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 75 章(1 / 2)

之前陸含之所設計的饅頭窯, 其實有很多疏漏的地方。

這些疏漏都在後來請來的陶磚窯工匠的幫助下, 一一修複了。

比如通風口,比如窯門的結構, 火篦護欄,以及窯室內的一些細節。

建完的窯爐遠遠看上去跟座大墳包似的, 醜的確是醜了點兒。

但是陸含之一進去, 便發現了裡麵的精妙之處。

窯爐除了細節上的完整,其他全都是按照陸含之的設計要求來設計的。

勞動人民的雙手是神賜予的禮物,也是智慧的先驅者。

陸含之看著大家用高嶺土燒製出的純白瓷器,眼中的興奮難掩。

燒了二十幾年窯的老窯匠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捧著剛出爐的一隻小瓷瓶說道:“這可是觀世音菩薩的淨瓶?這其實是趁我們不知道的時候觀音娘娘親手放進去的吧?”

陸含之也很驚奇,這處的高嶺土竟能燒出如此純白毫無瑕疵的瓷瓶。

他想了想, 說道:“這是我們燒製出的第一批瓷器, 不如就把它們當成壽禮,獻給太後吧!”

工匠們一聽是獻給太後, 一個個都傻了。

紛紛猜測這位公子的身份,卻又不敢妄下斷論。

但是大家都覺得無上的榮光,能將自己親手燒製的瓷器獻給太後, 這可是難得的機會。

這一套瓷器一共六件, 器皿造型不同卻又相得益彰。

陸含之給它們取了個名字, 叫“六福順意”。

眾人紛紛表示,家主少爺名字取得好!

將“六福順意”裝進了錦盒中, 陸含之卻有些犯了難。

這種品質的瓷器, 普通民眾自是買不起的。

在他那個時代的曆史上, 上等窯爐也紛紛被定為官窯。

他覺得自己這瓷器一經燒製出來,肯定會被皇家貼上標記。

不過他這一批,用的都是上品高嶺土。

既然瓷器要分三六九等,那他便將這方圓幾十裡的高嶺土劃分一下區域好了。

於是他吩咐在禦:“讓窯頭把各處的高嶺土都燒製一套瓷器出來,看看這些高嶺土都是什麼成色的。”

在禦領了任務,便去執行了,陸含之抱著“六福順意”便回了莊子。

這次他是自己一個人過來的,朝中最近正值多事之秋,宇文琝忙得不可開交。

二哥又開始忙著應付武試,大概又要考個武狀元回來。

他樂得輕閒,晚上陪阿蟬,白天就往莊子這邊跑。

至於朝中之事,他最近著實不想理會。

皇帝意味不明,既不處理疑似造反的宇文明極,也沒有再追究太子大跳西域巫舞的事。

聖意難測,在皇上開口之前,眾人也隻能各司其職。

唯有一個人算是春風得意,蘇婉凝預料中的被皇帝封賞,晉為太子側妃。

雖是側妃,因著她救駕有功,得了皇帝的入宮腰牌,隱隱要與昭雲郡主平起平坐了。

整個太子府,隻有陸皓之還隻是個侍君。

他這會兒妒火中燒,卻又毫無辦法。

放眼整個太子府,他既無子嗣傍身,又無母家後盾。

自他娘杜姨娘出事後,陸家於他來說也隻是一個好聽的出身罷了。

還是庶出。

昭雲郡主聽從陸含之的話,在自己的雲起居裡深居淺出。

劉嬤嬤把門把得如同鐵板一塊,沒有任何人有可乘之機。

太子對她倒是也算和善,從未怠慢過。

蘇婉凝來找過她幾次,每次都被劉嬤嬤攔在了門外。

她進不了昭雲郡主的門,也隻能放棄。

但昭雲郡主的肚子,卻是一天一天的大了起來,這讓她寢食難安。

太子這裡不能再出意外了,若是太子這條線也斷了,她就得再退而求其次。

一退再退,最後就算得到她想要的結果,效果也是大打折扣。

而且關鍵的幾個任務都呈未完成狀態,這樣下去恐怕難成大業。

蘇婉凝思緒一轉再轉,卻最終是一籌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