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確定的信息(1 / 2)

現代小城隍 衣落成火 5534 字 3個月前

——不過, 世上的人都有善惡兩麵, 奉山有這麼一麵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更何況這隻是奉山的少年時代, 不比後來那麼奸惡很正常。

接下來的畫麵就是李多喜講的那些, 少年在李多喜的威脅下配合李多喜的行動, 自己則一心修習道法,漸漸地越來越不喜歡下山,後來乾脆就住在了山神廟的側間裡,成為這裡的廟祝。小小的山神廟附近,到處充滿了少年生活的痕跡。

李多喜帶來的供品越來越多,山神每天陪著少年, 在這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結束的日子裡,難得過得還算舒坦。

不過, 私底下少年常常對山神表達對李多喜的不滿,而隨著時間的推移, 他的表情越來越少,心思也越來越讓人看不清了。而山神始終安靜地陪伴著少年。

少年道法越來越厲害, 過了好幾年, 在世道有些亂了的時候, 少年想出去闖一闖, 而山神無法離開這座山, 隻能在原地等候了。後來, 李多喜也再沒過來,山神一天又一天地等著, 一直等,等得又過了兩年後,有人闖到山上,搗毀了山神廟。

這些人是柳苗村的村民,因為動亂,他們的日子過得很不好,可他們對抗不過任何人,在越來越艱難,在求神拜佛也貧困交加沒有希望的時候,憤怒的村民遷怒了山神,拿山神廟發泄心中的憤怒和絕望。

山神太虛弱了,這座小廟沒辦法阻止怒氣衝衝的村民,而且他的力量本來就大多數來自於山上的生靈與祭拜過他的村民們,所以當神像搗毀,就像是給了他最後一擊,讓本來就苟延殘喘的山神接近崩潰。

後來,山神用最後的神力給自己看護長大的少年托夢,跟他告彆,讓他多學道法謹慎使用,再然後,山神的記憶中斷。

·

阮椒皺起眉,依照畫麵裡山神和奉山之間的深厚感情來看,再看奉山這個名號……可見奉山對山神是有真感情的,那麼他後來想要成神,跟山神有沒有關係?會不會……並不是他自己想要成神,也想要救回山神?

但這個想法剛到這裡就立刻被打住了,阮椒露出個冷笑。

奉山到底是個什麼想法,有沒有為了山神的原因,他根本不用去想。畢竟他後來害死那麼多人那麼多妖是事實,作惡多端也是事實,而既然已經做了這麼多的惡事,到底是什麼原因做的惡事,難道很重要嗎?難道因為奉山為惡或許是有原因的,就不去阻止他,不去懲罰他,把他以前犯下的事兒都一筆勾銷了?扯什麼淡呢!

惡人作惡,無論有沒有苦衷、有沒有原因、起因是善念還是惡念,全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罪惡滔天,就該不得好死。

阮椒收回神力,小廟上籠罩著的那點神異感就真的跟回光返照似的,徹底消散,而四麵的牆壁、神龕等等,也在這一刻好像更破敗了,變得更普通、更不起眼。

這時候,他揚聲說:“學長,進來吧!”

宗歲重聽見阮椒呼喚,舉步走進廟來。

“發現什麼了?”

阮椒說道:“這就是山神廟,戚二果然是奉山。”

他也沒什麼隱瞞的,直接就把自己從小廟的記憶裡看到的東西一一詳細地給宗歲重描述出來。

宗歲重一邊聽,眉頭微微皺著。

聽完後,他點點頭:“既然這樣,按照李多喜的說法和山神的記憶,奉山今年應該是……”他抬起眼,“一百三十五歲。”

阮椒也說:“知道他的年紀和出身,就從那時候的資料開始查起吧。”

知道了這些,這回他們找過來的目的就算達到了。他覺得,奉山這個人再怎麼心思深沉,在剛“出道”的時候也未必能做到完美無瑕,他有那個本事,也是個有很強野心的人,在那個動亂的年代裡一定不會是沒掀起半點風浪,沒留下一點東西的。所以從當年的一些事件裡,應該找到奉山的一些蹤跡。尤其是山神還在的那兩年,奉山很年輕,多少會有點冒頭的地方……

宗歲重說道:“時間太久了,上百年前的事,那時候還沒聯網,要查資料,需要的時間會長一些。”說到這,他沉吟著,“宗家幾百年前就開始經商,為了避免家宅不寧,那時就有四十無子才能納妾的規矩,所以人丁一直很單薄。不過大概是因為常年行善積德,家資一直在積累,高祖一代開始發家,到曾祖時就是家族巨富了。曾祖年輕時正是前朝末年,朝堂烏煙瘴氣,巨富財力被朝廷覬覦,不得已放棄固定資產,全支帶著大量家財逃到國外發展。也是幸好人丁單薄,走得不算太艱難。”

阮椒不太明白為什麼學長突然說起宗家的事,但也挺有興趣,就安靜地聽。

宗歲重繼續說道:“曾祖在國外經營產業,很快有所發展,可是故土難離,也很關注國內的事。那段時間裡,曾祖千方百計讓人帶去了很多關於國內的資料。”

阮椒恍然:“那這些資料……”

宗歲重回答:“祖父好好保管著。我找個時間回老宅跟祖父說,不過那些東西不能帶出來,你要跟我一起回老宅查閱才行。”

阮椒如遭雷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