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變故(1 / 2)

貴妃裙下臣 山間人 7863 字 3個月前

隆冬時節,饒是前一日,羽林衛和金吾衛的人已提前清道,一路上仍有不少才落未消的積雪。

隊伍有心加快速度,奈何道路濕滑,舉步維艱,原本一個時辰的路,走走停停花了近三個時辰。

回到大明宮時,已過了晌午。

為了幽州戰事,李景燁幾乎一點也未停歇,在車中草草用過飯食後,便即去了延英殿,將與此事有關隘的朝臣們通通召集而來,一同商議。

坐在最近禦座的照例是蕭齡甫、杜衡與裴琰三人,裴濟與其他幾位兵部官員站得稍遠一些。

李景燁先前已將他欲令裴濟領河東軍前往支援的打算道出。

裴家父子身在其中,不能推拒,自也未曾表態;杜衡等一乾人則毫不掩飾反對的意思,幾乎就要與皇帝當庭而辯。

遠調河東軍,很可能浪費軍糧人力,甚至可能因異地調動而延誤最佳戰機,令幽州百姓受苦。

說到底,都是皇帝忌憚邊將,更忌憚遠在邊地的睿王,不敢將權柄放出。

唯有蕭齡甫一人站在李景燁一邊,不待他開口,已振振有詞地駁斥眾人。

殿中氣氛一時僵持不下,人人麵色都不甚愉悅。

李景燁一陣煩躁。

若是尋常的兵部官員,他自不必太過顧忌。偏偏杜衡不但是宰相之一,出身顯赫門第,更是他嫡親的舅舅,是長輩,在朝廷中一呼百應,饒是他這個皇帝,態度也不能太過強硬。

心知今日不會有定論,他隻好揉揉眉心,閉著眼揮手,示意眾人暫先回去,明日再議。

朝臣們一一退去,唯有蕭齡甫逗留最後,等殿中無人時,回到李景燁眼前,垂首躬身道:“陛下勿憂。此事,臣定會為陛下分憂。”

李景燁滿是疲憊的眼眸慢慢睜開,淡淡打量著他:“卿要如何做?”

“杜相公是太後長兄,也是陛下的長輩,陛下有所顧慮,臣明白,自會替陛下表明態度,杜相公素來顧全大局,想來不會再固執己見。”蕭齡甫低垂著眼,低沉的嗓音間顯出幾分勢在必得。

李景燁沒接他的話,卻忽然問:“這些時日,朕有些冷落卿了,卿可介懷?”

蕭齡甫聞言,忙屈膝俯首,磕頭道:“臣不敢。陛下明察秋毫,以此舉提醒臣謹守本分,不可得意忘形,臣謹記心中,深覺受益,如何會有怨言?”

他近來心中始終明鏡似的。

陛下在宮中冷落淑妃,在朝中議事時,也不似從前一般對他多加青睞,一來是做給杜家看的,二來則是存心敲打。先前,他曾私下結交不少官職稍低,卻在各職位上掌著實權的官員,想來已引起陛下的不悅。

他素來善揣度聖意,眼見被陛下日漸冷落,早生了警惕,這一個多月裡,收斂鋒芒,安分守已,就連族中幾房兄弟叔伯們也都一一交代,令眾人謹言慎行。

若是往常,他要替陛下做事,幾乎不必親自前來請示,隻直接著手,陛下自能明白。今日他特意留下,就是想借此機會說清楚。

他知道自己這個群相之首對陛下而言,還有些用處,敲打的目的既已達到,是時候重振旗鼓了。

李景燁自然也聽說了他近來的作為,此刻默默打量他半晌,輕聲道:“卿一向知朕意。戰事拖不得。”

蕭齡甫登時明白已得了首肯,忙再度叩首應下,隨即轉身離開。

……

翌日,還在為幽州戰事爭論不休的朝中陡然出了件彆的事。

禦史台台院侍禦使韋業青上奏彈劾禮部尚書徐慵,指其身為禮部尚書,借官職之便,於每歲各祭祀、大典、接待藩國使臣之時,貪墨巨資。奏疏中言辭激烈,針針見血,將徐慵貶作個道貌岸然、居心叵測的小人。

朝會上,李景燁避談幽州之事卻獨獨將這封奏疏擲於百官麵前。

一時間,眾臣震驚不已。

徐家世代為官,徐慵之父更位列三公,是兩朝元老。徐家門風素來清廉,徐慵為官多年,雖在政績考核上始終表現平平,可他為人卻始終兩袖清風,醉心書畫,並不曾聽說以權謀利的事。

如今驟然被彈劾,不少人都不敢相信。

唯有杜衡,列坐最近禦座的一處,麵色僵硬,緩緩抬眸,望向上座的年輕外甥。

李景燁也恰平靜地望著他。

四目相對,杜衡從最初的僵硬與不敢置信,慢慢變作頹然與失望。

徐慵本是六部尚書中最不起眼的一個,靠著祖上恩蔭,一步步升遷至此,過去政績平平,從未樹敵,為人清廉,這樣的官員,禦史台如何會忽然大肆彈劾?

他不由黯然閉目。

無非是因為徐慵近來與他這個宰相過從甚密,皇帝礙於太後的麵子,不好直接動他,便從他身邊的人入手。

他明白,徐慵自然也明白。

百官議論紛紛間,徐慵麵色平靜,施施然從坐榻上起身,跪倒在正中,沉聲道:“陛下明察,臣自願入大理寺受審,以證清白。”

蕭齡甫道:“徐尚書一向清廉,我絕不信會有如此行事。想必即便入大理寺獄,也能很快出來。”

徐慵哪裡還想不到,此事背後便是蕭齡甫,聞言隻冷冷瞥他一眼,毫不掩飾地輕哼一聲。

與杜衡過從甚密的官員數不勝數,為何偏偏選中他這個不起眼的禮部尚書?無非蕭齡甫想借機扳倒徐家,給蕭淑妃在宮中掃清障礙。

蕭齡甫麵色登時有些難堪。

李景燁道:“徐尚書清正廉潔,朕一直都看在眼裡。然而凡事都要查清才能腹中,隻好委屈卿,先入大理寺。卿放心,此案由大理寺卿親自督辦,定會還卿公道。”

徐慵一句不辯,聞言叩首行禮,昂首起身,跟著步入殿中的侍衛們闊步離開。

杜衡挺直脊背,略顯蒼老的麵龐慢慢露出疲憊之色。

他身為宰相之一,自覺事事為大局著想是本分,不論陛下接受與否,都需痛陳利害。

他知道,這兩年裡,陛下處處受製,早已不滿,若直接駁回他的諫言,他不會有半分怨言。可拿無辜之人開刀,實在令他心寒不已。

“幽州之事,諸位還有何話說?”李景燁將那封奏疏放回案上,重新轉回方才之事,“杜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