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紅樓世界14(2 / 2)

福親王是皇帝的幼弟,是先皇的遺腹子,在皇帝登基後才生下來,比五皇子隻大了一歲。

皇帝是將他當兒子看的,一出生就賜了親王爵位。福親王自小聰慧,文韜武略,樣樣出色,當差後也表現的非常亮眼。

可能是因為福親王隻是弟弟,又是自己帶大的,皇帝不像防備其他成年皇子一樣防備他,反而予以重任,這次的差事萬分重要,關係到江南乃至全國的鹽稅,其中的利益何止千萬,可皇帝就毫不猶豫的選了他,可見信任深重。

而以福親王在朝內上下的風評,必不會辜負皇帝的信任。

另外,讓林如海沒想到的是,五皇子居然在列,皇帝對這些成年皇子的忌憚表現得很明顯,彆說軍權,稅收等方麵,就是吏部,皇帝也不允許他們染指。

大皇子立了那麼多軍功,一回京就卸去了領兵的職務,隻在兵部領個閒職。為了避嫌,甚至有時候要躲著那些武將走,就怕一個不小心讓皇帝懷疑他勾結武官。

三皇子到現在還在翰林院混著,雖然能接觸許多新晉的學子,但畢竟沒有實權,每天做的都是和書籍打交道的活,修書之類的。清貴是清貴了,但一個皇子,要清貴的名聲乾什麼。

四皇子稍微好點,在牛貴妃的枕頭風下,進了戶部,但也不是擔任要職,而是戶部尚書的副手。戶部尚書雖然不敢吩咐皇子給自己辦事,但也不會白白讓出實權,所有四皇子其實也是個混日子的。

最慘的就是五皇子了,在禮部連一個位置都沒有,至今屬於編外人員,是那種一年到頭都不用出現的角色。

五皇子在朝堂上就是個隱形人一樣的地位,沒想到現在居然被派來當了鹽政改革的欽差,雖不是正使,但也真是出人意料。

不過這些也不關林如海的事,他的任務就是做好鹽政改革,至於和誰搭檔都沒有關係,皇帝重視,欽差就不敢不上心,隻要目標一致,期間遇到的種種摩擦都可以克服。

而且,林如海對於五皇子這個人有點隱約的好感,誰讓他是唯一一個沒有在林家安插探子的人呢。

不管他不安插是因為人手不夠還是什麼,但沒做就是沒做,有了對比才凸顯出五皇子的君子之處。

林如海是個正統的文人,對於君子一套非常推崇,五皇子此舉,正和了他的脾性。

欽差一到,林如海就忙的不見人影了,就連幕僚也一樣。幕僚是個讀書人,有秀才的功名,在林如海的舉薦下,加入了改革人員的行列,和戶部的官員們一起核查賬務。

而安西這個白身就無所事事了,不過這隻是明麵上的。

鹽政關乎國本,林如海相信福親王和五皇子肯定不會有私心,也不敢有私心,但戶部的那些官員就不一定了。

這些年,鹽商不知道往京城送了多少銀子,打點了多少人,身為戶部的官員,當然是重中之重,而這些派下來的官員,指不定就有收過鹽商孝敬的。

這次的改革,不能說完全損害鹽商的利益,但至少不能像以前一樣大賺特賺,所以肯定有不少人反對。

隻是礙於皇帝,不敢明麵上提出來而已,但做點小動作搞黃此事卻是可以的。

為了以防外一,林如海安排了安西暗中重新核算一遍。林如海晚上會把官員們當天核算過的偷偷帶回來,安西當晚核算再謄抄一份。

然後第二天,林如海帶回去,和其他的已經算過的封存。因為做的隱蔽,這事沒人知道,林如海連幕僚都沒說,就怕他在和官員們相處過程中,不小心透露了什麼。

如果是其他人肯定趕不上那些官員的速度,但安西不一樣,他做了份更加簡便的表格,用家裡帶出來的鉛筆填寫,用計算機算,不用一整晚,幾個小時就搞定了。

時間過得很快,核算進入了尾聲,到快要結束的時候,問題終於暴露出來了。

安西算的結果和那些官員給的結果漸漸不一樣了,在問題出現的最初,林如海就仔細核對了一下,不是失誤造成了,出問題的環節很隱蔽,但是很關鍵。

如果沒有發現,那之後的改革中就很容易被人抓到把柄,進而攻擊改革的弊端,說不定弄到最後,這場聲勢浩大的改革就要無疾而終了。

林如海發現後不動聲色,暗中透露給福親王和五皇子。兩人都是個精明人,當下沒表現出什麼,過了幾天,就打著看望幼兒的名義來了林府。

林如海知道自家有探子,不敢在書房裡談話,索性帶了他們去湖中心的亭子。這裡四麵環水,隻有一條青石小路進去,讓人把住小路,就無法靠近了,聲音再輕點,也無人能聽到說什麼。

湖外麵的人隻能看到福親王五皇子和林如海相談甚歡,三人時不時的哈哈大笑,肯定是在說什麼有意思的事。

這樣的場景讓人無法聯想到他們在談重要的事,即使有所懷疑,聽不到也沒辦法。

過了一會兒,林如海吩咐在小路上候著的林管家,“去讓子安抱著小少爺過來,福親王和五皇子要見見小少爺。”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