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042(2 / 2)

錢書記……

他都快忘記這位同誌是婦聯的了。

趁著梅書記還沒來,餘思雅先去了婦聯辦公室了解了一下公社婦聯近期的工作,免得待會兒梅書記問起她一點都不知道,雖然梅書記問起的可能微乎其微。

公社婦聯的工作按部就班,跟往年沒太大的區彆,餘思雅花了十幾分鐘就了解清楚了。

這時候,馮書記跑來了她的辦公室:“小餘,我找縣裡麵的同誌打聽到了,昨天的省城日報刊登了咱們修路的事,頭版頭條就是咱們修路的照片,現在縣裡麵好多單位都知道了。”

照片?她就寄了那麼一張照片,不用說了,肯定是路明惠將照片拿去刊登的。雖然路明惠沒有按照先前所說的,過來采訪,但人家願意報道這事就是幫了他們大忙了,於情於理餘思雅都該去道聲謝。

“這樣啊,馮書記趁著梅書記還沒來,我打電話去跟省報的同誌道個謝,順便了解一下具體是個什麼情況。”餘思雅起身說。

馮書記也讚同:“是應該道謝,人家可幫了咱們大忙。”

餘思雅把電話打給了路明惠,開口就先說謝謝:“昨天報紙的事我們已經知道了,就是報紙可能要明天才到我們公社,太感謝路同誌了。”

路明惠笑著說:“不用謝我,要謝就謝那張照片吧,拍得實在是太好了,可惜咱們報紙是黑白的,沒法像彩色的照片那樣直觀和具有感染力。對了,這張照片是誰拍的?”

餘思雅沒想到是那張照片打動了路明惠,笑著說:“是我們請縣裡麵的師傅來拍的。”

路明惠不大信:“照相師傅隻怕選不了這麼好的景,是你們帶他去的吧?”

餘思雅實話實說:“是啊,我帶他去的,拍這張照片也是我的主意,師傅不是太了解咱們紅雲公社。”

聽了這話,路明惠更感興趣了:“餘主任,下次我帶相機來,你可要給我當向導哦。”

她還要來?餘思雅以為這新聞已經報道了就完事了,沒想到還有後續,自是欣喜不已,這可是免費的廣告。彆說現在,等過幾年,想在省報上打個廣告,不好意思,給錢都沒門,隻能去都市報打廣告。

“這是自然,我等路同誌。”餘思雅又跟路明惠寒暄了幾句才掛斷了電話。

馮書記在一邊等著,從兩人的內容中聽了個大概,朝餘思雅豎起了大拇指。

餘思雅笑了笑,正欲說點什麼,小沈興奮地跑了進來:“馮書記、餘主任快,小汽車來了。”

在他們辰山縣這種小地方,能坐小汽車出行的屈指可數,不用說大家也知道這是梅書記一行來了,兩人趕緊出去迎接梅書記。

車子停在了公社的院子裡,馮書記想上去幫忙拉開車門,前麵的秘書小王已經先一步下了車,拉開了後座的門,從裡麵出來兩位領導。

馮書記馬上上前握手:“梅書記,趙局長,歡迎歡迎,裡麵請!”

梅書記擺手:“不用了,時間緊迫,咱們就不進去坐了,先去大隊看看社員們的情況。”

來的路上,他們已經經過了瀝青路,算是對修的路有了一個直觀的了解,現在梅書記更想去村裡參觀參觀,想看看是不是真如報紙和馮書記彙報的那樣,家家戶戶都通上了電。

馮書記一怔,那先前的準備完全派不上用場啊。不過領導說什麼就是什麼,去村裡參觀就參觀吧。

馮書記帶路:“好,梅書記,趙局長,這邊請!你們看是坐車去還是?”

“不用了,走路吧,邊走邊了解情況。”梅書記拒絕坐車。因為村裡很多小路,道路比較窄,小汽車不好通行,而且鄉下乍然來這麼一輛車也很引人注目。

馮書記點頭:“好,梅書記和趙局長,請跟我來。”

領導來視察當然要把最好的一麵展示出來,出了公社後,馮書記就把他們往通往養殖場的那條石子路上帶。

這條路經過很多人走來走去,加上大貨車的碾壓,石子都陷進了泥土裡,平坦又不顛簸,雖然不如瀝青路好走,但在鄉下也實打實的是一條好路了。

果然,梅書記走了幾步就說:“這條路不錯啊,也是你們自己修的?”

