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出(1 / 2)

滿蒙八旗都有自己的駐地, 萬琉哈氏所居的正黃旗處於京城西北方位。

萬琉哈家附近的滿漢官員,托合齊大多是交好的。

而孔尚任是漢臣,住在城南宣武門外的海柏胡同, 又因著家中原本財帛頗豐如今又寫話本賺了不少的關係,又將宅子足足擴充了一倍。

兩家住宅一個城南一個城北,隔得實在太遠, 托合齊跟孔尚任之前也沒有業務往來, 對於這位大文豪孔尚任的習性、愛好幾乎一無所知。

但隻憑著孔尚任是孔子六十四代孫這一個身份,托合齊便有了主意。

托合齊找人又去查了孔尚任一番, 得知此人酷愛文學素來有正義感也有些清高,對於自己祖上孔夫子十分崇敬, 每年都會抽空去祖宅祭拜。

托合齊便找了個人去距離孔家最近的那家茶館蹲點兒。

乾什麼?

抨擊孔子……的思想不當之處。

孔尚任幾乎每隔三天都會去這間茶館喝一次茶, 想來也能很輕易的就能碰上。

在孔尚任眼裡, 自己的祖先孔子就是聖人, 就算為著孝道,也是絕不可能放任狂士批判自己先人。

這要是科舉出身的文官, 辱罵孔聖人的事是萬不能乾不出來的。

但托合齊是包衣出身, 從內務府乾上來的,雖然之前也讀了不少書,但可不是為了弘揚聖賢思想, 而是為了升官發財的。

他能有今天的地位, 跟孔聖人和儒家思想沒關係, 主要得益於十二阿哥的爭氣和萬歲爺的賞識。

所以托合齊做起這事來一點都不虧心。

順治爺還有人罵不要江山隻要美人呢,孔子罵兩句怎麼了?

孔尚任很明顯不這麼想,天天去茶館蹲點兒跟人家辯論,還揚言不叫對方科考了。

這幾日辯論辯的,茶不思飯不想, 連上班都不想去了,更沒心思寫什麼書了。

可對方是個窮秀才,老子娘都吃不上飯了,還考個什麼科舉?先吃上飯再說。

托合齊給的這五百兩銀子夠家裡十幾年的生活費了,自然要賣力去做了。

托合齊也曾經特意繞到城南去觀戰過,看這秀才事情辦得不錯,說起話來甚為有理有據,不少在茶館聚集的文人還都聽了進去,甚至還有一小半人都站在了這個反對者這裡。

倒是真值這五百兩銀子。

托合齊覺得這人之所以能發動群眾,估計是因為他真是這麼想的,才能說起來如此理直氣壯。

所以說,這人考不上也是活該。

不敬孔聖人還考什麼八股文啊!

太子這邊積極推進的同時,直郡王那裡也不消停,不日便查出來了李、薑二人的不少問題,比如李蟠的親戚曾經販賣自製書冊《狀元集錦》,說是買了就能考中舉人,有強烈欺騙意味;再比如薑宸英不敬上司,比如曾放狂士之言等等等等。

幾天過去後,康熙叫了兩個兒子過來詢問進展。

太子聽直郡王說完一長串關於兩人及親戚不當之事的記錄,冷笑一聲,道:“大哥說的這些問題,雖說是問題,但也不是問題。況且皇阿瑪隻是讓我們查順天鄉試舞弊一案,不是監察官員,那是吏部和禦史台該乾的事情,大哥怎麼平白先自己乾起來了?”

直郡王不得不承認,太子做了這麼多年太子,彆的不說,嘴皮子練出來了,懟人什麼的還挺溜的。

直郡王惱羞成怒,可康熙在上麵看著呢,想要拍桌子他也不敢,隻得對著太子沒好氣兒道:“那太子殿下說,此事該當如何處置?”

太子道:“應皇阿瑪要求,我已著人將那屆全部中榜考生請至京中,皇阿瑪隻需當廷一試,便可考知其才學如何,也能知曉兩位大人是否存在徇私舞弊之嫌 。”

直郡王冷哼一聲,道:“太子殿下就沒有找人教他們怎麼聖前應答麼?”

早先年皇阿瑪對胤礽可是寵愛得很,幾乎所有能摸得著的名家大儒都給太子指點過功課。

也因著如此原因,太子的仕林當中名聲很是不錯,大家提起太子都會想到一些類似“才高八鬥”、“文采斐然”等美好詞彙,而自己卻隻賺了個巴圖魯的名聲,聽起來有幾分莽夫之嫌。

太子對著直郡王不滿地看了一眼。

老大就是這個脾氣,在皇阿瑪麵前也不知道收斂。

沒有證據的事也敢這麼亂說,這不就成為了反對而反對了?

太子道:“十年苦讀一朝高中,憑的就是十幾年乃是數十年的勤學苦讀。皇阿瑪如此聖明之人,這些士子究竟是有真的才學在身上,還是臨時抱佛腳得來的功名,想來皇阿瑪一試便知。”

如此一來,直郡王若再反對下去,便是覺得康熙沒有識人之能,連真正有才之士都辨彆不出。

直郡王敢在康熙麵前杠太子,卻不敢對著康熙多說什麼。

太子這一番話後,直郡王終於閉嘴了。

康熙應了太子,對於此次中榜學子進行了當廷考查,更有翰林院一眾官員和諸位皇子旁聽,得出的結果是沒有問題的。

也就是說那些集結上書的學子乃是誣告,李蟠和薑宸英並沒有在錄用舉人之時徇私舞弊。

太子的性子康熙是知道的,因為從小就被立為太子的緣故,他的性子比其他皇子更是孤傲一些,也比較苛求完美,不可能會在這麼大場合讓自己丟醜。

也就是說,太子這次是有十成十的把握,李、薑兩位考官是被冤枉的。

康熙也是翻看了太子呈上來的卷宗後才弄清事件原委。

起初,有兩個多年科考再次落榜的考生發出質疑,覺得自己這次準備得很是充分,甚至押對了題目,結果出榜以後依舊名落孫山,遂懷疑兩位考官有徇私之舉。

他兩人原本不過在茶館內閒談,卻被另一屢試不第的學子聽了去便信以為真。

如此這麼一傳十十傳百傳了開來。

這是關乎到每一個讀書人切身利益的事情,幾乎所有的學子聽到以後便義憤填膺開始集結上書,卻沒有人去關心真相本身。

李蟠是康熙三十六年殿試的文狀元,是個有才華能乾事的人,卻不是一個善於為官之人。

此人出身詩禮世家,兩袖清風,剛正不阿,不逢迎、不結黨,招了不少人的眼,出了事之後少有同僚為他說話或者出來保他,甚至還有不少落井下石看他笑話,而集結上書那些人裡麵跳得最凶的那幾個人還是他的仇家。

原本是件子虛烏有之事,這麼傳著傳著竟然越傳越像是真事。

康熙相信,那些集結上書的士子並非故意誣陷與兩位考官,而是真情實感地相信兩位考官並不清白,危害了科舉公平和學子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