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南省地處華國腹地, 不南不北,非要說,勉強偏北一點兒。
七月上旬, 秧苗已經下地, 上半年最忙的時候就這麼過去了,剩下的收苞米收花生、鋤草施肥等農活雖然也辛苦,卻比前段時間頂著大太陽搶種插秧輕省多了。
活計不那麼忙,家裡人口多勞力多的, 比如沈家, 人多活乾得快,地裡事兒忙完了,就能歇歇喘口氣兒。
下午六七點, 村裡人大都吃過晚飯,趁著太陽落山晚風徐徐這會兒,得閒的都拎著凳子拿著大蒲扇, 要麼去村口的老槐樹下麵, 要麼去沈家大門口。
村口那老槐樹是村裡老人小孩兒習慣的納涼聊天的地方,沈家大門口是因為沈家新修的小樓房外頭, 用水泥平了個水泥場子。
瞧瞧,多闊氣, 彆人家建房子都舍不得用水泥,他們家倒好, 直接用水泥平了個場子出來。
村裡有些人酸是酸, 但不得不說, 人家這水泥場子得用啊!
農民家裡要儲糧,不管是曬稻穀、曬玉米還是曬辣椒蘿卜蔬菜乾,後者還好, 前者都需要合適的場地。
以前大家都用村裡的大稻場,沒包產到戶的時候還不覺得,那會兒都是集體的,現在各家曬各家的,稻場隻有那麼大,誰先誰後,沒少為這個扯皮。
彆個家裡曬稻子,隻能去村裡的大稻場,雖然特意平整過,但再怎麼收拾,也是泥巴地,灰多,打稻子的時候更是容易揚灰。
沈家就方便了,直接往自家門口一鋪,不用跟任何人搶地方。水泥的地麵,特意清掃過一遍,甚至提前用水潑過,怎麼著也比泥巴地灰土少一些。
而且還方便照看,一旦變天要下雨,直接往自家搶收也容易得很。
關係親近的人家,還會來沈家借場地,關係不好還輪不著呢。
不過現在村裡出去了好些姑娘婦人們,去明珠市的服裝廠打工,一個月幾十塊錢,就算寄一半回來,這麼大半年下來,也有幾百塊錢。
不說蓋個沈家那樣的小樓,把家裡的泥坯房修整修整,蓋個磚瓦房還是能考慮下的。
有那麼些家裡條件比較寬裕的,眼饞沈家的小樓,沈家的水泥稻場,都指望著再攢點錢兒,自家也修一個,那才叫美呢。
不過現在這個願望暫時沒辦法達成,沈家那房子上上下下,花了小一千塊,哪個舍得。
家裡女兒/媳婦兒在外頭賺錢也不容易,家裡人還要過日子,不能為了住好房子,把家底兒全搭進去,磚瓦房也很好,比泥坯房茅草房好多了。
話說回來,現在沈家在上坎子村,在附近幾個村子裡,都是鼎鼎有名的。
自家富裕,還能拉拔鄉鄰,誰家不領他們家的情,就算家裡沒有工人的,也願意捧著,萬一以後再有好幾回,自家就能趕上了呢。
所以晚上沈家人在自家門口納涼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有人過來。
夏天天黑的晚,六七點鐘天光尚且大亮,有些老頭,吃完飯放下碗就往沈家門口跑。
為啥?沈家有沈魚給他爺寄回來的收音機、象棋。
不管是聽聽收音機,還是殺兩盤,對娛樂活動貧乏的老爺子們而言,都是非常好的娛樂項目。
沈奶奶就跟幾個關係好的老姐妹,坐在大槐樹下拉家常,其實也沒多少新鮮事,但每天晚上這樣說上兩句,等天黑了再回家,一天就算完完整整過去了。
村裡老人聚在這,小娃娃們就也跟著過來了,捉迷藏不愛在這玩兒,太空曠了,沒有合適躲藏的地方。
但是要玩“抓鬼子”“木頭人”等等遊戲,又十分合適了。
鄉下娃夏天少有穿鞋的,尤其是男娃,都是光著腳跑,彆處沒收拾過的泥巴地,跑著跑著踩樹枝上,踩石頭上,腳劃破都不少見。
沈家那水泥場子就不一樣了,他們家每天都收拾得乾乾淨淨,有灰塵渣子,誰看見誰順手就給掃了。
小娃娃們在這玩鬨,還有爺奶看著,家長都能安心幾分。
但村口老槐樹還是有市場的,有些老人不愛熱鬨,不會下棋,就喜歡在老地方待待,吹著涼風,慢悠悠聊兩句。
要是有村裡人從外頭回來,他們一眼就能看見,笑嗬嗬打兩聲招呼,很是親切。
哪怕是不認識的人——這種情況少,老人們也會熱情地打招呼,問路的給指路,探親的給幫忙打聽,古道熱腸。
可要是來的是輛車……老人們就傻眼了。
“是不是找沈家的?”
他們隻能這麼想,誰讓這一年來,隻有沈家最出風頭。
老人喊了兩個小孩兒去沈家喊人,不管是不是找他們家的,這會兒他家門口人多,多喊幾個來不礙事。
卡車在村口停下了,後車廂跳下來個年輕後生,臉白生生的,細皮嫩肉,俊得很,對著幾個老人也很恭敬。
“請問老人家,沈家怎麼走?”沈魚客客氣氣地問,還有幾分不好意思,說來他也是這個村子裡的人,回自個兒家還要問路。
原主留下的記憶裡倒是有上坎子村的一些信息,但他離開村子那會兒年紀小,記憶不是很深刻。
這麼些年,村子變化還挺大的,蒙頭蒙腦瞎撞,還不如張嘴問人。
幾個老人對視一眼,嘿,說著了,果然是來找老沈家的。
“順著這條路走,看見那個正在蓋的房子往右手拐……”老人操著鄉音,很詳細地給沈魚指了一遍。
沈魚聽完道了聲謝,剛想回車上去,老人把他喊住了:“娃兒,裡頭路就窄了,你這車開不進去!”
