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隆帝讓人宣讀了鎮南王遞上來的文書,言及西南未雨綢繆,修建了府河堰,利用江水分流,自動排沙,控製進水量等功能,使其枯水不枯,洪水不淹,變水患為水利,令府河平原得以在近日千年難得一遇的暴雨之下,避免了洪水災禍,且分流的河水也將灌溉府河平原,滋養萬物,豐收可期。
鎮南王上書自然是為了邀功的,千百年來,府河平原隻要遇上大洪水,便會變成河澤之地,無人能治,可是到了陸世良手中,問題便不再是問題,府河平原還將因此獲利,沃野千裡。
如此豐功偉績,不嘉獎實在說不過去。
陸世良也非常謙遜,他沒說自己有多大功勞,而是把設計和主持工程的孫子越,參與工程的三千將士給列了出來,替他們請功。
“諸位愛卿如何看待此事?”天隆帝臉上陰晴不辯,平靜問道。
“妙,太妙了,乘勢利導,因時製宜,真是巧奪天工啊,自古以來還沒有哪項水利工程比得上府河堰,而且開鑿玉山這麼艱巨的工程,他們竟然在一年內完成了,‘火燒水澆’的法子也很妙,今後還能用在其他開山鑿路的工程裡,臣以為,應該重重嘉獎這個孫子越。”工部尚書賀禹錫讚歎道。
“真是後生可畏啊,這個孫子越似乎是白雲書院的學子?年紀輕輕就能有此作為,今後肯定能成為大夏的棟梁之才。”右相馮茂全也感歎了兩句。
薛修遠沒吭聲,他默默觀察著陛下的神色,陛下聽到這些讚揚似乎不太開心,上一次鎮南王上書,陳述國師弟子易玄子為了一己私欲,在府城製造出腐屍病,想要血祭幾萬百姓,幸而被識破並阻止之事,陛下非但沒有嘉獎鎮南王,反而大發雷霆,說他治下不嚴,才會釀此大禍來著。
想到最近中央不斷集權之事,薛修遠覺得,陛下大概是想找茬的,可是那些人都在讚歎此事,要求給予嘉獎,這不是陛下想聽的,他肯定不開心。
想明白了陛下的心裡,薛修遠深吸了口氣,提了提精神,正要開口,耳邊卻突然響起一把清越的嗓音。
“父皇,兒臣有異議。”太二說道。
他這一開口,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太子殿下最近幾年向來要麼不上朝,要麼上了朝當擺設,幾乎從不發表言論的,今兒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嗎,他居然提出異議?
“說。”天隆帝回道,目光同樣有點微妙。
“府河堰工程確實巧奪天工,令人驚歎,值得嘉獎,但是據兒臣所知,這項工程並非孫子越設計和主持,他隻不過在工程最後階段,監督過工程而已。大家有所不知,孫子越是鎮南王的乘龍快婿,鎮南王為了抬舉他,堂而皇之地奪人功勞,歪曲事實,實在令人心寒。”太二回道。
他提出異議不是為了替自己邀功,從他替代薑太一成為太子這一刻,“太二”這個人便隻能消失,嘉獎也落不到他頭上。
可是這項工程是薛青遲提出來的,主要的設計和開鑿的辦法也都是她想的,就算她也領不到這份功勞,他也不能對陸世良和孫子越邀功之舉視而不見。
更何況,陛下想要找鎮南王府的茬,他何樂而不為。
太二的異議正中天隆帝下懷,他露出幾分訝異的神色,眼中隱有嘉許,詢問道:“若不是孫子越,到底是何人想出來的?”
“聽說是梅若鶴先生和他的弟子想出來的,因為去歲西南山洪暴發,毀了眾多村莊和田地,梅先生心懷蒼生,憐憫世人,苦思冥想,才想出了讓府河分流這個一勞永逸的辦法。”太二微笑道,與其把功勞給彆人,還不如給梅若鶴,而事實上,確實是梅若鶴去找鎮南王提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