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飲食男女(79)三合一(1 / 2)

,最快更新斂財人生之新征程最新章節!

飲食男女(79)

發生點什麼事,嗅覺最敏銳的就是媒體。

高大上的媒體,等閒你上不去。但是網絡上,好像每個人都是新聞的推手一樣,然後鋪天蓋地,關於林雨桐和她的醫院的事,直接被推上了熱搜。這些媒體呢,又是為了賺取流量,什麼樣的標題驚悚,他們就寫什麼樣的標題,什麼‘林雨桐一針治好癌症’‘癌症再不是絕症’‘林雨桐未獲得諾獎之謎’……

林雨桐看著手機推送上的東西,那種感覺吧真的很奇怪。

本來說的是真事,本來事情挺好的呀,可是為什麼從這些媒體嘴裡再聽說的時候,感覺就像是假的呢?

看著就鬨心的不行,她把手機撇在一邊——睡覺!

暖暖挨著四爺,在床邊拚接的小床上。不是林雨桐不挨著孩子,實在是孩子晚上睡覺可沒那麼踏實,不管是用睡袋還是用啥玩意,作用都不大。用那個睡覺,她能在被窩裡踢騰的整個被子跟扭麻花似的裹在身上,看著就難受。

晚上這睡覺的德行,跟平時表現出來的完全是兩個人。都沒見過晚上這麼能踢騰的孩子。所以,彆以為晚上就不用帶孩子。

睡前你問她:要上廁所嗎?

人家特篤定:不用。

可你這剛關了燈,三分鐘不到,她蹭的起來了,要上廁所。

好容易給睡下了,又是三分鐘,蹭的又起來了:渴。

晚上不能喝那麼多水。

她比劃她的小拇指:“一點點……喝一點點……抿一口。”

渴的就隻差那一口水就滿足了是吧?

好容易老實躺下了,這就得開始講故事了。三皇五嶽的講,啥時候她睡著了啥時候消停。以為睡著了就能睡的安穩覺?做夢!知道她會挑開被子,不由的人就一個多小時一醒來,兩個小時一醒來。醒來了,眼睛睜不開,第一件事就是去摸孩子,看蹬被子沒有。

這麼著根本就睡不好。

也不知道是不是林雨桐的錯覺,她總覺得四爺瘦了。自己這一忙,他是跟著幾頭都得忙,自己這邊背後的一些事撂不開手,他的本分活還得乾,晚上還得帶孩子。

林雨桐想叫四爺睡的踏實覺,就逗孩子:“暖暖好久都沒跟媽媽睡了,好想跟你挨著怎麼辦?”

誰知道這孩子蹭的一下起來,從他爸身上翻過來往爹媽中間一睡,拉好被子,左右看看,滿足了,兩手一拍:“關燈,睡覺。”

四爺就用莫名的眼神看桐桐:得!逗唄。

好容易給弄小床上去了,你一招她這不又固態複萌了。

但四爺還是關了燈,睡覺就睡覺,等睡著了才能往小床上抱。

“算了,就叫這麼睡吧。”桐桐說四爺,“您今晚安心睡你的,我注意著呢。”

“明兒不去醫院?”

“去呀!不過早早就回來了。”林雨桐給自己設置了一條線,病人很多,可著一個人去瞧病,是瞧不過來的。她得自己先弄清楚她往後的時間是乾嘛用的。

如今醫院的中醫大夫多了,加上規培的,這就很不少了。

所以,林雨桐把時間就調整了,工作重點也調整了。每天他們去坐診,遇到了疑難病症呢。他們會開一個進一步檢查治療的單子,叫病人去林雨桐那邊排隊等著。單子是係統直接打印的,順序是自帶好的。林雨桐這邊同時得到反饋,按一下按鈕,自動就會語音叫號,很節省人力。