“啊?”沈魚呆了呆,後車廂沒下來的男人探頭道:“咋辦?電視機給你先搬下來?”
“搬下來吧,麻煩您了。”說著上去搭把手,兩人一起從後車廂抬出個大箱子。
老人不認識字,不知道上麵寫的是電視機,但他們聽見了!
其實呀,他們也不是所有人都知道電視機是啥,根本就沒見過,有的隱隱聽人提起過,說縣裡頭有賣,要多少多少錢,隻知道貴得嚇人,還要票。
正巧,被他們派去叫人的小孩帶著一群人過來了,不光有沈家人,還有一起跟來看熱鬨的。
晚飯吃完了,正閒著沒事乾,這種熱鬨當然要湊一湊。
年輕人眼神好,當初去過興城的,沈魚二爺爺家的一個堂哥,老遠看見沈魚那張特彆顯眼的臉,立刻大叫道:“二爺爺,是貓兒!貓兒回來了!”
“啥?我貓兒回來了?”沈奶奶本來搖著蒲扇,慢悠悠走在後麵,一聽說是沈魚回來了,跑得飛快。
“奶,您慢點兒!”沈魚都給嚇著了,連忙迎上去攙她。
“誒,真是我貓兒。”老太太拉著沈魚不撒手,高興的合不攏嘴:“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老槐樹下的老人們見這竟然就是傳說中的沈貓兒,一個接一個,不絕口的誇讚。
“沈老二,福氣啊,孫兒這麼出息,以後享福嘍……”
“這娃長得真俊,跟畫兒似的。”
“大妹子,你家貓兒,可是給買了大電視哩!”
什麼?電視?!
村裡人聽傻了,有人暈乎乎道:“大偉說在縣裡頭見到的那個電視機,賣多少錢來著?”
“九百九十八!”
“老天爺,一棟小樓啊!”
“先是錄音機,又是電視機,沈家這可真是享福哩……”
這幾個月村裡村裡女人外出掙錢,男人想著不能光靠家裡媳婦兒妹子養家,農閒的時候外出打零工,比之前富裕多了。
可再富裕,花千把塊買不知道什麼玩意兒的東西,也太奢侈了。
但這個價格放在沈魚身上,好像又沒那麼奇怪了。
明明沈魚來的時候沒有特意打扮過,隨便撿了方便外出的短袖長褲板鞋,可通神的氣派就是讓他顯得與眾不同。
聽說他用一千塊買個電視機,隻覺得闊氣,羨慕沈家運道好,有這麼個出息的娃。
要換成村裡彆家的,買了東西回來也要先收拾一頓,哪有這麼亂花錢的,浪費!
不說還好,一說沈老太好心痛:“你回來就回來,買那麼貴的東西乾啥,家裡不缺吃不缺穿,日子好過著呢。”
她到處找:“電視機在哪兒?是不是這個?”
看見沈魚腳邊的箱子,老太太更心痛了。
就這麼個玩意兒?她在省城百貨商店好像看見過電視機,那一塊兒賣的東西都貴,她都不敢細看,長什麼樣都忘記了。
“一千塊錢呢!不值當。”沈老太太拉著沈魚急忙問:“能退不?咱還沒拆呢。”
“老太太,這東西可不好買,孫兒孝敬您,您就收著嘛。”跟沈魚一起下來的男人笑嗬嗬道:“而且,咱這電視機可不……”
沈魚一個眼神製止了他接下來的話,男人卡了一下,含糊道:“可不賴。”
二十一吋的彩色大電視,不知道多搶手,九百九十八?一千九百九十八都買不下來。
這一批分到他們店裡也才幾台,領導特意囑咐留一台下來。
他們本來還以為是給什麼親戚或者有關係的領導留的,結果今天來了這麼個年輕人,直接拿條子把電視機帶走了。
不知道給他們領導看了什麼,還特意讓他們開車,送電視機下鄉,離譜。
他和開車過來的同事,現在還鬨不明白,這年輕人什麼來頭。
雖然見麵不多,但沈魚對付他奶很有一套,當即皺眉道:“奶,我這電視機退倒是能退,可隻給退錢不給退券,我那券一百塊錢買的呢。”
他後麵百貨商店那男人,一副被噎住的表情。
這種規格的彩電,彆說加價一百,加兩百三百,轉手就能賣出去,買得起這個彩電的人,不會少這幾百塊。
但他不敢得罪這個來曆不明的年輕人,路上交談,發現他言談不俗,更不敢輕忽,這會兒憋著一肚子話,也隻能憋著。
果然,沈奶奶一聽說退電視要虧一百塊錢,立刻變了態度:“不退了,不退了!”
沈爺爺走過來,見孫兒眉開眼笑,心裡好氣又好笑。
不過想想孫兒,買點兒東西孝敬他們,還要連哄帶騙,也怪不容易的。
“爺爺。”
沈魚喊了人,沈爺爺點點頭,問:“這位是?”
“哦,這是市裡百貨商店的員工何大哥,請他來幫我們裝電視。”沈魚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