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隱的幕後(2 / 2)

“看過了,從甄家插手鹽事這十多年,累積獲利不下於五千萬兩。刨除給隱的那部分,甄家至少有三千五百萬兩入帳。”

“早年甄家為了接駕,花了不少銀子,故此陛下許了江南織造的位置,又以鹽引貼補,便是要讓甄應嘉補上漏洞,可那攏共也不過兩三百萬兩罷了。三千五百萬兩,平常歲月朝廷一年財稅也不過這個數目。”

“從時間來看,甄家開始做私鹽買賣,大皇子尚未出宮開府。皇帝養大了甄家的野心,而甄家為了延續家族榮耀,又縱容了大皇子的野心。”

“你說的不錯,這筆銀子甄應嘉吃不下,大部分應該都在大皇子手上。”林如海頷首道。

“甄應嘉這邊,至少能查到臟銀下落,隱分到的一千多萬兩流往何處才是緊要。有這筆錢,能夠做的事情太多了。刺殺前巡鹽禦史的報酬不過一萬兩,一千多萬兩,你說他們能做多少事情?”

最重要的是,林雲星猜測隱並不止從甄應嘉手上抽成這一項收益。

林如海點了點頭。

“傳說隱有七堂,當初我們滅哨堂,便有那許多人落網。這個殺手組織的底蘊,可窺得一二。還有一件事,我很在意。當年運河上刺殺四皇子的刺客與今日在街上的刺客所用的羽箭,與軍中所用羽箭工藝一樣,隻少了標記。”

皇子練習騎射,每年可以去內務府申領弓箭和羽箭。有些講究的皇室子弟會定製自己專屬的羽箭,不過徒元義沒有這個講究,他用的是軍中製式羽箭。

獵戶打獵、習武之人或讀書人習騎射會用到羽箭,但對數量有嚴格規定。民間造箭則沒有統一標準,質量自然也是參差不齊。若是貴族可能定製比軍中更好的箭,若是普通人,用的羽箭一般比不得軍中所製。

羽箭的質量關係到射箭的準頭,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神射手。為了提高軍中弓箭手的準頭,軍中的羽箭都有統一製作標準。為軍隊製作羽箭的都是老手,故此質量也相對穩定。

“四皇子與大皇子是奪嫡的對家,隱與甄應嘉合作,運河刺殺許是甄家買凶。”

林雲星搖了搖頭:“當年不少人懷疑大皇子,然我並不以為此。那時四皇子代陛下巡視揚州,然回京時並沒有拿到對大皇子不利的證據。彼時揚州還是草木皆兵,不管是大皇子還是甄應嘉,都在求靜。唯有靜下來,他們才能繼續私鹽的勾當。”

“你說的有些道理。”

“若兩位皇子死在運河上,皇帝絕不會輕輕放下。一旦朝廷徹查,江南官場免不得一場動蕩,大皇子在兩淮經營會付之一炬。且他又是刺殺最大嫌疑人,死了四皇子,自己也會給其他人可趁之機。”

“你懷疑隱背後也站了一位皇子?若真有這樣一個人,當真了不得。他不動聲色,不直接參與鹽事,就從甄家手上分到了好大一塊利益。想來大皇子也不知幕後之人身份,否則他不會眼睜睜看著這份利益落入對手手裡。”

“二皇子才思過人,且以禮賢下士揚名天下。哪怕是占儘嫡出優勢的四皇子在士林之中風評都不及他,當然這也可能是四皇子有意為之的緣故。”林雲星與四皇子見過幾次,對他的印象就是城府極深,且多疑。

四皇子雖非長,卻是嫡出,有天然優勢。若與二皇子在士林之中博取名聲,未必是好事。二皇子在士林之中儘得人心,卻不曾得皇帝的心。不得帝心的皇子,得再多民心也無用,沒有兵權,他連造反都沒資格。

“三皇子身上有軍功,不管這個軍功水分多大,他的外祖在軍中地位頗高,故也甚是占優勢。”林如海道,“大皇子是長,且手上有錢;二皇子有名,三皇子有軍方支持。四皇子為嫡,雖在文武中支持者都不算多,但頗得陛下心意。”

“不錯!無論是二皇子收買人心,還是三皇子收攏軍中勢力,都離不開錢。運河刺殺案,二皇子和三皇子都有嫌疑。此案,他們比大皇子更符合受益者身份。”

“難道可疑的隻是二皇子和三皇子嗎?”林如海忍不住道,“七皇子呢?他那時雖年少,卻有一身深不可測的武功。從沒有人知道七皇子的師承,若他背後有那麼一個高人支持,以一個武林高手的身份,想要掌握隱這樣龐大的殺手組織豈非更容易?最重要他與四皇子同行,能夠掌握四皇子行蹤。”

“不是他。”林雲星看著父親一臉平靜道,“因為我知道他的武功承自何處。”

“你知道?”林如海愕然。

“這些年父親應該已經猜到了吧?不止我,還要璉表兄,有些不足為人道的來曆。”

林如海默然不語,他一直都知道長女早慧的不正常。然後就是賈璉,早年,他並未察覺,後來幼子出生,養過真正的孩子,才知道賈璉亦不是尋常孩子。哦,還有賈家那個銜玉而生的寶玉,以及他家那個出生時百花齊放的小女兒。

不尋常的事情太多,然不管是長女還是幼女,都是他親眼看著小姑娘從產房抱出來的。他隻要知道這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就夠了,其他事情何必探根究底。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