這是她的工作之一,再就是給藥三天之後沒有明確好轉的病人,也要過來及時複診。

當然了,對於一些診斷明確的,效果卻不佳的,醫生做脈案記病例,每天都有例會,針對這些問題咱們再來講。

如此一來,林雨桐的時間不會那麼緊了。因為中醫這東西,日常調理型的都知道這個見效慢,所以連病人都不著急。而且吃過中藥的都會發現一點,就是你吃中藥的時候,吃藥的那十天半個月,甚至是當月,你都不覺得有什麼變化。尤其是那種慢性病。但是等吃了這藥有個半月一月之後,突然間,某一天你才會注意到,好像是不知不覺中好轉了。

因為病人先是對這邊的醫院有了比較多的信任,覺得吃這裡的藥不會沒用。然後病人自己就會告訴自己,中藥本來就慢,急不得,因此,這邊的大夫也就不會說有點拿不準的就一定得來問問林雨桐。他們會斟酌著大膽的自己開方子給治,前三五天,不見效果,甚至可能第一個療程吃了,效果都不怎麼明顯。那麼等病人第二次再來了,他問了病人服用藥物之後的情況,有了這個反饋,大部分情況他就知道哪裡沒做好,往後藥應該怎麼調整。

好大夫都是實踐出來的。這一點得承認。

所以,理論學的再好的大夫,你不麵對病人,永遠都沒有進步。為啥中醫都信奉老的呢,因為人家見的多了,經驗豐富了,他可能就會少走一些彎路。而且,大夫在處於小心開方做嘗試的時候,用的都是太平方,在太平方的基礎上斟酌著增減,那都是經過驗證的很安全的方子。再加上,中藥抓藥其實很講究的。彆說正規的醫院,你就是去中醫院附近的藥店,拿著方子去抓藥看看。人家以經營為目的的藥店,抓藥的大夫也會看你的方子才給你藥。比如方子裡,尤其像是治療肥胖症的,附子在其中最低的量都是45g,人家拿了方子,先叫你問你的大夫,確認是這麼大的量嗎?從大夫那邊確認過之後,人家才給你抓藥。附子單獨放出來,給你在包裝袋上寫上,要先熬,至少要熬四十分鐘等等。這些藥裡,誰要先下,誰要最後下,標注的非常清楚。

為啥抓藥那玩意還叫小四去學呢,關鍵就在這裡。哪些是十八反,出現這個了不能給抓藥。但也有特殊情況。那就是方子裡會出現十八反,但是前提是,大夫不是明知故犯,人家是方子裡的其他藥就能中和十八反的毒性。

有些學藝不精的死記住了十八反,一看到了就會先叫病人跟大夫確認一下方子是否正確。

這種謹慎林雨桐覺得挺好。醫院裡每個大夫都有患者群,有些年紀大的不會玩QQ和微信的,就給人家一谘詢電話。現在有個會議室是專門騰出來了,裡麵有一群實習生,專門聘了一個退休的老中醫,在裡麵支應著。孩子們不懂的,直接問老中醫。老中醫在邊上回答患者的問題,這些實習生幫著敲字回複。

一般性的問題,都已經歸納好了,桌麵上就鋪著呢,對應的回複就好。但總有一些人顛來倒去的,今天問明天還問。有了點變化他急著想知道是好現象還是壞現象,沒了變化又問是不是哪裡沒做到位,或者懷疑自己熬藥的時候沒熬好。

彆管哪種病人,這些“客服”得跟某寶的客服態度一樣的溫和,總之就是跟公立醫院一下子區分開了。

這邊是哪怕病人回家了,還有地方去谘詢。而公立是在醫院住院你也未必總能逮到你的主治大夫。

這個谘詢中心是老有患者找大夫,不管你啥時間,他的電話都跟追命似的打的情況下設立的,因為你發現,病人跟大夫直接接觸溝通是挺好的,但是也會多了很多麻煩,就像是他自己在這邊看病,然後家裡的老人咳嗽了,孩子身上起疹子了,她也在群裡呼叫大夫,問你沒有偏方嗎?能不能迅速止咳,孩子起疹子了該怎麼辦?我便秘了能吃過道片嗎?黃瓜拌上蜂蜜和醋真的能減肥嗎?