馮書記含笑說:“這是養殖場自發組織、出資修建的路,完全由餘思雅同誌主持,主要是為了方便載貨的汽車通往養殖場。”

梅書記似乎這會兒想起了餘思雅,回頭看向夾在一群男同誌中麵目還有些稚嫩的年輕姑娘:“這就是餘主任吧!”

餘思雅趕緊上前說:“梅書記你好,我就是紅雲公社的婦聯主任餘思雅,主要負責養殖場的工作。”

“不錯,前方應該就是你們養殖場了吧?”梅書記老遠就看到了處理在青山綠水中的那排兩層樓房,鄉下這會兒還沒人家能建這麼寬敞的樓房。

餘思雅笑著說:“是的,梅書記眼睛可真好,這麼遠就看到了。”

“不是我眼睛好,是你們這房子顯眼,走,咱們去看看。”梅書記感興趣地說。來之前,他匆忙了解了一下,才知道這家在村裡建的廠子產品已經賣到了省城,似乎還挺俏的。

他說去看誰會反對?餘思雅笑盈盈地說:“歡迎梅書記去視察指點我們的工作。”

“視察指點不敢當,跟我說說你們養殖場是怎麼成立吧。”梅書記現在對這個在村子裡辦起來的廠子非常感興趣。畢竟全縣雖然沒拿得出手的大企業,但小單位還是不少的,可沒哪個能有清河鴨養殖場這麼能折騰。

這是個好機會,餘思雅邊走邊給梅書記介紹,從養殖場是如此貸款三百元發展起來,中間遇到了多少困難逐步說起,當然中間也間或摻雜一些公社是如何支持他們工作的。這個風頭不能光他們養殖場出了,公社乾部們也要跟著漲漲麵子啊。

餘思雅沒有大倒苦水,沒有哪個領導喜歡下屬一個勁兒的訴苦的,他們更想聽到的是成績,所以她重點說發展和未來的規劃前景。

說到養殖場大門口,正好講完,餘思雅笑著說:“梅書記,趙局長,請!”

小李聽說餘思雅領著人來了,立即笑著出來迎接:“餘主任,馮書記,視察的領導來了,快裡麵請!”

馮書記一聽就知道小李還不清楚梅書記的身份,剛想介紹,餘思雅給他使了一記眼色,讓他不要吱聲。

梅書記饒有興致地打量著熱情的小李:“你們這同誌精神麵貌不錯啊。”

不光是小李,養殖場其他職工也都一個個乾勁兒十足,看到他們路過,除了多好奇地瞅兩眼外,沒其他的反應,一個個都忙著手裡的活。

“是啊,大家都挺積極的。”餘思雅笑了笑,把他們帶去廠區,“梅書記,參觀參觀咱們的加工廠。”

餘思雅把他們帶去了廠房。年初才建好的廠房乾淨整潔,裡麵的在生產食品的職工每個人嘴巴上都套了一層紗布做的薄薄的口罩,腦袋上還戴著一頂白色的帽子,將頭全藏了進去。

梅書記覺得挺新鮮的:“你們這工人戴帽子是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嗎?”

餘思雅微笑著解釋:“這樣是為了避免在生產過程中,他們的頭發不小心掉到食物裡,戴口罩則是為了防範唾沫濺到食物裡。咱們做的是吃食,衛生是第一要求。”

不然哪天從裡麵吃到一根頭發,好名聲就要毀一大半。

梅書記聽到這個解釋,肅然起敬,有些明白鄉下的一個廠子怎麼會發展得這麼快了,人家細節做得好,敢於創新,員工精神麵貌非常好,個個手腳麻利,非常勤快。

走訪中,梅書記也沒隻詢問餘思雅,還坐下跟整在攪拌鴨食的飼養員聊天,了解情況。

飼養員都是周部長那邊挑選過來的軍嫂、烈屬,家裡男人不在,隻有女人,還帶著孩子,掙的工分不多。要是男人在部隊裡有點出息,公婆好說話的,每個月寄點錢回來落到她手裡,日子還能過得去。這要是沒男人或者沒分家,男人寄回來的錢都交到公婆手裡,那日子可不好過。

