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她的臉色,包拯都不自禁感覺到沉重的壓力。
方若華沉思片刻:“這些資料我沒辦法完全破解,但是也沒必要完全破解,包大人,你說什麼情況下,一個藩王才會忽然需要大筆金銀,開始采購大批量的軍用物資,並且和敵國的將領有頻繁的書信往來?”
包拯:“……”
方若華想了想,抽出幾張輿圖,又拿出幾封信,仔細看了看,沉吟道:“我記得陛下這個月打算親去永定陵拜祭先帝?”
“的確如此,陛下仁孝,說是先帝托夢,思念兒子,又逢忌日,便想去永定陵祭拜,包拯離京前,禦駕出行的準備已然做好了。”
方若華慢慢坐下,在心裡盤算了一回——無論這個小時空是怎麼發展,仁宗都應該是壽終正寢的好皇帝。
“……包大人,您還是速回京,與王丞相和八王爺商議,看看禁軍現狀如何,我和狐蘇立時趕去永定陵,若有異動,便求兵符,兵符一到,立即著禁軍去皇陵救駕。”方若華沉吟片刻,“禁軍雖然人多,但是裡麵有不少襄陽王舊部,襄陽王做事周密,必有安排,而且縱然禁軍忠心還在,可老邁占了多數,實在不知能不能用,還得有備選方案。”
說著回頭道,“送信相州、齊州,讓裴將軍,成將軍做好準備。”
包拯聽了幾句,已經長身而起,神色驟變。
方若華依舊沉浸在自己的思緒裡:“多想無益,無論猜測是不是屬實,最好馬上見到陛下,再行定奪。隻若是真的,這繁花如錦的襄陽城,也不知如今是不是已經好進不好出了。唔,我們沒有露出行跡,想必還不難,但為了完全,還是要有個理由才好。”
包拯此時才略有幾分艱澀地道:“郡主懷疑襄陽王要對陛下不利?”
“信息不全,隻是懷疑。”
不等方若華話音落下,包拯已是搖頭,“永定陵乃是皇室祖靈所在,他怎麼可能在永定陵對陛下動手?”
“襄陽王乃我大宋王爺,太宗義子,固然是義子,也是賜趙姓,封王爵,備受信任,不比親子差上幾分,他怎會做出如此犯上之事?”
方若華沉默片刻,指了指自己手頭的東西,輕聲道:“可是有誰敢賭?”
確實不能賭!
“提前做準備,如果什麼都不會發生,自然最好,如果有事,那就是掀了天的大事。”
方若華轉頭衝狐蘇笑,“身為武將,以死戰為榮,我是打算做一個名留青史的英雄人物的,為保護皇帝而死的話,能不能及格?”
狐蘇一臉狀態外的表情:“數據不足,不知道。”
當日,還沒過晌午,襄陽王府就來了一隊鏢師,押鏢的正是葉平,葉平身邊還抱著個兩歲的小子,逢人就笑:“我新得的兒子,哈哈。”
葉平今年三十有六,才得了這麼一個兒子,確實應該高興高興。
方若華笑著把那沉小子抱在懷裡掂了掂,動作嫻熟的很,那小孩子居然也不認生,甜甜一樂,就閉上眼睛睡去。
抱著這麼個小孩子,方若華不禁想起她也是養過娃娃的,還養得很不錯。
“叫什麼名字?”
“我給他取的名,叫葉開,希望他一輩子開開心心就好。”葉平抓了抓腦袋,憨厚一樂,“也不奢望他有大出息。”
狐蘇目光閃爍,忽然伸出手去,虛虛地戳了戳那孩子的眉心,小娃娃登時睜開眼,似乎有感應似的,眨也不眨地看著狐蘇,伸手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