它是真拿你當家庭醫生百事通在問。

雖然這個部門雜了一些,但是什麼問題交給什麼人處理之後就會發現,其實大家都輕鬆了。病人出了門了,返回來找大夫希望希望把注意事項多聽幾遍,怕遺漏了什麼。大夫呢,接診的多,稍微不耐煩了,人家病人就說你態度不好。現在好了,護士直接幫你指路,那邊有各種的聯係方式,在家也能隨時做谘詢喲。

這些措施到了林雨桐這裡好處尤其明顯。

因著醫院驟然間名聲鵲起,林雨桐利用中醫協會,請了很多退休的老中醫。這些老中醫不是回來給病人開診的,而是一個人守兩個年輕的中醫大夫,說白了,就是給他們壯膽的。他們隻號脈,不開方。所以一人管兩個年輕的大夫剛合適。年輕大夫開了方子,這邊屏幕上就有顯示,老大夫坐在那裡就瞧見了。不管方子的水平高低,隻要不妨礙病人的健康,對病人現今的病情不會起到反作用的,他都不出聲。叫他們自己看看。迄今為止還沒出現過那種不利於病人的方子,有些病人,老大夫覺得你這個可能方子開的不好,就給你做上記號,回頭坐下來開小會的時候咱們談論討論,下次給病人調整了再看。

以老帶新。這法子一用,林雨桐更覺得壓力驟減。

她每天處理的也就是十來個疑難病例,而這些裡,大部分還都不用住院。

這段時間呢,主要是癌症患者多。多了很多!

林雨桐晚上開課,主講就是這一塊,因為病例多,大家實踐的機會就多。林雨桐所講的,隻要掌握個八成,按照這個模板開方子,控製病灶不蔓延是能做到的。如果三兩個月之後不見病灶變小,那就是說,方子還是開的不到家,繼續改良。但對於病人來講,不發展就是最好的發展。

這就看病人怎麼選擇了,有些人見不是林雨桐親自看病,就覺得心理上不咋信得過了。他會轉頭去找西醫,做手術做化療等等,這也是一種方法。

但現時就是林雨桐不可能那麼長時間的親自看診,她就是一天二百四十個小時瞧病,她也看不過來。最快的方法就是培養更多的大夫,讓他們在實踐中一點一點的成熟起來。

林雨苗被好幾個人請托過,想找林雨桐親自看病。她現在不是做那個汗蒸嘛,任何的人也多了起來。好幾次,她都是把人帶帶林家,等林雨桐回來叫在那邊幫著看的。

人家在林雨桐沒說啥,等人走了,林雨桐才說:“在網上直接掛號,預約好了按點到醫院去就行。”

“你現在都不直接看病了呀!”林雨苗就道,“你知道好些人都是奔著你的名頭去的……”

反正就是不是你親自看,你叫人怎麼信得過?

這也是很多人的想法。

林雨桐一不是為了掙錢,二不是為了刷名聲。沒自己看病,但也確保每個求診的癌症患者病情得到了控製,這就可以了呀。

照著林雨苗這麼想的人很多,這就會造成短期內,醫院肯定會受一些影響。但是三個月,半年,一年,甚至三年之後,名聲隻會越來越好。因為有些病,它是需要時間的恢複的。就像是癌症中晚期的患者,連著吃了你三年的藥,哪怕是他的病灶還在,那又怎麼了?你還跟之前一樣,走著過來了,過來找大夫給你開藥了,這就證明你還活著呢。

隻要活著,這就是效果。

但這道理告訴林雨苗,林雨苗卻覺得:“有時候真是覺得當大夫的冷血。”

