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2章 圓桌騎士們的恩怨(1 / 2)

近身兵王 青光楚辭 4132 字 2個月前

巴彆塔的創立者本身就是一幫梟雄,如果不是梟雄又怎麼能夠頻繁往來海上,冒著生命危險做國際貿易。如今的圓桌騎士們同樣是梟雄,他們並非是不想真正領導自己所屬的地區,而是沒有這個能力。

不要說統治世界,就算統治一個地區,說來容易,實際上困難程度不是文字描述那麼簡單,還要麵對來自內部和外部各種可測和不可測的風險。

當年安南號稱南亞小霸王,試圖統一中南半島建立一個聯邦,然而被華夏教訓一次之後便一蹶不振,從此之後再也不敢有這樣的想法。要知道,安南軍力在高峰時期擁有百萬之眾,而且不僅擁有大量蘇俄裝備,還有大量m國軍隊遺留下來的先進武器,稱得上是東西合璧了。中南半島總共也就五個國家,而且全都是小國和弱國,以安南的實力尚且敗得一塌糊塗,類似失敗的例子在全世界範圍內比比皆是。國家實力都做不到的事,圓桌騎士畢竟隻是個人,又怎麼可能真正統治一個地區,事實上他們能夠影響和控製某個國家的國內政治就已經相當了不起。

人類社會的政治從來不是廉價描寫的那麼簡單,沒有任何人會老老實實等著你來統治,你要相信有很多人的智謀和能力要超越你,彆人都沒有做到的事情,你要考慮清楚自己憑什麼去做到。如果你能夠影響和控製某個小國的政治,並且把這種影響力和控製力傳承給下一任,你就已經是了不起的梟雄。巴彆塔經過幾百年的積累,才有了今天這樣的實力,每個騎士在所屬地區都有巨大的影響力,而且每一個騎士始終隱藏在暗處,外界從來沒有人覺察到巴彆塔的存在,說起來巴彆塔這就已經是創造了一個奇跡。

按照圓桌會議的精神,每一個地區的騎士如果想要在本地區擴充自己的勢力,巴彆塔必須無條件予以支持,從這一點來說,圓桌會議是互助的,某種程度上是世界各個地區梟雄組成的聯盟。

每一個騎士所屬的地區,其他騎士不能染指,比如說,莫德雷德騎士控製的地方,達戈尼特騎士不能染指。

不過,必須一提的是,巴彆塔的勢力並非滲透到了全球每一個地方,很多地方事實上對巴彆塔而言處於真空狀態,比如中東地區。熟悉一點世界曆史的人都知道,中東那個地方自古以來都非常混亂,各種征戰不停。巴彆塔沒有向中東發展自己的勢力,也根本不具備這個能力,因為有太多勢力對這個地方虎視眈眈,而且每一方勢力都不是省油的燈。巴彆塔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如果想要進軍中東地區必然麵臨巨大的挑戰,更何況那個地方這麼亂,對巴彆塔來說也很難掌控。事實上,如果中東地區真的有了巴彆塔勢力,雖然必然仍會處於混亂當中,但在混亂之中多少會呈現出一種秩序。

此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即便是巴彆塔已經滲透的地區,同樣存在其他很多梟雄。巴彆塔的騎士並不是本地區唯一的梟雄,在掌控本地區過程當中需要跟其他梟雄不斷鬥爭,儘管有巴彆塔這個非常強大的依托,但騎士未必就是本地區最強大的那個梟雄。最典型的例子是南部非洲,南非、納米比亞、博茨瓦納、紮伊爾、安哥拉等這些國家是全世界最大的鑽石產區,這些地區勢力最大的是過去的鑽石聯盟,南部非洲的那個騎士也不敢開罪鑽石聯盟。總體來說,南部非洲那個騎士跟鑽石聯盟井水不犯河水,雙方區彆在於,騎士很清楚鑽石聯盟的存在,鑽石聯盟卻不知道有這麼一個騎士。

總體而言,這種製度設計其實還是很合理的,但也產生了不少問題,由於每一個騎士都依托於具體某個國家,比如莫德雷德騎士就是非常傳統的俄|羅斯人,那麼必然要為自己出身的國家做更多的考慮。尤為重要的是,這個騎士所依托的國家越發強大,這個騎士本身的勢力也就得到擴展,於是就有了巴彆塔內部重重勾心鬥角。莫德雷德騎士所做的一切,既是為了自己出身的國家,同時也是為了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

k先生很清楚自己其實就是工具,被達戈尼特騎士用來跟莫德雷德騎士爭鬥,不過k先生其實還算好,屬於比較高級的工具,先知會和樸正金都是低級工具。

“我覺得這種製度設計有問題……”k先生壯著膽子提出:“為什麼隻能設立十二個騎士,難道隻是因為沒有辦法命名嗎,其實可以設立跟更多的騎士!”

“巴彆塔的規則從創立之初開始,幾百年來就一直沒有改變過,當年的這種設立也有足夠的考量。”達戈尼特騎士告訴k先生:“當年巴彆塔就隻有幾個騎士,允許將來增加騎士,但不能超過十二個,這也就是為什麼要用亞瑟王的圓桌騎士來命名。如果超出十二個名額,允許設立更多的騎士,那麼騎士隻會變得越來越多。最後,大家都隻是很小一塊地方領導者,根本不可能擁有現在這種級彆的影響力,也就是說,當年創立這種製度是為了防止力量被過度分散。隻不過嘛,當年為了對付蘭斯洛特騎士,十二個騎士的名額已經被用儘了,結果對莫德雷德騎士無可奈何。”

k先生明白達戈尼特騎士的意思:“其實,完全可以像對付蘭斯洛特騎士那樣,進一步分裂莫德雷德騎士的勢力範圍,扶持起來幾個新的騎士抗衡莫德雷德騎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