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 第一百八十六章又是一年春 楊……(2 / 2)

七零女場長 洛水伽楠 6211 字 5個月前

溫陽秋也早已習慣了,用兒媳婦的話說,黑饃就得多夾菜,男人就不能少見多怪。

楊君蘇在酒桌上跟大家展望未來:“……我跟你們說,新的時代就要來臨了,到時候肯定是群雄奮起,萬馬奔騰。咱們女同誌要做好準備,瞅準時機下場大乾一場。”

於鳳華道:“以後是你們年輕人的天下了,我們這一代已經老了,馬上就快退休了。”

楊君蘇道:“媽,話不能這麼說。莫道桑榆晚,餘霞尚滿天。武則天67歲才當上皇帝。我看你的身體和腦子還能再奮鬥30年。”

於鳳華樂嗬嗬地笑。

她們這邊聊得熱火朝天,男人那桌雞飛狗跳,個孩子一會兒要吃這個一會兒要吃這個。

酒足飯飽,賓主儘歡,愉快散場。

正月初八,楊君蘇正式上班。

上班第一天就召開職工大會,楊君蘇也不拿稿子,對著喇叭侃侃而談:“……從你們臉上的肉和笑容來看,大家肯定過了個好年。”

台下響起一陣笑聲。

楊君蘇接著說道:“經過四年的發展,咱們四分場已經超越了溫飽水平,但離小康還差點距離,離現代化還差一大段距離。小康是什麼概念呢?就是大家以後吃魚吃肉不再是過年過節時才能吃,而是平常想吃就吃。不是過年過節才長肉,而是一年四季都在長肉。現代化是什麼呢?就是你們因為吃肉太多,胖得需要減肥。”

台下哄堂大笑,都需要減肥了,那得吃多少肉哇?

大家雖然不太相信,但又特彆向往那種生活。

“我希望從今年開始,咱們農場黨心民心凝聚為一心,上下團結為一體。放開手腳,大膽實踐。繼續保持咱們的領先地位。”

大家熱烈鼓掌,大聲叫好。

楊君蘇往下壓壓手,待掌聲停下來,繼續講話:“我們接下來的目標要讓農林牧副漁協同發展,讓已有的產業規模化集群化,沒有的產業生根萌芽。讓農業成為工作的基礎和後盾,工業反過來也要反哺農業。城鎮規劃向城市學習,農業發展要帶動周邊的農村。下麵我說說一下具體規劃。”

楊君蘇的話深入淺出、風趣幽默,大家聽得入耳入心。有人麵帶微笑,有人若有所思,有人充滿向往。

楊君蘇開這會的目的就是激發大家的積極性,要想帶人去遠航,造船不是最要緊的,激發起大家對大海的向往才是最關鍵的。

經過這幾年的經營,楊君蘇在群眾中既有威信又有親和力,乾群關係相當和諧。她的地位暫時無人取代。她此後幾年一是遙控指揮,二是要時不時地回來刷一下存在感,可不能人走茶涼。

楊君蘇講完話就輪到張書記了,張書記今天是做足了準備,光稿子就寫了章,他認真地照著稿子念。

大家一聽都是老生常談,沒啥新意,便交頭接耳地說起話來。

張書記無奈地咳了幾聲以示提醒,大家不得不收斂些。

半小時後,張書記終於念完了冗長的稿子。會場的職工和群眾如蒙大赦,一散會就趕緊跑了。

楊君蘇這邊在開會,總場也在開會。開完例行會議後,羅場長卻拿出了楊君蘇年前寫的計劃書,讓大家討論討論。

宋秘書揣摩著紀書記的意思,慢條斯理地說道:“楊同誌的計劃書我也看了,寫得不錯,很有想法。但我覺得有點激進了。現在局勢不太明朗,我以為不宜大動乾戈。你比如說,把農場的閒地隙地承包給家屬個人耕種,這就不太符合國情。還有讓群眾自行籌建小型養殖廠也不太好,咱們農場有自己的養豬廠養殖廠沒必要再這樣搞。”

羅場長說道:“小宋,你一個年輕人,思想太保守啊。咱們要為蘊藏在群眾中的潛力解放出來嘛。農場的閒地隙地荒著也是荒著,交給家屬耕種,農場還能得到成收成,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雙方你來我往,羅場長有意支持楊君蘇,想趁著退休前再大乾一場,在勝利農場留下自己的印記。紀書記態度含糊,雙方就開始這麼拉扯起來。

楊君蘇懶得管他們,她私下裡已經開始行動起來,授意家屬們今年可以多養雞,以前大家都是偷偷摸摸的在林子裡養個十隻八隻的。現在按楊君蘇的意思是,一家可以養個幾十隻,專門雇人看管,大家給他們開工資;不但養雞,鴨鵝也可以養起來,反正水域麵積那麼大,多養個幾百隻鴨鵝也不起眼;至於養豬,他們不叫養豬廠,而是叫互助養豬合作社,尋一個合適的地方建個簡陋的豬圈,大家一起養,飼養員由這幾家的家屬輪流來當。這樣一來,因家裡住房所限無法養豬的人家就可以加入進來,那些嫌家庭養豬規模太小的工人也可以加入進來。

大家私下裡忙得馬不停蹄,個個乾勁十足,人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往年隻是十隻八隻的養雞,今年這麼大規模,那得是多大一筆進帳?想想就讓人激動。

聽人說,這些隻是楊場長計劃的一部分,後麵賺錢的點子還多著呢,隻是時機不太合適,怕上頭不同意暫時不好拿出來。大家聽罷,紛紛暗自惋惜。

楊君蘇等了半個月見總場的討論還沒定下來,隻能再去忽悠一番羅場長,再去刺激一下紀書記,甚至還特地找了一下謝陽,她的意思很明確:我聽說你也想改革,但你一個人走引人注目,不防你讓我先走兩步,你就不那麼顯眼了。你去幫我勸勸紀書記,我知道他能聽得進去你的意見。

謝陽考慮半晌,覺得楊君蘇說得有道理,便試著去勸紀書記。

羅場長堅決要改革,再有謝陽相勸,另外還有群眾呼聲,紀書記便同意了楊君蘇的一部分計劃,那就是擴建城鎮計劃。但有一個條件是,總場不撥款不出人,由各分場自己想辦法。

楊君蘇一接到通知,立即托人去打聽懂城鎮規劃的專家,這次城鎮規劃得是超前的科學的,可不能像某些城鎮規劃,隻看到眼巴前,拆了建,建了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