這些婦女大多文化水平也不高,能有現在的生活,全靠養殖場,話裡話外自是打心眼裡感激,不但說了她們生活的變化,而且還提了許多村裡人依靠養殖場過上了更好生活的事例。

參觀了養殖場的半機械化生產線後,梅書記又走訪了幾個村子。果然,每個村子都架起了電線,從房頂直通每戶人家。路上遇到了不少社員,一個個麵帶笑容,雖然大部分人還是比較瘦,但看起來都還挺健康的,不是麵黃肌瘦的那種瘦,更引人注意的是他們臉上發自內心的笑容。

紅雲公社的麵貌跟這幾年梅書記走訪過的公社完全不同。社員們的熱情也許可以偽裝,但過得好不好這麼大的公社是沒法偽裝的。

這一趟下來,他心裡真是感慨萬千,有諸多想法,也有諸多感動。最讓他詫異的是,公社的人似乎大部分都認識餘思雅,不管走到哪兒,都有人跟她打招呼,甚至包括老人和小孩。不少孩子連馮書記都不認識,卻認識餘思雅。

餘思雅笑著解釋說是因為養殖場偶爾會發動孩子們幫忙,也會收他們送來的一些野菜野草之類的,幫他們賺點買糖的零花錢,所以小孩子特彆喜歡她。

一下午走訪了紅雲公社好幾個大隊,每個大隊的情況都差不多,沒有弄虛作假,糊弄上麵的情況,社員們的變化和臉上的喜悅也是實實在在的。

眼看四點多了,梅書記終於決定回去:“看得差不多了,咱們回去,小餘,咱們聊聊。你這一個養殖場規模雖然不算大,正式工也不是很多,但明顯帶動了整個公社經濟的發展,跟我說說……”

梅書記對這點很感興趣。如果能將紅雲公社的經驗複製到其他公社,那豈不是他們辰山縣下麵的公社發展幾年都能逐漸脫貧?

餘思雅明白梅書記在想什麼。他們清河鴨養殖場走的是高端路線,市場隻有那麼大,她可不樂意其他公社也全搞這個,到時候供大於求,會出問題的。

所以餘思雅一邊聊就一邊把話題帶到了錢書記身上,說東風公社也搞了個養鴨場,而且這次修路東風公社也修了一段,不隻是他們紅雲公社的功勞。

後麵的錢書記聽到這話那個感動啊。小餘同誌果然是個厚道人,這一路,梅書記的興趣全到紅雲公社去了,他根本插不上話,本以為要當半天的背景板了,沒想到小餘同誌竟然會給他主動表現的機會。

聽到梅書記點他的名,哪怕知道自己比不過紅雲公社,錢書記也自認比其他公社強多了,趕緊打起精神回答梅書記的問題,爭取留個好印象。

梅書記問了幾個問題大致搞清楚了三公養殖場的規模,發現這就是個純粹的養殖場,正式工不到十人,完全沒有清河鴨養殖場的這種帶動效應。

雖然錢書記已經是比下有餘了,但有了紅雲公社珠玉在前,還是失色了不少。梅書記心裡有些失望,看來哪怕是複製也沒這麼容易成功的,東風公社就守著紅雲公社,看著對方成長起來,也隻學了一個皮毛,就更逞論其他公社了。

再想想清河鴨養殖場的發展曆程,其實有一定的特殊性,他們有個大膽機靈敢於闖蕩的負責人,還有馮書記這個開明一把手的支持,天時地利人和,但凡缺了一點都走不到今天這步。

梅書記在心裡無聲地歎了口氣,微笑著鼓勵了錢書記幾句,然後說道:“去看看咱們辰山縣第一條瀝青路,剛才在車上一下就過去了,都沒來得及好好看。真彆說,這路修好了,車子開起來也快多了,而且不那麼顛簸了,趙局長,你說是不是?”

