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把駙馬送走,保證他今天絕對不會回宮來鑄成大錯。
太平一個人捋順劇情。
深宮之中比較複雜,劇情中能稱得上是男主的,唯有李隆基了,隻有他笑到最後,一步步鏟除異己,登上至高皇座,還在最後終於鏟除了他集權的障礙——太平公主。她算得上是這裡的反派boss,處處和主角為難做對,還成了主角為王路上的磨刀石,成就了他的帝位,自己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本文的女主並不算得上是李隆基的嫡妻王臻,前半部也許還可以說她是女主,宮廷之中女人也參與權利爭奪,與太平爭風的時候,這位端莊賢惠的平王妃處處被太平公主壓了一頭,但每次的最後卻總能反敗為勝,不真正吃虧。
可是在整部劇情後半部,在李旦讓位於李隆基後,這位平王妃從太子妃升成了皇後,越來越暴露本性,真正的她陰險毒辣,為了維護她皇後的地位無所不用其極,顛倒是非,栽贓陷害是日常所需;取人性命,傷人骨肉更猶如家常便飯。
李隆基他們夫妻倆說到底還是同一種人,表麵上大仁大義,吸引人效忠,好人都讓他們做了,可是背後的手段卻是層出不窮,一點都不比反派少,甚至最後還能立於不敗之地。美其名曰為了江山帝位天下一統才用的這些非常手段,實則還不是自私自利為了登上權力的巔峰。
相比之下,就算是原本的太平公主也要坦蕩的多。
可怕的從來不是真小人,而是這種偽君子。
想方設法混進宮尋找姐姐的宮女元玥,幾經波折之下成了個冊封公主,皇室本來是打算讓她作為和親公主和親突厥才冊封,突厥王子沒嫁成,她與李旦流落到民間的嫡次子何離成了兩情相悅的一對。
何離還是李隆基的心腹愛將,是他忠實的擁躉,他明知道以他的身份就算是與李隆基爭皇位都有一爭之力,卻被李隆基收買人心,認為隻有李隆基才是未來的明君賢主,何離身份曝光後先是拒絕與太平公主合作,後來乾脆作為李隆基的間諜假意與太平公主合作,給她致命一擊。
全劇穿插著何離幫助元玥尋找姐姐過程,最後元玥還能和心愛的王子出宮遠走,遠離事非,全身而退,可以說是全劇最有運氣的女人,如果按照誰笑到最後來算,女主無疑是她的了。
隻不過她們這一對活得也夠糊塗,元玥和何離都以為殺死她姐姐的凶手是太平公主,報了仇之後就遠走高飛,甘願在宮外過平平淡淡的生活,實際上根本沒有報得了仇。
她姐姐的死的確跟太平公主有關聯,所有人都以為她姐姐是因太平公主而死。就連原主太平都沒否認,還真以為宮女是因為她的決定死的。對於高高在上的公主來講,那隻不過是一個小小宮女,是生是死太平公主又怎會在意,於是她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背了一個鍋,拉足了女主元玥和何離的仇恨。
皇上的登基大典已過,朝堂之中的權力更迭已經步上正軌,所以在後宮擺一下這道家宴,共同慶賀。
夜宴開始之前,太平對手下交代:“今晚安排的意外取消。”
秦淮有些愕然:“公主之前不是說平王妃要做領舞姬,天女獻星,就讓她星落雲散?奴婢已經安排好一切了,保證萬無一失。”
太平撇了她一眼說:“萬無一失?若是沒能成事你待怎樣?以死謝罪?”
秦淮隻是收買了一個舞姬,讓她在關鍵的時刻去絆倒平王妃,就算覺得取消安排很可惜,也不會拿自己的命去賭,立刻說道:“秦淮不敢。”
太平說:“對付有些人要一擊必殺,永絕後患,一些不痛不癢的乾擾根本無益。”
李隆基就是這種人,原本的太平公主與李隆基已經露出不和的苗頭,本來她已經讓宋王妃安排夜宴,做這個大出風頭的領舞姬,也是希望宋王夫婦能在皇上麵前多露露臉,去踩平王。奈何宋王妃自做聰明,指派平王妃去做了領舞姬。
太平公主知道後就想著宴會上讓平王妃出個大醜,就特地讓人安排平王妃跳舞的時候出意外。
真的能出醜成功倒也罷了,可是那個平王妃王臻不是一般人,就算扭了腳,忍著劇痛也能穩穩表演到最後,還讓皇上大家讚賞,讓彆人刮目相看。越發顯得安排這事兒的太平公主心胸狹窄,還打草驚蛇。
這種虧本買賣,現在的太平是絕對不會去做。她覺得首先不是去對付敵人,攘外必先安內,自己身邊都沒有肅清,何談上下一心籌謀大事啊。
她先要做的就是換一批精明能乾手下,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忠誠。原本的太平會失敗,與她一直高高在上的自傲有關,又從來沒懷疑過身邊的人會背叛。
這樣的漏洞,日後太平都會一一補上。
夜宴開始後,皇上看到太平一個人前來赴宴不由得問起:“聽說駙馬也已經回京,怎麼沒見他一起來?”
駙馬去千秋殿沒有隱藏蹤跡,這是李旦剛登基不久,而且為人謙厚忍讓,沒有那麼多講究。若是換一個皇上這樣問,太平還會以為他是在責問駙馬為何進宮卻沒有去禦前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