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老人和孩子是弱勢群體,可是,群體概念和個體差異並不衝突。
不是每一個老人和每一個孩子,都能得到惡貓的偏愛。
如果說小學的時候,班裡的孩子體型和外表不會有特彆大的差異,那麼初中開始,就會出現。
基本上每個班裡,都會有那麼一兩個,格外高壯的孩子,可能是晚上學,也可能是早發育,總之,對比的同班同學和小雞崽差不多。
花棠在初中轉了幾圈,在臨近中午放學的時候總算找到目標,跳到最近的一棵樹上,冷冷的打量躲在樹下抽煙的兩個初中生。
說實話,要不是校服,這兩個學生走出去,絕對會被彆人認為已經成年。
不僅是身高、體重趨近成年人,更是臉上的表情和眼神,沒有半分未成年的感覺,反倒和街頭遊手好閒的混混差不多。
“唉,下午去不去?”
沒等花棠亮出爪尖,變聲期特有的粗啞聲音響起,帶著濃重的惡意,讓黑貓暫停下動作。
“昨天不是讓那個小丫頭跑了嗎,真去啊?”
“對啊,怕什麼,沒看之前那個新聞嗎?”
說完這句,兩個初中生發出了意味不明的怪叫,聽的黏稠又反胃。
花棠不知道“之前那個新聞”是什麼,可在網絡上這事還是掀起不少波瀾的。
未滿十四歲的幾個男生,將女童拖走侵害,卻因為刑法的規定,不予立案。
法律存在的意義之一,就是威懾,而個案的公證判決,也是為了杜絕模仿作案的可能。
而不公正的個案,不僅會壞了流水的源頭,更會牽扯出一係列的作惡。
如果對社會惡性.事件有所關注,可能會發現很多刑事犯罪都是接連發生的,尤其是一個案子爆出來,沒有得到及時的判決和處理,很快又在其他地方,出現模仿作案的。
在樹下抽煙的這兩個初中生,就是看了之前的新聞,一合計他們也沒有滿十四歲,就想做點什麼大事。
他們還不太敢做彆的,就盯上了小學生,作惡的大部分動因,甚至就是好玩二字。
反正不會受到處罰,那麼他們為什麼不能也試試?
就是落單的小學生不算好找,昨天拖了一個準備試試,就被另一個小丫頭大吵大鬨的逃走,把他們也嚇一跳。
同理心強的人,看到類似的社會新聞,會憤怒會痛心,會想辦法去做點什麼,去維護那個小女孩,以及保護未來無數個素不相識的小女孩。
同理心缺失,甚至天性殘忍的人,則是興奮的開始準備模仿作案,甚至還覺得能給一個小女孩留下一生的心理陰影,是件光榮甚至值得吹噓的事情。
實在不行,失手弄死也沒有關係,反正他們沒有滿十四歲。
這兩個初中生是逃課躲在這裡抽煙的,學習不好容易鬨事,家長又不管,老師奈何不了他們,隻能任他們去,畢竟這是義務教育,沒法趕走他們。
看老師妥協,同學們害怕自己,這兩個初中生彆提多得意了,還覺得自己厲害的不行,流裡流氣的在這裡抽了兩支煙之後,有點膨脹,打電話準備聯係認識的哥們。
比他們年紀大,十九歲上下,早就不上學天天到處惹事的“同道中人”。
因為這兩個初中生計劃著今天的“捕獵”時,突然覺得這個情節可真像日本拍的片子,這麼一想,就更興奮了。
甚至還想到手機裡收藏的那幾個彈窗式網站,有個蘿莉專區,還能往裡麵投稿,彆的網友要付費才能看。
這種好事怎麼能藏著掖著,兩個初中生手頭也不寬裕,平時吃吃喝喝的沒多少餘錢,就開始打這個主意。
“我記得丹哥之前說,他認識好多陪酒的公主,私下都在拍這種視頻。”
“什麼陪酒的公主啊,就是花錢就能睡的雞,嘖,打電話問問丹哥,他懂的多。”
聽到丹哥的名字,花棠已經伸到兩個初中生旁邊的爪子又收了回來,整隻貓死死的盯著他們的手機,想知道所謂很懂這種事情的丹哥,到底在哪裡。
惡意和惡意相遇,隻能出現更糟糕的事情。
豎著耳朵聽著電話,這個丹哥也不是什麼好東西,聽這兩個小弟問他拍的視頻有沒有渠道賣出去,還挺熱心的應下,以及旁敲側擊他們準備拍的類型。
頗有一種躍躍欲試,想參與的感覺。
一聽丹哥都挺心動的,這兩個初中生就有點飄,想著他們已經摸清昨天那個小學生回家的路線,就和丹哥約了地方,邀請他一起來看看。
聽聲音就知道,這個丹哥是成年人,花棠看了看樹下兩個初中生,轉身跳下樹快速跑走。
等著,她去喊人。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的小禮物,是彆害怕惡貓馬上出現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