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婚(訂婚宴上搶人。...)(1 / 2)

謫仙 九月流火 6355 字 3個月前

李朝歌立刻收斂了聲音。天後依然高高興興地,拉著李朝歌說道:“你的兄長和弟弟妹妹來了。太子,常樂,快進來看你們的同胞姐妹。”

太子李善、趙王李懷和廣寧公主李常樂一起走入千秋殿。他們來的這麼齊,自然是提前約好的。如今,宮裡恐怕沒人不知道,走丟的安定公主李朝歌找回來了。

太子和趙王給天後行禮,李朝歌站起來,避到一邊。等下麵幾人站好後,李朝歌回禮:“參見太子。”

太子李善比李朝歌大三歲,但是李懷、李常樂都比李朝歌小。李朝歌對太子請安,而剩下兩個人,卻要對李朝歌請安。

李懷和李常樂一起下拜,嘴裡的聲音參差不齊:“見過姐姐。”

太子李善十分隨和,說:“二妹快起吧。這些年,你流落在外,受苦了。”

李朝歌搖頭,說:“不曾。高堂俱在,父母安康,兄弟姐妹齊全,何苦之有?”

太子對李朝歌的態度還算不錯,他畢竟是兄長,李朝歌走丟的時候,他已經記事了。他記得那時他哭了好幾天,吵著讓下人去找妹妹,他哭,母親也哭,父皇站在一邊,沉默地盯著地麵。

後來他長大了,也曾想辦法打探過李朝歌的下落,隻可惜俱如石沉大海,毫無音訊。慢慢地,他都忘了,沒想到卻在今日,再見暌違已久的妹妹。

太子和李朝歌彼此有印象,但是對於李懷和李常樂,那就完全莫名其妙了。李朝歌走丟的時候他們還小,等長大了,宮裡也沒人再提起李朝歌。在李懷和李常樂的印象裡,他們兄妹隻有三人,李朝歌不過是個老宮女講古時的符號。

可是現在,突然跑出來一個女子,說是他們的姐姐。李懷和李常樂實在沒法立即親熱起來,甚至,他們懷疑阿父被人騙了。這個女子出現的太過可疑,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巧的事情呢?

但是,皇帝可能被騙,天後絕不會。母親說是,那李懷和李常樂再不願意,也得低著頭叫“姐姐”。

四個孩子彼此見禮後,氣氛陷入尷尬,誰都沒有開口說話。天後也尷尬起來,她正要想辦法圓場,正好這時候女官靠近。天後鬆了口氣,順勢問:“怎麼了?”

女官行禮,回道:“天後,太子,前麵宴席已經準備好了,即將開宴。聖人讓奴婢過來請天後出門。”

天後正好站起來,對孩子們說道:“晚宴開始了,走吧。”

行宮遠離京城,沒有宵禁、宮規等局限,夜生活十分熱鬨。從白日起,大家就知道今日晚上聖人和天後要舉辦宴會,場麵盛大非常。

下午的時候,宮人女官們準備宴席,臣子們回家養精蓄銳,命婦和小娘子梳妝打扮,一切都按部就班地進行著。但是傍晚時分,一個消息突然在內外圈子中炸裂開來。

走丟十年的安定公主李朝歌,竟然回來了。

這個消息太過勁爆,連皇帝在後山受襲一事也被衝淡了。眾人俱緊張地留意著消息,想得知第一手情報。晚宴開始前,各家陸陸續續到場,熟識的人家站在宴會廳交談,場中一半的話題,都圍繞著這位神秘的安定公主展開。

暮色漸晚,燈火通明,大殿內外的腳步聲突然密集起來。臣子們知道皇帝快要來了,停止寒暄,次第落座。

眾人又等了一會,外麵請安聲大作,皇帝身邊站著天後,兩人眾星捧月,施施然走入宴會廳。眾臣看到紛紛起身,額手跪拜:“參見陛下,參見天後。陛下萬歲,天後千秋。”

皇帝和天後並肩走到最上首,皇帝回身,對著下麵黑壓壓的人頭輕輕抬手:“眾卿免禮,平身。”

“謝聖上,謝天後。”

臣子貴戚和內外命婦陸續站起身,一陣窸窣聲後,眾人坐好,他們抬頭,見上首除了太子、趙王和廣寧公主外,還多了一個人。那是個女子,身穿白色上襦,紅色長裙,臂上挽著銀紅色的披帛。她年紀不大,但是眉宇間有一股不同於她年齡的沉穩和英氣,根本不像是十五六的少女……反而像是上陣殺敵的將軍一般。

而且她的位置,甚至比廣寧公主還要高。要知道,廣寧公主可是宮廷的團寵,不光有聖人、天後寵愛,還有兩個兄長及眾多表兄捧在掌心,可謂名副其實的小公主。如今,小公主竟然被一個不知名的女子壓位置?

下方眾人飛快地交換眼神,心裡各自思量。皇帝坐得高,不曾注意下麵湧動的暗流,他站起身,高舉酒杯,興高采烈地說道:“今日,朕有兩樁喜事要宣布。”

群臣立刻停下竊竊私語,一齊抬頭,紛紛捧場:“不知陛下有何喜事?臣等願沾沾喜氣。”

皇帝哈哈大笑,他興致非常高,說:“第一件,是今日朕和天後終於找到了走失的安定公主,骨肉親倫得以團聚。此乃第一喜。”

眾人一起鼓掌,祝賀聲一時不絕於耳。天後和宮女們都笑著看向李朝歌,場上焦點一下子集中在李朝歌身上。李朝歌麵色不動,不驕狂也不怯場,依然平靜大方地端坐在位置上。

眾人見到李朝歌的表現,心中頗為意外。其實他們已經聽說這位突然冒出來的公主李朝歌了,無論眾人信還是不信,聖人和天後說是,那這就是安定公主。他們本以為這個長在民間的草根公主,見了大場麵要麼生怯,要麼飄飄然,沒想到她竟然十分沉得住氣,表現比在京城長大的貴族少女還要好。

李朝歌的表現同樣遠超天後預料,天後本以為李朝歌能不慌亂、不怯場就很好了,沒想到,她形色從容,姿態大方,頗有泰山崩於眼前而不動的皇家風範,絲毫不遜於自小見慣公眾場合的李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