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麵對弧坡要毫不猶豫把重心倒出去,就需要練習者做好準備,要不然真的就變成“一頭栽下去”。
雖然說,碗池裡哪個滑手沒有用膝蓋滑行過。
但是,沒有做好準備,失重栽倒已經不是摔的頭破血流的問題,而是還能不能活著出來的問題。
初學者練碗池的就比較少,夏鹿帆也是先學的街式障礙,等確定自己對滑板的掌控力之後,才去滑的碗池。
滑板靠練不靠說,麥特和她聊了簡單幾句之後,就直接滑出去了,用動作做演示最方便。
夏鹿帆熟悉了一下借來的滑板,也落入碗池開始來回蕩,她喜歡這種憑借工具騰空的感覺,還能近距離觀摩麥特這種賽級滑手的動作,提升自己的技術來延長這種滯空感。
當然,碗池場地挺大的,會玩的滑手一會兒衝下來,一會兒在飛上去,翻板轉身加帶板起跳,沒有他們不會玩的,滿場子穿來穿去。
她玩了一會兒之後,就去旁觀彆人的動作,然後注意到麥特時不時滑上來卡板,去調節一個攝像鏡頭。
“需要幫助嗎?是拍動作?”
專業滑手是需要回看複盤自己動作的,是否利落,是否漂亮,是否可以改進,但顯然,固定的攝像鏡頭拍攝效果不佳,要不然麥特也不會總是滑上來調整。
平時練習的時候,都是熟悉的滑手之間相互拍,也能保證畫麵清晰,動作捕捉準確,但賽前練習的時候滑手都有自己的事情,麥特沒辦法,隻能自己拍固定視角。
現在夏鹿帆過來幫忙,麥特當然不會拒絕,連連保證,“等今天練習完,我一定請你吃大餐。”
“小事,這個拍攝需要注意什麼?”
擺擺手,夏鹿帆示意麥特不用在意,他剛才幫自己借滑板的時候,也沒有說什麼,現在幫忙拍個視頻而已。
把鏡頭拿在手裡,夏鹿帆試了一下怎麼用,然後問麥特有沒有什麼拍攝的注意事項。
“拍清楚動作就行,我儘量在這一塊滑。”麥特用手比劃了一個大致範圍,方便夏鹿帆在台上來回走動,反正肯定比固定鏡頭拍的清楚。
點頭示意沒問題,夏鹿帆把滑板放在一邊,端起鏡頭開始拍麥特的動作,並隨著他的動作幅度走動調整位置,保證動作的連貫完整。
隻不過,邊緣能站的地方有限,又是俯視角度,夏鹿帆把麥特完整的動作看了兩遍,覺得自己可以拍的更近一點。
她在腦海裡勾勒出大致幾個動作點,覺得自己隻要踩著滑板跟過去,就能全程跟住麥特的動作,拍出來的效果更好。
在保持平衡和調整重心這件事情上,夏鹿帆的天賦足夠保證她分心也不會摔倒。
抓緊時間拿著鏡頭滑下去試了試,夏鹿帆覺得可以,就算著麥特再一次重複動作的時機,端好鏡頭踩著滑板跟了上去。
這種保持較近距離又能同頻率動作的攝影辦法,是在運動攝影裡,最容易拍出更清晰和連貫的畫麵角度了。
要不是夏鹿帆沒有經驗,手裡的設備也比較普通,這和標準的運動大片幾乎沒有區彆。
為了不讓麥特出畫麵,她的滑行動作幅度也更大,麥特滑出去多遠她就追上去多遠,牢牢穩住鏡頭,總算拍到了一段挺滿意的視頻。
因為攝影角度是在背後,所以麥特做動作的時候,隻是餘光掃到了小鹿也入池了,但沒有多想,直到他做了幾遍動作,上來看看拍攝效果的時候,才陷入沉思。
這個拍攝水平,已經不比他熟悉的滑手差了,但是,上一個拍的這麼好的朋友,是拿過碗池錦標賽金獎的,小鹿這是?
“怎麼樣?這麼拍可以嗎?”夏鹿帆還挺期待的,問問麥特這段視頻可不可以用,她拍得真的挺認真的。
“拍的非常好特彆好!”但現在,不是視頻好不好的問題,而是麥特想知道,“這種大片既視感,是我這個便宜鏡頭能拍出來的嗎?”
難道,滑板碗池之中,還存在著一種未有人知的拍攝技巧?
“嗯?”夏鹿帆沒領悟到麥特的疑惑,她覺得這個鏡頭拍攝效果挺好的,隻要拿穩之後,就可以隨便拍。
仔細打量了一下夏鹿帆和她旁邊的滑板,麥特提議,讓夏鹿帆再在他麵前滑一次。
不明所以,夏鹿帆踩著滑板下去了,動作輕盈但沒有什麼難度,也看不出真實水平。
“這樣,我們換個方式,你拍我,我拍你。”
麥特把手機拿出來,示意夏鹿帆拿著鏡頭,再重複一下剛才拍自己的樣子,但這一次,他也拍小鹿。
“行吧!”要求有點奇怪,但是不算很難完成,夏鹿帆拿好鏡頭,開始跟著麥特拍攝。
穩住,跟上動作,保持好距離,然後同時轉身,帶板起跳,追上去繼續做動作。
等一輪動作做完,麥特看了看夏鹿帆,又看了看自己的手機,盯著畫麵裡基本能複製自己動作的女孩,蹲在旁邊陷入了自我懷疑。
果然,他也沒有逃過運動界的傳說嗎?最強的不是選手,而是跟拍的攝像師。
為什麼小鹿拿著鏡頭之後,就和點亮什麼不得了技能一樣,難度分一下子就上來了?
麥特不理解,但是,麥特好難啊!
作者有話說:
夏鹿帆:這樣,然後那樣,就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