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個十分有主見的人,讓誰做繼承人,他必然會仔細考量。這趟世子之爭的渾水,郭嬛沒打算摻合進去。不過,這不並不影響她與曹植這一邊的幾人交好。荀彧、楊修、曹植、曹彰偶爾都會來慈幼院。慈幼院是完全獨立的機構,就算她在後麵給曹植出謀劃策,相信也沒人會把她劃歸到曹植的謀臣裡去,畢竟世人總是會小瞧女人。
其實那天荀彧問郭嬛的時候,她還有一個原因沒有說,荀彧是一個真正有大才的智者,可是他還是個徹底的保皇派。曹操是一心想著自己當皇上,隻不過一直覺得時機未到,也還沒有那個膽量付諸行動,可是荀彧教出來的好徒弟曹植處處像他,與曹操政見都不合,又如何能讓曹操把曹植作為繼承人呢。所以在郭嬛看來,曹植就算再努力爭取也是沒用的。
郭嬛剛覺得還是曹丕的贏麵兒大,曹丕果然又放出了一個大招。曹丕向曹操乘上了一件挖掘出土的一件古物,是個銅雀形的盛水器,上麵刻著岐山周爵四個大字。曹丕說是他夢中夢見有吉兆,所以在施工的土地中挖出來的周朝文物。
此物一出,就有人恭喜曹操說是此乃吉兆,此物件乃是當年周文王在鳳鳴岐山大宴群臣所用的器皿,文王一向又以仁義見稱,周朝又是盛世之象。今天此等文物能在曹操施工的土地上挖掘出土,實乃是天降福澤之兆。
曹操為此大為高興,令人將快要施工好的勸農壇上麵加建宏偉的殿堂,供奉此岐山周爵,把勸農壇改名為銅雀台,並且還祭天祈福昭告天下。
在曹植等人看來這件事一看就是大公子曹丕一手策劃的,不過,曹操正在高興當中,對此事深信不疑,而且建造了銅雀台之後,假的也馬上就要成為真的。
曹植這才看出父兄二人的篡漢之行已經昭然若揭。怪隻怪他曾經還茫然無知,直到這時才看清楚二人的野心,荀彧安慰子建,讓他慢慢來,他一向以仁義文才立信於大人,他的優勢還是十分明顯的。工地那一邊調集了很多人力物力,專注於修建銅雀台,而且崔琰還捐獻了十萬的銀子修築此台,隻用了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高十丈,有屋子百餘間的宏偉高台就已經撥天而起。
銅雀台落成了,曹操要在高台之上祭祀上天,供奉銅雀,且大宴群臣。這樣的盛大日子,曹操治理之下人人都會慶祝,甚至都勝過了新年,普天同慶,萬民同賀。
身為丞相府的一員,甄宓這次也參與這個經典的籌辦,她主要負責的就是開場的節目。甄宓自然是找來嬛嬛和劉姬商量。
這次甄宓都開了口,郭嬛又豈會不幫她。祭祀的舞蹈,自古有之,有一個人跳的,雙人跳的,也有一群人跳的。甄宓的意思是由她和郭嬛親自下場跳舞。劉惜惜為她們配琴樂,她們二人邊跳舞一邊敲打編鐘。
編鐘是種大型的打擊樂器,興起於西周,盛行於春秋戰國直至秦漢。它用青銅鑄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鐘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分彆敲打銅鐘,能發出不同的樂音。因為每個鐘的音調不同,按照音譜敲打,就可以演奏出美妙的樂曲。
甄宓知道郭嬛特地學過舞蹈,所以這次請她來也是幫助編舞的意思。
郭嬛想了想說道:“這次祭祀既然是供奉銅雀,一切都因那銅雀而起,不如我們來跳孔雀舞吧。”
甄宓和劉惜惜還從未聽說過,“孔雀舞?”
