匣子看樣子是方真人隨手用來裝小物件的,還帶著一點藥香,想來曾經裝過藥瓶一類,並不是專門的首飾匣子,但堅固耐用,也很美觀。
裡麵則是以各色花卉為題,雕刻而成的各類首飾,發簪,發釵,手鐲,戒指,耳環等等,花色不同,材質不同,唯獨相同的是做工極為精美,一看就是宮裡的大匠師一點點精工細作出來。
像這樣的首飾,可不是一般的宮製品,尋常世家大族也少不了能用一用禦用的東西,甚至好多皇商的貨物,都打著宮製的牌子,其實不過掛個名,向外出售能售出高價,宮裡哪個娘娘也不會用。
至於這些則完全不同,若非聖人所賜,平民百姓戴一戴都算違製。
如今這麼多擺在一處,便是周瑞家的也自以為看過不少好東西,還是被耀得眼睛都疼。
其中最上層一套銀鑲玉的頭麵首飾,瞧著材質不昂貴,可這做工就比材質貴了不知多少倍去,顯然是專門為黛玉準備。
其它還有各色寶石的首飾,打造得也頗為精美,看樣子是隨她送人罷了。
寶玉都看呆了眼,目眩神迷,都忍不住取了一隻嵌珍珠寶石的銀釵,一朵梅花以纖細如發的銀絲盤桓而成,栩栩如生,中間鑲嵌的珠子更是圓潤光亮,一看便讓人愛不釋手:“看著真配林妹妹,方真人好眼力。”
紫鵑連忙又遞了張信箋給黛玉,笑道:“方真人交代,說前陣子給小姐把脈,覺得小姐的身子已經大好了,讓不要亂吃藥,若是咳嗽便用養肺丸。”
說著,便讓底下人將另一口箱子搬進來,輕輕打開,按照標簽取出一個玉質的小盒子遞過去。
黛玉掃了眼,伸手打開,裡麵放著小手指蓋大小的蜜丸,一整盒大體上怎麼也有幾十粒,取了一顆吃下。
也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隻覺這藥入口即化,登時就舒坦多了。
“師姐的藥還真是管用。”
黛玉語氣平淡,紫鵑卻是心潮澎湃,要不是極力壓抑自己,連破音都要有了。
“怎能不管用?杏兒姐姐說這藥都是方真人親手製的,用的乃是從仙人那兒得的上好仙藥,便是送到宮裡去的那些,也是先送來給小姐之後剩下的。”
方若華給黛玉送過來的乃是一口半人高的箱子,上層全是藥瓶,黛玉看了看下麵,底下擱的也有玉瓶裝的成藥,還有人參,靈芝一類,附有藥膳方子,說是讓夏蕊看著調換,經常做給黛玉吃。
黛玉不由得心中感動。
紫鵑笑道:“方真人交代過,她送來這些都是家常常用藥,家裡人有個頭疼腦熱的可以按症狀應急,藥都是好藥,藥效也溫和,比外頭買的成藥好些。”
黛玉輕笑:“我記下了,回頭寫信跟師姐道謝。”
夏蕊莞爾:“您身子骨都調養好了,不必吃太多藥,吃多了藥丸子您胃口一定不佳,與其吃藥,到不如多用兩碗飯,方真人信上也是說,給您送這些,不過是個有備無患,底下的補藥到是可以讓我收拾出來,偶爾吃吃藥膳。”
主仆幾個你一言我一語,周瑞家的聽了幾句隻覺得精神恍惚,這幾日關於幻真觀的風聲,他們一乾下人也不是沒聽到。
如今幻真觀可不是尋常道觀,那是真正通了天的,方真人也不是馬道婆那等小人物,周瑞家的不敢不敬。
她剛才就聽見有婆子碎嘴,編排林姑娘刻薄小性,是個藥罐子,放到薛姑娘那兒,便是寬容大度,連吃的藥都與眾不同。
周瑞家的因著自家太太對林姑娘觀感不好,向來不在意這個,如今卻暗道,回去必要約束好自家的傻閨女,可不能隨意得罪林姑娘了。
人家方真人是正經的神仙人物,二聖都敬著,有她老人家護著林姑娘,林姑娘這輩子怕是也無病無災,自在順心。
林黛玉看了看這一匣子的首飾,略微沉吟道:“這麼多,我也戴不完,周媽媽既然來了,就替我給姐妹們送過去吧。”
她一邊說,一邊讓桂荷裁了花箋,選好首飾分彆寫上諸姐妹的名。
寫完便把首飾挑出來擱匣子裡,遞給周媽媽:“我都寫好了,周媽媽按著送,可彆弄錯了。”
周瑞家的登時臉色通紅,連聲答應,直道絕不敢有半分懈怠。
寶釵也得了一套以牡丹為題的金頭麵,樣式精美,薛家是皇商,一眼就看出這是宮中精品,心下不禁感歎:“方真人待林妹妹真是有心了。”
她本不知周瑞家的送宮花時惹出來的閒氣,可賈家的下人向來碎嘴,沒多久就傳揚開,寶釵也是無奈。
薛姨媽同樣有點不自在:“周瑞家的也是,就知道偷懶,辦個事也這般粗疏大意。”
寶釵蹙眉,心下知道,周瑞家的是姨媽的親信,她的種種舉動,彆管是不是無意,總歸還是順著姨媽的心。
要不是姨媽表現得不重視林妹妹,對林妹妹很不待見,底下人也不敢如此怠慢。
可林家也是世代列侯,林妹妹是朝廷大員的千金,又哪裡能受這個氣?
姨媽如此舉動,多少顯得不妥當。
“娘有空也勸勸姨媽,都是自家親戚……”這話一出口,寶釵又收聲,他們一家子都是客居於此,哪裡有客人對主人家指手畫腳的道理。
寶釵搖搖頭,也就拋開此事不多提,卻是下定決心等下去尋林妹妹說說話,把這事給圓過去便是。
事情過了,林黛玉其實也沒放在心上,賈家的下人都是什麼樣,她待了這麼長時間也算是看得清清楚楚,早些時候也為這些生過悶氣,可如今這一忙,卻是顧不得了。
不光黛玉,迎春、探春和惜春現在也不清閒,彆看隻是參與一家小小胭脂鋪的經營,但幾個姑娘都是新手,沒學過這些,方若華又大撒手,幾乎什麼都不管,女孩子們除了管賬,連招聘人手都要盯著,事情一件連著一件,哪裡還有閒心生氣?
不過黛玉卻覺得如今的生活很滿足,一開始初來賈家,她與幾個姐妹其實都不怎麼熟悉,隻和寶玉玩得好罷了,現如今姐妹幾個一天到有大半日要湊在一處說話,各種事情有商有量的,自然親密起來。
黛玉此時到還沒有養成喜散不喜聚的性子,雖則背井離鄉,但因著有方若華庇護,沒讓她受什麼風雨,還存著幼年的天真,到覺得姐姐妹妹們湊在一處才好,說起來到和寶玉的想法有點相似。
方若華私底下便時常感歎,自家那些水友們通通看不上賈寶玉,覺得賈寶玉一沒擔當的紈絝膏粱,不是黛玉良配,再加上竟然還是表兄妹,那就更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