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 66 章(1 / 2)

見陸含之摔倒, 立即有一群人七手八腳的上前將他扶起來。

陸含之卻摸著自己被硌到的屁股伸手道:“彆忙……”

眾人停住手, 陸含之坐起身從屁股底下摸出一塊通體圓潤的石頭來。

陸含之仔細的辨認著那塊石頭, 嘀咕道:“這不是石英岩玉嗎?石英岩玉是石英石的伴生礦嗎?”

關於礦石的產生,陸含之不是很懂, 但是既然能在這裡挖出石英岩玉, 就表示這裡極有可能有玉坑。

就算沒有玉,石英石也是非常不錯的加工原材料。

陸含之這回滿意了,終於不罵係統了。

單單是這滿滿一山坡的瓷土,就足夠他燒製出大批量的瓷器, 賣一個頂頂的好價錢。

隻是設計窯爐,有點頗為麻煩。

如今大昭的窯爐設計簡單, 不過大同小異, 他隻要再增加一些相應的設計就可以了。

他當即回到莊子自己的小實驗室裡開始繪製窯廠,鋪開紙拿起毛筆, 開始沉思冥想。

對於非專業的人來說, 想要設計瓷窯, 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所以哪怕他設計好了草稿,也要請相關的陶器燒製匠人來做參謀。

他記得自己在某次冬令活動中曾去景德鎮參觀過窯廠, 那時候的窯廠幾乎都是現代設備了。

他們也一起參觀了傳統瓷窯, 還有古瓷窯遺址。

當時老師還給他們介紹了, 傳統瓷窯的兩種結構。

一種是饅頭窯, 饅頭窯的窯室較小, 受熱均勻, 但是它的窯壁較厚, 不利於快速冷卻。

還有就是饅頭窯的麵積也較小,不利於大規模生產。

但若是用作小規模的樣品製造,還是不錯的選擇。

所以陸含之打算先設計一個小一點的饅頭窯,把樣品做出來再說。

還有一種是龍窯,不過龍窯的建設條件要求就要高一些了。它依山而建,是長條形的斜坡建築。

龍窯比饅頭窯不知道大了多少倍,通常有數十米長。而且窯身本身就是一個大的抽風煙囪,抽力很大,所以降溫比饅頭窯也快了很多。

龍窯可用於批量生產,可大規模燒製。

但也是由於龍窯的體積過大,而導致窯內溫差較大,燒製的瓷器受熱不均勻。

陸含之想了想,何不把饅頭窯和龍窯的優點結合一下?

但由於任務的時間問題,他打算先設計一個饅頭窯,讓工人們先建起來。再打造一副製胚工具,做一批出來試試市場再說。

這兩種都是相對來說較簡單的窯爐,再複雜的,陸含之也設計不出來了。

他花了一整天的時間一直在修改窯爐的設計圖,最後終於搞定,便立即交給了在禦,讓他連夜動工。

同時,他讓人找的陶窯師傅也請了過來。

大昭這個架空朝代,瓷器的燒製很粗劣。

像陸含之這種含著金塘匙出生的少爺,用的茶具也都是質地一般的陶器。

不過陸家多用玉器,玉杯玉盞玉碟是很常見的。

易碎又貴,打壞一套就要上百兩銀子。

下人們收拾起來也是小心翼翼,打碎一隻自己一年的例錢就沒了。

瓷器卻不一樣,它可以像玉器一樣精美潔白,甚至五彩繽紛,成本卻不知道要低多少。

打碎一個?

再買一個不就是了?

於是當晚,工作狂陸含之又加班了。

晚上阿蟬見爹爹一直不回來,又開始狂躁。

鸞鳳抱不住,新來的婆子更抱不住。

阿蟬平日裡是乖的不得了,一旦哭起來卻能震塌房頂。

鸞鳳急得不行,便抱著哭鬨的阿蟬找和鳴幫忙。

如果再不請少爺回來,小王爺可要把房頂都掀翻了。

話說起來,秦驍王還真是當得起這小王爺的名號,哭起來就是個驍勇的小戰將!

聽到動靜的宇文琝進了含玉閣,他一身武服還沒來得及脫,上前問道:“王妃還沒回來嗎?”

說著接過鸞鳳懷裡的阿蟬,說道:“讓我來……”

鸞鳳欠身給宇文琝行禮,答道:“回王爺的話,還沒有。”

然而阿蟬一被宇文琝接過來,竟神奇的不哭了,反倒是對他胸前垂下的頭發產生了興趣。

抓在手裡就要往嘴巴裡塞,被宇文琝一把揪住,甩回了後背上,口中低聲道:“臟臟。”

鸞鳳一臉神奇的看向宇文琝,唇上止不住的漾上笑意,躬身道:“這不愧是血脈相連的親父子,王爺一抱,小王爺就不哭了呢。”

宇文琝垂首看著懷中開始打磕睡的阿蟬,竟也是忍不住一笑,問道:“是嗎?”

鸞鳳見小王爺要睡了,便自覺的退了下去。

宇文琝不太會抱孩子,但見慣了陸含之抱阿蟬,倒也算有模有樣。

於是他學著陸含之的樣子,也哼起了那天晚上他哼的那個兒歌:“小兔子乖乖,把門兒開開,快點開開,我要進來。不開不開就不開,爹爹沒回來,誰來也不開。”

阿蟬的小眼睛就這樣沉沉的閉上了,呼吸均勻,睡得很是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