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玨然的離開, 除了顧家大房一家放在了心裡, 其他人倒是沒有什麼情感變化的, 親人親人, 就是不管你走到哪裡都有人時刻為你擔憂。不過他們的日子也在繼續, 尤其對於顧啟珪來講現在還挺忙的。
現在年關將至大齊又正值多事之秋,先是許琦一事引發混亂, 接著沐邱駕崩, 之後沐邱還沒有來得及入葬, 這邊又出了忠親王逼宮一事, 事情是一茬接著一茬, 讓人應接不暇, 整個朝堂是片刻不得安寧。
但是就算是這樣該有的禮節還是得有,雖然禮部那邊在考慮現實情況的基礎上壓縮了這之中的環節,但是畢竟是國喪, 沐澈方麵就算是以日替月也要二十七日方能出服, 這段時間王公大臣,文武百官包括誥命宗婦都得陪著,不能做出絲毫越軌的行為。服喪期之間, 以新帝沐澈為首截發辮成服,王公百官、公主宗婦、佐領、三等侍衛、命婦以上,男摘冠纓截發, 女去妝飾翦發, 這是基本的禮節, 得時刻注意著。
大齊都以喪禮為重, 現在是國喪就更是嚴格,一切方麵都是按照最高規格來的,這段時間內在整個京城都見不到一絲一毫的大紅大綠,入目的都是素裹。
之前小殮是皇宮大內是混亂一片,這已經不能更改,既大斂,沐澈表現出了足夠的重視,奉沐邱梓宮於乾清宮,設幾筵,朝、晡、日中三設奠,新帝沐澈親詣尚食祭酒,三次跪拜起興,滿朝文武一起默哀。一行人幾筵前,副都統以上官職立乾清門外,文官赴景運門外,武職赴隆宗門外,鹹縞素,早晚朝夕哭臨,這樣進行了三日方算禮畢。
接下來就是頒遺詔,眾臣素服,三跪九拜,然後產生新的帝王,雖然之前的大行皇帝小殮的時候,忠親王已經不顧禮法強行逼著提前頒布了遺詔,但是這一道程序還是不能省,桓公公再一次向文武百官頒布皇帝遺詔,聲音所到之處都是跪拜之聲。不過這次是有些不一樣的,因為這次遺詔的內容會直接頒行整個大齊,詔至各省。
在這之中,京城自大喪日始,寺、觀各聲鐘三萬杵,每日京城各個地方的百姓都能聽見一聲一聲鐘響起的聲音,渾厚且穿透力十足。之後皇帝入皇陵,沐澈下旨派了沐邱生前最得力的大太監——桓公公去守皇陵,也算是仁至義儘了。畢竟雖然生為人子,但是沐澈與沐邱的關係可謂是淡薄的厲害,他從來沒有從沐邱那裡獲得過父親的關懷。
一轉眼就到了正月初五,這是沐澈出服的日子,也是整個京城官民出服的日子。因為國喪,這個年是顧啟珪這麼些年來過得最慘淡的一個年了,現在出服,自然都是開心著的,雖然婚假還得再等兩個月,但是起碼不用每日縞素,生活其他各方麵也能放鬆許多。不過出服對百姓們來講是更輕鬆了,於文武百官卻真正忙碌的開始,之前因為國喪積累下的政務,現在都要一一解決掉才行,所以自初五這一日開始,文武百官開始上早朝,各自忙碌。
在幾日前,安玨然的信傳回來說是北境有異動,在與宮中的密信中他雖然沒有說具體的事情,但是‘內憂外患’四個字一出,大家都知道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對此沐澈的旨意是讓安玨然看著辦,說是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當然也有朝臣尤其是諫官提議要派經驗更豐富的將領前往,明裡暗裡的諷刺安玨然太年輕,可能看不清形勢,一旦判斷錯誤後果不堪設想。
對此,沐澈隻是淡淡的看了一眼蔡氏諫官,“愛卿說的是,不過愛卿也不用太過憂心,安統領在南靖待了六載,是一步一步爬上去的,與戰亂的基本敏感度還是有的,而且朕親自體驗過是十分準確的。”這樣一句輕飄飄的話後,沐澈就沒有再繼續這個話題,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也是登記前的立威——他要拿許琦開刀。
沒錯,沐澈上朝要做的第一件事兒就是處理許琦一案,而且是親自審理,這樣一來參與此事的周守硯、王猛,以及顧啟珪等人都要時刻緊跟左右。其實說起來的話,要不是沐邱駕崩,許琦之事本來應該在顧啟珪他們一行人回京的時候就立刻解決的,畢竟沐邱是想拿這事兒為自己的一生劃上一個完滿的句號的,隻是可惜了。要說許琦做的那些事兒形同造反,是毀國叛國殘害百姓的大罪,不管是在哪裡又是誰掌權,都沒有高高拿起輕輕放下的道理,而且各方麵證據確鑿,並不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就能審理判刑,但是終究沐邱沒能爭過時間。
這樣一來,沐邱至死都沒能享受解決這件事情後所形成的好處,倒是為沐澈做了鋪墊,說起來這也算是這麼些年他為沐澈做過的為數不多的事情了,雖然不是出自本願。
要說現在處理這個事情是最好的,一來可以在京城百姓心中刷一波強烈的存在感,畢竟沐澈成名太晚,論皇子中的聲名的響度比起忠親王要差上一些;二來可以給其他官員包括封疆大吏以啟示,作為新皇,沐澈急需要為這些朝臣貫徹自己的治政方針,也算是表明自己的態度,而且現在安意榮剛剛去兩廣上任,正是撥亂反正的時候,這個案子還能給兩廣百姓一定的啟示;三來當然是不得不先處理這個事情,畢竟忠親王再怎麼說也是先帝親子,新皇親兄,要是甫一上台就先是處理自己的兄弟,那樣也太讓人寒心了,而且作為沐澈也並不希望忠親王這樣簡單就上路,太便宜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