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平息(2 / 2)

他簡直不敢想,如果來遲一步,那該是何等後果,這幾日在京城,他與包拯是提心吊膽,小心籌謀,費了好大的工夫才保禁軍不失。

期間危機重重,艱難險阻,如今想來,二人還是後怕不已。

方若華輕聲道:“王爺,包大人,還有很多善後工作要做,襄陽王尚未落網,絕不能放他返回襄陽。”

“對,若華你去忙,不用管朕,現在已經安全了。”

趙禎話音剛落,外麵一太監打扮的內侍忽然近前,輕聲道:“陛下,襄陽王……”

眾人本能地側耳,那內侍猛然從腰間拔出匕首,朝著趙禎心口刺去。

包拯大驚:“小心!”

狐蘇順手拉住趙禎的手臂,把他托起,抬腳踩住刺客的脖子,才又把皇帝放下來。

趙禎驚魂未定,也難得大怒,怒瞪刺客厲聲道:“你是什麼人,襄陽王給了你多少好處,都這種時候,你還不忘刺殺朕?”

“呸!”

那小太監冷笑,吐了口吐沫,卻是一言不發。

方若華仔細看了他幾眼:“有點眼熟。”

狐蘇眼前閃過一抹外人難見的光,半晌道:“他像李慶安。”

包拯,八賢王,連皇帝在內都一臉懵懂,想不起李慶安是什麼人,就是那些大臣們也一臉的迷糊。

半晌,還是包拯蹙眉:“這名字有些印象。”

方若華歎道:“鹹平六年,應天府李慶安等人,協同八千餘名壯丁圍攻府衙,拒不繳納稅款,先帝親自派出欽差調查此事,最後雖處置了當地私自增加賦稅,貪汙民脂民膏的貪官,但是李慶安等人還是依律處置,這件事,諸位老大人應該都有印象。”

她這麼一說,眾人總算想起,包拯歎氣:“先帝似乎也曾猶豫,但若不殺李慶安,豈不是將來無論是誰,都能聚眾鬨事?先帝的處置,並非不合理。”

方若華歎息:“大概因為父親之事,他怨恨朝廷,怨恨皇室,於是被襄陽王利用了,看他手上的痕跡,暗設火雷一事,他也應該參與其中,隻是或許他和他的同夥能力不夠大,不可能大規模運送火藥,否則我們麻煩可不小。”

小太監一臉的怨毒,惡狠狠地瞪著趙禎,趙禎心裡一時也有些複雜,搖了搖頭,揮手讓人把他帶下去。

他自以為是一位仁君,卻還是逃不過彆人的怨恨。

方若華交代禁軍統領派護衛小心保護陛下安全,自己拉上包大人,做處理善後的工作。

出門看著那些被押送走的俘虜,再看看滿地屍骸,方若華簡直抓狂:“啊啊啊,襄陽王叛亂的這麼輕易,他怎麼不想想,現在朝廷養軍隊容易嗎?這些兵器打造起來不要錢?損失的這些精兵,簡直心疼死人好不好!”

包拯即便是滿心壓抑,聽了這位郡主的呼喊,也是哭笑不得。

方若華喊了幾嗓子,板起臉,又沉寂下來,吩咐軍醫儘一切力量救治傷兵:“缺少大夫,著人去周圍找,請也好,綁也好,我要看到足夠的大夫數量。”

“缺少醫藥,各地去買,高價收購。”

“……叛軍有受傷的,也先治吧,如何定罪以後再說。”

一條一條吩咐下去,方若華抓了一把草藥在嘴裡嚼了嚼,可以止疼,回頭看包大人也忙得大汗淋漓,歎道,“我們家錢縣令在就好了,他最擅長做這等細務,我到沒這耐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