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第 174 章(1 / 2)

從二月份開始,牧區的綿羊開始了繁殖周期,一直忙到了四月底。

為了提高成活率,趙曼可是日日夜夜都泡在牧區,比牧民們還精心的伺候著這些小羊羔們。

到了五月份,今年產的羊羔成活率,比去年足足提高了一倍。

也就是說,去年所有人都在擔心著的,一次性出了那麼多山羊以後,牧區今年的收益會不會受到影響,答案是否定的。

另外奶用牛的培育跟繁殖工作也在今年春天開始了,整個春天都在打各種戰役,趙曼也在草原上架起來一個帳篷,若是回不去就直接睡在牧區了。

——當然,並不是牧民們不歡迎他們的努爾古麗,而是我們的嬌氣包受不了那種臭氣熏天的味道。

“媽媽,媽媽。”孩子們從外麵衝了進來,當然是因為看見趙曼好容易回來一趟,一個個的過來獻寶。

“我大哥可厲害了,他跳級現在讀到了四年級。”二娃進來就炫耀大哥的那些風光事兒。

大娃今年才八歲!

不過他的起步基礎也不算很差了,雖說在農村生活了整整七年,生活環境也不好,韓昌君還是很用心的教育自己的孩子們。

兩孩子的基礎本來就比一般的孩子們好,加上大娃好學,一本紅樓夢去年就啃完了,後麵無聊又仔仔細細的翻看了好多遍。

“這是大娃寫的童話故事,您看!”二娃手裡頭養著一本小年期刊,裡麵有一篇文章,署名是韓萬燊。

大娃臉上瞬間表現出來幾分羞怯感。

趙曼接過來一看,名字叫《小蝸牛搬家》,講述的是小蝸牛搬家的故事,剛開始小蝸牛搬了好多東西,因為搬家搬得太慢了,等到第一批東西搬到新家,他再回去取第二批東西的時候,發現以前的東西都叫房東給扔了出來。

小蝸牛決定過上旅居的生活......

情節跌宕起伏,而且還是個長篇連載文呢。

這作文水平,可是秒殺同期的自己啊。

趙曼感慨道:“以後我們大娃都成了作家了。”

二娃手裡頭拿著兩張大團結,得意洋洋的炫耀道:“可不是,雜誌社還給大娃寄了稿費呢。”

大娃以後也是個能自己掙錢的孩子了。

孩子們

圍著趙曼嘰嘰喳喳說個不停,原來是昭昭跟喬喬來家裡的時候,感慨想看童話故事,特彆是喬喬,能繪聲繪色的講很多童話故事。

大娃聽完以後覺得不過如此,開始了他寫小故事的生涯。

剛開始是一些簡單的故事,一百來字,後麵越寫越長,就寫成了一個幾千字的長篇連載童話故事,小蝸牛搬完家又去旅行,到現在還在跟藏族小夥伴們一起玩耍呢。

大娃寫的都是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加上民族大團結的含義,融合了童話故事淺顯易懂的文字,就連小孩子聽了也覺得十分有趣。

這個故事讓薛燦燦看到了,於是決定寄給她在省城工作的雜誌社的同學試試,誰知道省城的那幫子大學生一看到了就說好。

現在出版的和連載的那些故事,大多數都是大人模仿小孩子的語氣寫的。

可大娃是個真正的小孩子,寫出來的東西自然比那些“裝嫩”的老黃瓜們,更貼切小孩子的心理。

期刊已經連載了好幾期了,雜誌社打了二十塊錢過來,又開始催稿。

現在省城好幾家出版社也都在觀望這本書的長度,並打算跟這個叫“韓萬燊”的作者談出版的事情。

由於當初大娃賣給雜誌社的隻是連載版權,如果能出版,畫成漫畫,會更有前途。

坐在一旁吃著飯的韓景瑜覺得自己受到了小朋友們的無視。

看看這才多久啊,趙曼就成了這群小淘氣包的領軍人物,爸爸在旁邊都能無視......

“咳咳。”韓景瑜輕咳一聲刷了一下存在感。

二娃就跟花蝴蝶一樣,跑到韓景瑜跟前炫耀:“爸爸,你看看,這就是咱們大娃寫的。”

韓景瑜伸出大手來,拿著雜誌看了幾眼,點頭說:“確實不錯,咱們新區也出了小作家了,大娃有前途。”

孩子們嘰嘰喳喳一陣散了,趙曼把家裡的事情轉達給他。

他最近忙,項目到了最最關鍵的時候,很少回去,待在新區有時候晚上還要去加個班啥的。

又問:“聽說大伯現在在學校守大門?”

韓景瑜點頭:“是啊。”

趙曼撇撇嘴:“這活兒是你找的吧,我聽說你嫂子又叫你堂哥去找你大伯,那意思還是要錢,不知道這回你大伯會不會

心軟。”

韓景瑜搖頭:“不會。”

趙曼順手拿著一根小棍子朝他扔過去,嗔怒道:“不能好好說話嗎?”

韓景瑜正吃著飯呢,他在部隊裡的習慣,吃飯要專注,快速吃完。

趙曼是要他細嚼慢咽提醒了他很多次了,無奈這人有個鋼鐵胃,無懼吸收不好,照樣個子長得高高的,也不見他有啥胃病什麼的。

這要是其他人,韓景瑜是連搭理都懶得搭理的。

扒拉完最後一口,他一邊收拾一邊把家裡的事情給她說了。

原來,韓景山並不是韓大伯的親兒子。

當年韓大伯跟韓石頭兩個人沒了父母,從隔壁縣一路逃荒逃過來的,這一路上著實吃了不少苦,好幾次年紀還小的韓石頭都差點沒了,而韓大伯為了保護弟弟,可能生育功能受到了影響,這輩子其實沒有娶老婆,到三十多歲的時候,才跟隔壁公社的一個寡婦湊成一對,也養活了當時還小的韓景山。

韓景山是寡婦跟前頭男人的兒子,可韓大伯也從沒介意過這個,一直當自己親生兒子養大,可等到寡婦死了,韓景山年紀大了,對韓大伯就沒有往日那麼關心照顧。

說白了,不是自己親生的骨肉,血脈親情還是少了那麼一點的。

若是親生兒子,陳巧梅哪裡敢對韓大伯這麼頤指氣使的。

也難怪當時在韓家的時候,全家人對這件事□□言又止,這其實涉及到人家韓大伯的尊嚴問題,旁人也不好說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