這話叫林雨桐和周安民都沉默了,一時不知道怎麼作答。醫生要是看不慣生死,這個活也不用乾了。

但不管有多少質疑聲,以現在的醫院規模來說,已經算是人滿為患了。可林雨桐的時間,在入了冬之後,漸漸的步入了正軌。

早上七點半出門,早晚都在查病房和處理疑難雜症中度過。下午醫院是四點就開始下班,四點半到六點,一個半小時的課程上完,她回家,趕六點四十回家吃晚飯。周末有周末的培訓班,都是其他醫院的在職大夫,周末會調整時間過來上課,有外縣的,甚至是周五晚上就過來住酒店,然後上兩天課,周末的下午再敢回去。時間非常的緊湊。

醫院內務有宋恒斌,外麵的事情有顧鑫處理。她不見得清閒,但是把至少時間規律了,作息正常了。

一家三口,也就是早飯在一起吃,晚飯林雨桐回去玩,沒時間。一般都在林家吃。

林家也養成習慣了,總是等她回來才開飯。

她這幾天一直都在注意林陽,在家林陽也是素麵朝天,很容易就能看到真實的麵相,連著看了好幾天,林陽都被看的發毛了,林雨桐才說:“報的這幾天有雪,你走路小心點。也彆跟著學生去操場跑步了,早孕,小心著點。”

啊?

蘇南的筷子吧嗒一下掉桌上了:“有了?”

林雨桐伸手拉過還沒回過神的林陽的胳膊,診脈了確認一下,“嗯!有了。”她叮囑林陽,“凡是彆逞能,早起是得注意。高跟鞋都彆穿了……”

“我馬上去給買一雙防滑的回來……”蘇南蹭的一下就起來,飯也不吃了,拿了衣服就往外跑。

不至於的。

至於的!至於的!

三十好幾的人了,真是做好了一輩子沒孩子的準備。雖說是能生了吧,但是這沒懷上,心裡都是懸著的。兩邊的父母誰都不問,連林陽都一臉的淡然,好像有沒有的都那麼回事了,可其實兩人備孕這都大半年了。終於有了好消息了,突然之間……有點想哭。

從家裡跑出來,一個人走在小區裡,一圈一圈又一圈,走了大半個小時,心情才算是調整過來。他從來不知道,心裡原來這麼期盼。

林忍讓就說林陽,“要不然就請一年假?”

生孩子請一年假?養孩子至少得請三年假?這根本就不現實。

林雨桐就說:“不至於的,她現在懷上,也就是明年暑假生。等明年秋季開學了,月子也早做完了。不耽擱事。”

林忍讓就覺得不好:“學校也太遠了。”

結果說了這話沒幾天,林陽的工作調動了。蘇南家給使了勁了,把林陽的工作從原來橋頭村那邊拆遷之後的小學,給調動到離家最近的公立學校。

小區裡麵帶的學校都是私立的,教學質量好是沒錯,但性質上來說就是掛靠在重點公立學校下麵的私立學校。而林陽去的中學,距離住的這邊也就一站多路。平時去超市買菜,溜達都能溜達過去。

到了中學,她也不帶畢業班。就是初一年級的數學,帶了一個班的。上午上一節課,下午一節自習課,另外還兼職了一個興趣班的輔導員還是什麼的,反正就是為了給少上課找了個合理的借口,因為還有彆的工作要做嘛。課少,站裡的時間就少,上午四十來分鐘,下午四十來分鐘,剩下的時間坐著也挺好。

齊芬芳就跟小四說:“看看,這就是找一個好對象的好處。你看你二姐,你姐夫能掙錢,也會在外麵來事,你看你二姐懷孕的時候,多輕鬆的。那就是在家養胎呢。你再看看你三姐夫,到了要緊的時候,人家就是能使上勁。照你三姐這樣,懷孕輕鬆就不說了,這孩子吃奶的問題是不是也不是問題了。你爸開車帶著我,我們開車去學校門口,三兩分鐘就到了,你三姐出來在車上把孩子一喂,這不就是齊活了。她不受罪,孩子也不受罪。你大姐呢,那時候是趕上我跟你爸年輕,啥都伺候的周到。也沒受罪。為啥跟你說這個呢?就是告訴你,這找對象,找個條件好些的重要性。你自己掂量著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