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3 章(1 / 2)

“好多人...那邊應該是少數民族吧?那個頭巾...”毛思嘉到處張望,民族大學這邊人來人往,好像比北大那邊還多人的樣子。

其實隻是因為在北京大學那邊花了不少時間,到民族大學這邊已經是人最多的時候了。

民族大學就和他的名字一樣,少數民族學生比例相比普通學校是要高一些的。不過沒有毛思嘉想象中穿民族服裝的學生,大家穿的衣服都差不多,最多就是一些細節地方讓人知道他們是少數民族的。

如果說幾十年後少數民族的年輕人還會在重要的日子穿傳統服飾,現在就少見了——條件艱苦的情況下,那些色彩斑斕的少數民族傳統服飾就成了奢望了。反而是老一輩們有一些傳統服飾,是年輕時手製的。

就和之前毛思嘉一樣,孫繼東也是報名之後就分配了宿舍。不同在於他這個八人宿舍舍友都到了...八人宿舍這個時候已經算是很好的條件了!事實上毛思嘉住的十人寢也不是最差的,十二人寢,或者往一間大一些的房間塞更多人,這又有什麼奇怪的呢?

對於孫繼東有一大家子來送,大家羨慕之餘並不驚訝。外地來的是沒有這個條件,如果是本地學生的話,家裡出個大學生不容易,一大家子來送也算正常。

至於說孫繼東已經結婚,這就更不成問題!如果說女孩子已經結婚的來讀大學還少一些,畢竟在當下,甚至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女孩子都被默認應該多為家庭奉獻一些的。如果夫妻兩個非要有一個辭工回去照顧家庭,隻要不是女方收入比男方高出太多,主流都是女方辭職的。

以現在的情況來說,結了婚,特彆是有了孩子的女人,哪怕還年輕,哪怕還有改變命運的勇氣,也會因為各方麵的牽絆止住步伐。隻有極少數的女性,能夠在這種時候依舊毅然決然地選擇上大學。

而男人這邊就不同了,好多這些年被耽誤了的,年齡在三十幾歲的也來考大學了...結婚有孩子了很常見。

孫繼東宿舍裡八個人,除了他之外就有兩個有孩子的,結了婚的就更多了。

兩個有孩子的有一個是北京人,不過多年前上山下鄉去了,這一次考上大學也正好帶著妻兒回來給父母看。這會兒來上學,妻兒也在身邊...也是讓妻子看看自己學校、了解一下他生活的地方。

“我倒是想讓玉鳳留在北京,彆的不說,見她見孩子都方便。而且孩子長大了在北京也好得多,留在山裡和那裡的孩子一樣沒條件學習也太...就是留下來難。她住下來不難,我家有地方給她住,暫住證也能想想辦法,但是糧食關係怎麼辦呢?還有工作...”這個舍友名叫張永峰,和孫繼東同歲,當年也是同一屆被耽誤的高三生。

一畢業就沒有高考了,兩人坐在一起也很有話說。

張永峰家裡條件算是不錯的,但他還是像那個時代的大多數上山下鄉去了,而現在的問題也不是錢能夠解決的——或者說錢不夠。如果真的錢足夠,這些問題也不是問題了。他老婆玉鳳和孩子都可以留下來,糧食就買黑、市糧就可以了,總不至於活不下去。

“兄弟,你就好了,不用想這些事兒!”說著張永峰還和毛思嘉點了點頭。

毛思嘉笑了笑:“運氣好,我是70屆的。”

張永峰露出了然的神情:“70屆啊...那是真的運氣好了。”

這幾年的年輕人都得離開城市,除開極少數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存留外幾乎沒有例外。也隻有70屆運氣好,竟然都留下了,之前之後都不是這樣的!

“也不隻是運氣,思嘉是獨生子女。”孫繼東補充了一句。

“你現在在北京工作?那繼東以後讀大學,可能就要靠你一個人張羅家裡了。”張永峰隨口問道。

“我也讀大學...之前已經報道了。”毛思嘉微笑。

張永峰看看毛思嘉,又看看孫繼東,這下是真的忍不住露出羨慕的表情了:“你們夫妻兩個真是、真是...要是玉鳳也能考上大學就好了,我現在憂慮的這些事兒都不是事兒了。”

確實,考上大學的話一切關係都會轉到學校,他之前擔憂的事情自然全都煙消雲散。

隻是考上大學又談何容易呢?以這個時候的大學錄取率來看,真的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了。他老婆玉鳳並不算文盲,但也就是個小學畢業,想要和其他人競爭上大學的機會,實在是太渺茫了。

寢室裡未來四年的室友相互寒暄,幫著孫繼東安排好了寢室裡的事,又看了看學校,兩邊的大人就離開了——他們也是看出來了,有長輩在,這些小輩總是有些放不開。這個時候也不興報名的家長請孩子們下館子吃飯,差不多時候他們就自己搭車回去了。

至於毛思嘉則是留了下來...主要是玉鳳還有另外一個本地人的妻子也在,她正好可以一起,她要是提前走了反而不美。

“我們去食堂一起吃個飯吧!”有人提議。

學生們都到了,食堂當然已經開張。

交了糧票和錢,每個人都買了一些食物。民族大學的食堂不錯,大概是為了照顧少數民族學生,如今很少見食堂做的一些菜這裡也有。

孫繼東幫毛思嘉打飯去了,毛思嘉就和另外兩個家屬一起占位置,等著孫繼東和他的室友回來。

就在這時,有人在她身後喊了一聲:“毛思嘉?”

毛思嘉回頭,有一瞬間的疑惑,然後很快認出了這是誰,驚喜道:“孟新民!怎麼是你!”

孟新民,毛思嘉的老同學了!想當年兩人還是一起排演節目的呢!毛思嘉彈手風琴,他就拉小提琴。

當初分配的時候孟新民進了工廠,到這裡都還挺好的,但後來他們工廠搬遷到外地去了...這種事在這個年代很常見,有可能隻是為了利用其他地方的優秀資源,也可能是幫扶地方經濟什麼的。

而這種搬遷可不是搬個機器那麼簡單,領導班子,甚至工人也常常是一起走。這是因為這個時候培養合格工人並不容易,到了當地再去弄個一兩萬合格工人進來(這個時候一個規模夠大的廠子,有一兩萬工人並不稀奇),這實屬做夢!

再者說了,這一兩萬工人不帶走而是留下來,那豈不是意味著要重新給他們安排工作?這又不是幾十年後,一個超大城市安排一兩萬人的工作就跟喝水一樣簡單!這個時候給一兩萬人城市工作編製,那可真是要了親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