡,京城的大門再一次打開了。

邊關的戰事燃起了。

而此時,英姐兒接到消息,李奴兒死了!

死了!

英姐兒笑了一下,死的好!死了就無後顧之憂了!

一時間,她誌得意滿,等著宮裡的消息。

時間一晃一個月了,皇後的小日子沒來。太醫院請了太醫給把脈,沒有其他症狀,這應該就是……就是有喜的征兆。脈象微弱,但似有似無的還是能把出來的。

至於懷孕多久了,太醫們不敢斷言。對判斷月份這種事,很少有太醫給出非常確定的判斷。況且,時日尚欠,是不是真的有孕還得等等。

在宮裡當差的事謹慎慣了的,有些診出有孕的,在不知道宮裡的情況,不知道皇上和皇後的真實情況的前提下,都不敢說診出有孕了,隻說還得看看。

有那消息靈通的,隻說疑似有孕。還得再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