郭嬛說:“這種舞蹈是西南地區在傣族盛行的舞蹈,他們那裡飼養孔雀,傣族人認為孔雀美麗、善良、智慧,是吉祥的象征,對它懷有崇敬的感情。許多村寨都有擅長於跳孔雀舞的人,才代代相傳下來。”
明顯的劉姬和甄宓從未聽過孔雀舞,更沒有見人跳過,都十分想見識一下。
郭嬛說:“我給你們跳一遍,演示一下。”郭嬛找了一身還算適合的輕盈紗衣,扭動了幾下做熱身就跳了起來,還說:“這服裝不行,得重新定做,大概就是個意思,你們先將就看看。孔雀舞的內容有很多,可以表現出孔雀飛跑下山、漫步森林、飲泉戲水、追逐嬉戲。拖翅、展翅、抖翅、點水。蹬枝、歇枝,開屏、飛翔。”她說的很慢,用來講解自己的每一個舞步,等到她停下演示,其她兩人都看傻了。
劉姬張了張嘴,半晌後才發出聲音說道:“嬛嬛,這舞蹈也太美了吧,當真是惟妙惟肖,若不是我們已經很熟了,我差點以為你是個孔雀妖精變的,若是配上音樂,將舞步連貫起來一定會驚為天人。”
甄宓明顯有同樣的震撼,她若有所思地說:“祭祀銅雀台,跳孔雀舞的確是最好,剛好能和銅雀相呼應,又有新意。不過嬛嬛這舞蹈沒有十年的舞蹈功力恐怕跳不了,我恐怕就不行,就算是勉強學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也隻能是形似而神不似,看來我們要改變計劃了。”
接下來,三人商量著將這些優雅輕靈或高貴的舞步,改編成高貴神秘的祭祀舞蹈,還能切合祭祀銅雀的主題。劉姬是一位優秀的藝術家,她看了郭嬛的舞蹈之後靈感爆發,當即重新譜曲,用以配合孔雀舞。甄宓既然能和劉姬成為知音人,在撫琴奏樂的領域同樣很擅長,幾人相互取長補短共同完善。
等到銅雀台落定的當天,三個人協同合作。甄宓、劉姬撫琴合奏,郭嬛舞蹈。
曹操廣邀文武百官,讓所有人都來參加此次盛會。雖然所列的席位眾多,不過仍有人稱病告假,荀彧就是其中之一。
曹操看過了各個空位,沒有說什麼,更沒有表現出來不悅,但是他心中如何想的,就沒有人能夠猜得透了。
郭嬛當然明白曹操這一次如此大費周章為的是什麼,他既想展示自己的功績,又想試探所有人,看看大家都是什麼反應。自古能築高台的隻有帝王,他這不僅是向人展示他的豐功偉績,也是向人展示他的稱帝之心。
如今天下四分五裂,分久必合,要再統一是大勢所趨,明知道最後統一天下的會是他們這方,雖然是司馬代曹之後的統一,但也是由曹操打下的基石。郭嬛決定幫曹家一把,在每次按照節拍敲響編鐘的時候,暗運內力,讓真氣隨著樂聲遠遠傳出,郭嬛口中也發出類似鳥鳴的聲音。
在場的人隻覺得這次的祭祀舞蹈既神聖又神秘,舞之人不僅做出的動作,一舉一動都猶如一隻真正的孔雀,而且口中還可以發出鳥的鳴叫,不一會兒,出現的場景才是讓所有人震驚到說不出話來。
這銅雀台的選址本就不錯,受山水靈氣滋養,到處都是自然生靈的氣息。隨著郭嬛口中發出的鳴叫以及編鐘配合的音波,這高台附近陸陸續續竟然飛來了許多鳥雀,剛開始並不特彆明顯,可是隨著鳥鳴聲越來越響,鳥兒越來越多,又豈會不被人發現!越來越多的人發出驚呼之聲。
旁人震驚又慎重地小聲提醒:“丞相大人,你快看!”
曹操本來的注意力是放在觀察眾臣上,經人一提醒才發現現場的不對勁。他定眼一看,臉上的表情,不僅僅是震驚,甚至找不出一個合適的詞來形容,“怎麼會這樣?”隨即立刻小聲吩咐道:“你們不要出聲,不要驚擾!”
那些鳥兒會聚得多了,漸漸找到了規律,竟然隨著郭嬛的舞蹈,在她裙尾處跟著飛舞了起來。曹丕、曹植、曹彰,幾人都在座,當然還有卞夫人,以及到達現場的文武百官們,大家都驚疑不定地,以敬畏的心情看著郭嬛以及她身後的那一群似乎完全受她控製的鳥兒。
祭祀舞隻是一個開場,其實時間不是很長,很快就接近尾聲。眾人卻覺得這短短不到一刻鐘的時間,卻在他們心中劃下了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郭嬛口中又發出或長或短,或深或淺的鳥鳴之音,實則是打破之前音波聚攏帶來的效果,驅散了鳥群,一切又回歸平靜。郭嬛和甄宓、劉姬同時向主位拜了一拜。曹操激動的的站了起來,上前幾步。
華欣立刻讓人將出土的銅雀請上來,讓曹操親自供奉。華欣念出早就準備好的祝禱詞:“大漢建安十二年春,興土木,築高台,宣大漢之威德,揚仁風於宇內。萬民同賀,漪於盛哉,因岐山周爵之現,乃取名為銅雀台也!”
在開場的祭祀過後,重頭戲來了,曹操已經暫時忘卻煩憂,興致勃勃地主持這一次最為宏偉的大典,宣布武將比射,文臣比賦,不論文臣還是武將,獲勝的那人會重重有賞。
三女表演完畢,同座一席,這是早就為她們準備好的。等到要入席的時候,才發現位置變了,原來曹操還特地讓人將席位挪到前麵去,曹操更是客氣的敬了郭嬛三人一杯酒。
眾人開始紛紛交頭接耳:“剛才那到底是什麼情況,難道是百鳥朝鳳?跳舞的那女子究竟是誰,是何身份?”
當然也有人立刻在曹操麵前恭賀,以彰曹丞相的功德:“看來丞相大人此舉真的引動天地回應,這是大大的吉兆啊!”
也有人說:“丞相大人這是順應天命,順天行事,所以才引來百鳥,供奉銅雀於此,老夫有幸見到如此場景,此生無憾了。”
“不錯,那些沒來的大人,想必隻要不是病入膏肓,肯定腸子都悔青了。看來曹丞相真的是天命所歸呀!此銅雀一出,就帶來吉祥喜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