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曆經心魔。
千辛萬苦取得突破的機會……
並沒有這回事。
困難或許是有的, 但是並沒有很費勁, 在已經完成了閉關目標的太一看來,可能就是楚東要參加修真界聚會,取飛劍出門後發現自己忘了帶小師弟, 中途返回昊陽門把小師弟從床上拎起來一起帶走的難度。最大的麻煩也就是小師弟賴床, 要師兄抱抱才肯起來。
畢竟, 他瀕臨突破又壓製境界數萬年, 隻差水到渠成這一步。
“準聖中期了。”
太一瞳孔裡的火焰收回眼底,抬手散去了牽引而來的日光,讓滿室的光輝散去,一個人坐在大殿上品味新獲得的力量。一盞華美的宮燈漂浮在他的右手邊, 散發著盈盈翠光,宮殿裡的靈氣泛起水一般的波紋。
翠光兩儀燈在妖族的東皇手中,除了照明以外,也就在輔助修煉上有點作用——把四周的靈氣濃度提升了1.5倍。
洪荒的時間流逝速度很快,太一想了想後勉強確定自己閉關了不到兩百年。
沒有日月交替。
沒有春夏秋冬。
現在連“日”與“月”的時間概念都沒有, 太陽星和太陰星並存於天空之中, 如果有人說“已經過去一個月了”, 那麼這個人肯定是腦子錯亂的穿越者。
“這些與時間有關的法則都可以煉化為權柄。”太一想到了自己的孩子,不由多思考了一會,“哥哥的女兒會是十二月的公主,象征著一月到十二月, 而小金烏貌似沒有象征著什麼,唯一的意義‘太陽’已經被我和哥哥占了。”
突然, 他的眉心一動,感應到天道似乎在期待自己補全這方麵的法則。
非是其他人想不到,而是想要讓時間的概念深入人心,獲得所有生靈的認可沒有那麼簡單,單是日月的交替就是一件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因為執掌太陽星的是妖皇和東皇,執掌太陰星的是妖後羲和與其妹常羲。
誰敢插手,一個死字送給他們。
“現在……去看小金烏吧。”
太一初步穩定了境界後,第一次迫不及待地出關去探望其他人。
修煉是樂事,孩子的童年也不能錯過啊。
東皇宮中,從來沒有說過太一一句壞話,最多在心底嘀咕過“臭鳥”的通天一見到太一就疾步衝來,把金烏蛋塞入太一懷裡。
“太一!下次閉關前打一聲招呼!”
通天發誓下次太一若是還這麼乾,自己一定會想辦法阻攔對方。
小金烏兩百年沒有見到父親啊!
“你怎麼和哥哥說一樣的話。”太一感知到懷裡的金烏蛋委屈的情緒,掌心撫摸著比剛出生時還圓潤光滑的蛋殼:“是我不對,東君。”
他又對通天解釋道:“境界突破了,修為沒有跟上,不閉關容易出岔子。”
通天的臉色陰轉晴,隨後想到太一又突破了,嘴角一抽。
不行。
在太一身邊怎麼總覺得自己在偷懶啊?!
“我為了照顧東君,沒有時間去參悟大道。”在太一的視線下,通天試圖鎮定地告知對方原因,可是看見太一滿臉理解後又十分抑鬱。
他就算閉關修煉,兩百年也沒有辦法跨過大羅金仙後麵的坎,若他的預感沒有錯,這個坎可以把他與兩個兄長卡住至少數個元會!
算了,說多了都是傷心事,他還是指望盤古大神給自己開小灶吧。
另一邊。
在金烏蛋的保護中的小金烏聽見父親的解釋後,雖然還不能理解父親突破了什麼境界,但是它仰起腦袋,表示自己原諒了父親。
“東君有好好修煉嗎?”
太一得到了它的回應,嘗試著與它交流一番。
“啾——”
細小幼嫩的鳴叫聲從金烏蛋裡傳出,而在場的兩人都聽得懂它的意思。
它有在認真修煉。
能夠傾聽萬物之聲的通天感到十分自豪,沒有自己的督促,一個剛出生,甚至還未化形的孩子怎麼可能會修煉,並且不管遇到什麼問題都可以得到解答。
出生前就得到最好的孕養,出生後由大羅金仙境界的上清照顧,又有妖族為它提供修煉資源,有這樣的身世,稍微努力一把都可以取得不錯的成就,何況是根腳本來就很高,在太一體內時就被悉心教導著要變強的小金烏。
太一曾經對小金烏說過,它是要當哥哥的人,未來得保護自己的弟弟們。
名為“東君”的小金烏如今充滿了動力。
感受著東君朝氣蓬勃的生命氣息,太一舉起金烏蛋,就像是每一個寵愛孩子,又對孩子報以極大希望的父親那樣笑道:“我期待東君以金仙的修為化形。”
金烏蛋內的小金烏興奮的“啾”,“啾”完後情緒一滯。
金仙?
它翻找了一遍自己的傳承記憶,確定自己沒有聽錯,仙人以地仙境界為起始點,是後天生靈會經曆的一個過程,但是它的本源後天返先天,準確來說它的起始點是天仙,天仙之後是真仙、玄仙,跨越兩個大境界後才是金仙。
金仙在洪荒大陸通常是一個小族的族長,可以庇佑方圓萬裡的生靈。
在金仙之上是什麼?
那是被開天辟地後就存在的先天神祇包攬了的羅天上仙、大羅金仙!太一對它的期待竟然是僅次於羅天上仙的金仙!
小金烏感覺自己整隻鳥都不好了,瑟瑟發抖。
“太一,你的要求太高了!”敢破壞父子間和樂融融的氣氛,並且指出問題的通天無疑是拯救小金烏的英雄,“我化形的時候僅僅是玄仙,大哥因為底蘊更深厚,化形的時候方觸碰到了一點金仙的境界。”
金仙意味著不朽,是避開天人五衰,與天地同壽的第一步。金仙境界的修士在妖族都可以當南天門的守門妖將了,絕對不是在短時間內就可以修煉出來的。
太一承認道:“我也差不多是玄仙化形。”
通天鬆口氣,還好三足金烏沒有逆天:“那你為何要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