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替身成正主31(2 / 2)

皇帝聞言,嘴角抽搐,當初老二上了老八的當,他還以為是老二愚蠢,沒想到老三也不逞多讓,有了前車之鑒,都沒有讓他警惕。

不過想到軍隊裡的糜爛情況,興德帝心中也起了一絲波瀾,看著下麵跪著的大皇子,不由的在心裡深深歎了口氣。

軍隊不得不整頓,老大......算了。

當即,皇帝不顧大皇子的狡辯,下旨命三皇子全權負責,徹查軍餉貪墨之事。並命錦衣衛和三司聽候三皇子的調遣,全力配合。

三皇子大喜,這是他辦差以來,做的最大的一件事了,如果做好了,能超過四皇子一大截。

並且,如果他利用好的話,還可以和錦衣衛三司打好關係,未來前途可期啊。

三皇子誌得意滿,大皇子就是滿心灰敗了。

他明白,自己這是又一次被父皇放棄了。

貪墨軍餉的事,大皇子當然知道,但這事自古有之,而且從上到下,哪個當武官的沒粘過?可大皇子自詡清高,還真沒有動手碰過,收的不過是一些孝敬罷了。

可現在父皇完全不聽他的解釋,隻一心想要整治自己,那還有什麼好說的。

大皇子的頹廢喪氣,和三皇子的誌得意滿形成了顯明對比,兩人都沉浸在巨大的情緒裡,唯獨四皇子比較冷靜,雖然也嫉妒三皇子得了好差事,不過他想的明白,這是一件大事,一件石破天驚的大事。

事情辦成了,三皇子自然能得到莫大的好處,可也意味著會得罪那些京中的權貴。真以為貪墨軍餉的就是那些武官?

不是,在他們身後,還站著勳貴,那些人得來的錢,至少有一半要孝敬給這些勳貴。

說道這個,就不得不說這些勳貴們的由來。

他們是當初跟著□□打天下的人,大楚建立後,這些人紛紛封了爵位。

□□是個有遠見的人,知道勳貴掌兵在太平年間並不是好事,所以就想了一個法子,讓這些勳貴們交上兵權。

這個法子很簡單,就是交換。

勳貴們把手裡的兵權上交,□□允他們幾個推薦名額,也就是推薦當官的意思,武官文官都行,而且每代都有。

什麼意思呢?假如第一代的國公如果上交了兵權,那他就得到了這個名額,可以推薦自己的兒子們當官,等孫子們大了,又可以推薦孫子們當官。

也就是說,隻要大楚還在,他們的子孫世世代代享受當官的福利!

這是多好的事啊,對吧?勳貴們再也不用為子孫的前途擔心了。

當然,這也不是無窮無儘的,□□還是限定了名額的。比如國公,就有三個名額,侯爺,有兩個名額,而其他功勞更少的,就隻有一個名額。

另外,他們推薦的人,必須從低級官員做起,正七品的縣令,或者正六品的武官。

當初的□□,利用各種方法軟硬兼施,讓那些勳貴們答應了這項交易。他和那些人原以為,這是給勳貴們的後代一個保障,然而事實上,事情完全走偏。

國公侯爺的孩子,是有爵位的,並且二代三代也還比較爭氣,靠自己就能得到一個不錯的官位,完全用不上這個名額,那怎麼辦呢,總不能浪費了?

於是,就有一人想出了把名額出賣的主意。

皇上一看,賣出去啊,沒問題啊,不把權利集中在那些勳貴手裡,他們還求之不得呢,於是就同意了這項請求。

有了第一個,就有後麵無數個。

甚至於,勳貴的四代五代也沒想自己用,都是賣出去,不是他們也像父輩一樣有能力,而是他們身嬌肉貴吃不了苦。

並且發展到現在,這項買賣已經不是一筆買斷了,而是簽訂契約,分期付款。

賣出一個名額,他們至少能吃十幾年的利潤。

而十幾年後,又可以賣下一代的名額了。

經過多年的摸索,勳貴們發現,把名額賣給文官,不如武官來得賺錢,首先,對於能買的起的富商來說,武官比較好混,文官需要辦事,買了也很難混入文人集團,而武官就簡單的多了,憑著商人的智慧,不會受到鄙視。

其次,七品的縣令比不上六品的武官,高一品就是高一品,要知道他們這些買來的,很難再往上升,可能一輩子也就是這樣了。沒聽過官大一級壓死人嗎,有更好的,為什麼不要更好的?

最後,軍隊貪墨成風,武官貪的軍餉,原比一個縣令多得多。

這樣一係列原因下來,軍中許多低階武官都是勳貴們推薦上的,他們還要給勳貴付錢呢。

如果因為三皇子,讓這些人丟了官,也就意味著,讓勳貴們損失了錢袋子,勳貴們能乾?

所以四皇子想了想,還是沒去和三皇子爭這差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