趙局長笑著點頭:“可不是,剛才縣裡出來那端路,那可真是要把我的老腰都給顛斷了,直到進入了東風公社,這路一下子就平坦了。簡直是一個在天下,一個在地下的感覺。”

主要是前後對比太明顯了,所以對瀝青路的感官就更好了。

“是啊,有了路好走多了,不管是人還是車子,以後去縣裡也方便多了。”餘思雅趕緊安利修路的好處,從時間的縮短和下雨天的便捷性等等說起,還舉了好幾個修路前後對比明顯的例子,最後狀似不經意地感慨了一句,“哎,可惜隻修了這麼一段,過了東風公社前麵的幾個公社咱們也沒交情,不然大家一起把路修好該多好啊,這樣咱們縣就有一條完完整整的瀝青路了,說不定以後運輸隊的車子都得往咱們這邊跑!”

大家都以為餘思雅隻是隨口發了句感概,隻有熟悉了餘思雅套路的馮書記瞪大了眼睛,來了,來了,這丫頭膽子可真大,竟然真把主意打到了領導頭上,這次第一次見麵呢,就想鼓動梅書記修路。

怕惹梅書記不高興,馮書記趕緊給餘思雅使了個眼色,讓她彆說了,這個事回頭再好好商量。

餘思雅不聽,回去再說,那不遲了,趁熱打鐵,現在梅書記正為這條路高興的時候,這時候不說什麼時候說?再說了,她做這麼多是為了什麼?有一半的原因不就為了說服梅書記修路嗎?既然機會來了,當然要抓住,不然前麵的功夫不白費了。光這八\\九公裡的水泥路對他們養殖場幫助也不大,一定得想辦法讓梅書記答應修到縣城去。

梅書記聽了餘思雅的感歎也有些遺憾:“可不是,還是咱們縣裡太窮了,其他幾個公社也不像你們還有副業,縣裡財政撥不出這筆款子,他們幾個公社也拿不出這筆錢,不然真把路修通就好了。”

說來說去,還是錢的事嘛。

梅書記要真不想修路就不會說這麼多廢話,看來他也是意動了。那作為下屬,當然要為領導分憂解勞了,尤其是這種也能便宜自己的事。

餘思雅腦子一轉,琢磨出了個主意:“梅書記,我這裡倒是有個法子,你看行不行得通?”

梅書記感興趣地看著她:“哦,餘思雅同誌有什麼法子,說來聽聽。”

餘思雅笑著說:“梅書記,我提議縣裡財政出一部分,剩下的一部分由經過的幾個公社自籌,人工可以讓社員自發勞動,修路這是一件方便大家的好事,現在正值冬天,地裡也沒什麼活,青壯年一起修路利國利民。這樣就省了人工費,隻要購買材料費就行了,我們的石子都是自己滿山撿的,還有去山上搬的大石頭敲碎了鋪在路麵的,其實真正需要花錢購買的最主要的就是瀝青了,這個成本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高。這八、九公裡的路,我們買瀝青總共花了一萬多塊,這筆錢公社和財政局分攤下來,壓力又能減輕一般了。”

梅書記在心裡核算了一下,要繼續修到縣城,還有十幾公裡,這麼算下來瀝青需要兩萬多塊。這筆錢雖然不少,但要是公社和財政局分攤,縣裡隻要出一萬多就行了,擠一擠也是能拿出來的。不然孤零零的一段路,拿出去也不好說,他們縣裡總不能還不如下麵的公社吧。

“隻是三個公社平均分攤到頭上怎麼也得三四千,這可不是一筆小數字。”梅書記擔憂地說。其他公社跟以前的紅雲公社一樣,沒有產業,也就沒有收入,每年的錢隻能靠財政撥款,根本沒餘錢,彆說三四千,年底讓他們湊三四百都很難。

這點餘思雅也想好了:“梅書記,這筆錢可以先向銀行貸款,後麵慢慢還。咱們公社也願意儘綿薄之力,帶動兄弟公社一起發展,這三個公社要是願意,我們為他們提供鴨苗和養鴨的技術指導,鴨子長大後照市價銷售給我們養殖場。這樣就不用擔心還不上貸款了。”

以後這些公社就是他們的供貨基地了,鴨子不夠也不用老大遠去省城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