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空間站。
巴頓還沒有走。他本來的任務就是在這裡停留上一段時間,直到孔明能適應這裡的生活。
如果他沒辦法安撫好孔明,那就需要去接孔明以前的親朋好友來安撫他了。
——不過經過他們的調查,孔明沒有親朋好友。
這才讓已經有了十幾個子女和幾十個孫子女的巴頓出馬。
畢竟孔明在這裡雖然是被監管,但他的頭腦是無價之寶。
巴頓來之前已經過孔明所有的文件,對他以前生活的點點滴滴了如指掌。
孔明是人造子宮的孩子,與父母親人的親情很淡薄。
這一點上,巴頓有切身體會。
他在婚姻生育觀上是人造子宮的擁護者。
因為他的愛人是個男人。
在軍隊中同性並不鮮見,特彆是在星際戰隊中,女性比男性更難出頭。他所在的連隊男女的比例是五比一,這已經是非常高的比例了。
而且星際軍隊的服役期更長,而在這個時代,感情更難保持長久。
巴頓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境遇同性戀,他不想去分析這個。
他和愛人是日久生情,決定結合的時候,兩人都思考過很多。
結婚以後,因為兩人都有工作,不可能照顧家庭,所以他們選擇了人造子宮,並且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們的孩子就是依靠軍中福利長大的。
也可以算是福利兒童了。
在長子十九歲時,他先回到了家,從這時起,他可以每年有八個月在家裡陪孩子,而他的愛人是軍醫,仍需要繼續服役。
巴頓當時就開始麵臨孩子們的心理問題,這是他始料未及的。
因為他在每年接到的報告和跟孩子們的信件中一直認為孩子們都是非常健康快樂的成長的。
但是長子對他沒有絲毫親近的意思,他也不認為父親是重要的,他對巴頓就是很平常的態度——我跟你不熟。
家中當時一共有九個孩子,全是人工子宮出生。
四子五女。前麵四個孩子,三子一女全都對他能平常以待,但也都是不熟的態度。剩下的孩子從第五個開始就很嫌棄巴頓,不管男孩還是女孩,他們認為巴頓回來以後妨礙了他們的生活。
而且最讓巴頓吃驚的是,他的孩子們之間並沒有很深的感情,兄弟姐妹都像陌生人一樣。
他和愛人當時考慮到兩人都不在家,所以要多生幾個孩子,這樣孩子們可以彼此做伴就不寂寞了。
這是他們的一廂情願。
巴頓因此不得不去見育兒專家,聽取講座,找心理醫生,尋找家中問題的原因和解決之道。
分析聽了一大堆,但卻沒有解決辦法。
因為這已經成了社會問題了。
父母因為沒有育子過程而對孩子的粘性不夠。
孩子從落地起就由機械人保姆周全體貼的照顧也讓他們對父母沒有依賴。
至於親情,他們對同一批次落地的人工子宮生下的同胞比對親兄弟姐妹更有感情。
因為他們跟兄弟姐妹相處的時間還不如跟機械人保姆相處的時間長。
這一點現在已經改進了,由同批次降生的孩子一同撫養改為按親緣關係集中撫育。也就是說,現在如果是同父、同母,或者有其他親緣關係的小孩子會被放在一起撫養。
這樣確實加強了一部分幼兒之間的親情聯係。
但父母和孩子的親情仍在不斷的削弱。
因為人們已經習慣了把一切都交給人工子宮、機械人保姆、福利機構。這樣便捷的生活方式更能讓他們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
所以之後巴頓和愛人又生了幾個孩子,這一次他們親手撫養,並儘量製造家人一起活動的時間和次數。
雖然現在他還是跟他的長子和長女沒有辦法加強聯係,但他相信終有一日,他可以重新擁有這些孩子們的心的。
孔明就是一個標準的人工子宮孩子。
他從孕育起就遠離父母,雖然在親緣上他的兄弟姐妹眾多,但在真正的生活環境中,他是跟和他同批次降生的孩子一起長大、一起求學的。
所以等他成年後,他就借著上大學的機會離開了可以稱為家鄉的機械星球,並且再也沒有回去過。
他的求學生活也沒有找到親密的朋友和讓他崇拜信服的老師。他就像一個無根的浮萍,一直找不到能讓他安定下來的錨。
巴頓其實懷疑他對“人類”這個身份也沒什麼歸屬感。
因為現在的社會環境是人類與外星種群混居、聚居,所以在親情淡薄的情況下,有許多人類其實並沒有產生對人類這個族群的歸屬感。
孔明隻是其中之一。
並不稀奇。
如果他隻是一個普通人,當然沒有關係。
可他偏偏有著一個當今最聰明的腦袋。
巴頓原本的目標是希望能跟孔明建立一種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關係。
他本以為這會很難。
孔明站起來,拍拍麵前的大吊臂:“我做完了。下一個……我可以把室內軌道車改一下嗎?”
很難相信現在竟然還有機械星球在使用室內軌道車。
雖然做為古董很有吸引力,但他已經欣賞了好幾天了,他想把它給改裝成懸浮軌道車,撤掉安裝在地麵上的軌道,將傳送帶改為單元式,並在下方加裝懸浮盤,再裝個新係統就行了。
雖然仍是固定軌道行走,但它會更靈活,地麵上的障礙會更少。
巴頓想想他來了以後改裝的門、樓梯、電梯、清潔機械人,今天終於把廚房的八爪機械吊臂給改裝好了。
“……好。”他點點頭。
孔明認真的說:“如果你能弄來無損能源泵,我可以把這裡的推進器也給改一下。”
“……”巴頓點點頭,“我考慮考慮。”
他已經向上麵請示過了。
……關於孔明好像把這座關他的空間站當成一個大遊樂園的事。
今天應該就能得到回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