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102(2 / 2)

賀教授一看以前就是醉心學術的人,估計不擅廚藝,林淑如今這狀態,也不適合做飯。

馬冬雲看出餘思雅對這個老教授的重視,連忙鄭重地表示:“餘廠長你放心,我會照顧好賀教授夫妻的。”

“嗯,你辦事細心,我很放心。有什麼事搞不定的,打電話給我。”餘思雅最後叮囑道。

說完了賀教授的事,餘思雅又回廠子裡交代了其他情況,並找施立平單獨談話。

今年施立平又落榜了,連續兩次高考落榜,眼看著比他年紀小的同誌,有高考離開的,也有找關係回城的,就他還沒著落,施立平的狀態明顯有些差,眼窩深陷,眼睛沒有光澤,像隻身陷囹圄的困獸,比之三年前初見的時候狀態還差。

“餘廠長,你找我?”施立平局促地站在餘思雅麵前。

餘思雅指了指椅子:“坐,咱們談談。你跟葉梅是當初第一個找上門來要工作的知青,也為咱們養殖場拉來了不少訂單,是咱們廠子裡的老員工了。你對咱們清河鴨的發展有什麼想法?”

施立平張了張嘴,斟酌了一下說辭:“餘廠長能力出眾,清河鴨在你的帶領下,發展非常迅速,我想假以時日,一定能成為辰山縣最大的廠子。”

餘思雅含笑點頭,又說:“我聽說上次火車站門市部招售貨員,你也報名了,但沒有通過。你怨不怨我?”

施立平苦笑了一下:“餘廠長,我已經下鄉13年了,不是十幾年前的愣頭青了,我知道你們招的售貨員都是在省城有一定人脈,對養殖場發展有幫助的職工。我不符合這個要求,養殖場要發展,要擴張,要養活這麼幾百張嘴,這麼做沒錯,這樣才能將養殖場的利益最大化。是我自己沒辦法提供養殖場需要的價值,你不選我,我也沒意見。”

餘思雅點頭:“你能這麼想我很高興。施立平同誌,你有沒有想過長期留在紅雲公社,建設紅雲公社,踐行你當初下鄉的初衷,將紅雲公社打造成一個富饒、美麗的小鎮?”

施立平下鄉那會兒,還沒有強製要求知識青年下鄉,他是聽從了號召,抱著建設廣大農村的夢想自願下鄉的。但等到了鄉下才發現不是那麼回事,一切跟他想象的不一樣,想回去卻不容易了。

他這種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城市年輕人到了機械化水平極低,主要以手工勞動為主的農村,根本沒用武之地,隻能日複一日的蹉跎青春。

現在餘思雅忽然跟他提最初的夢想,他心裡真是五味雜陳,萬般滋味湧上心頭,一時之間竟不知道該說什麼。

餘思雅也不要他現在就給答複,笑著說:“你好好想想我說的話,也可以寫信了解一下想辦法回城的知青、老同學們的近況,仔細衡量之後再給我答複。如果你還想回城,我也尊重你的想法,甚至可以給你透露點信息,照以後的發展來看,你們回城是遲早的事,應該等不了多久了。”

施立平眉心一跳,震驚地看著餘思雅:“餘廠長,你……你為什麼要跟我說這個?”

餘思雅笑著說:“不管你是決定留下來,還是決定離開,我都希望這是你發自內心做出的選擇。”

是走是留都得他心甘情願才行,強扭的瓜不甜。但選擇了就不要後悔,不然她可不放心將飼料廠交給他。所以餘思雅才會開誠布公地跟他談談,讓他仔細衡量清楚再做決定。

施立平若有所思地走出了餘思雅的辦公室,腦子裡亂哄哄的,但他是個差不多快三十歲的青年了,不是不更事的毛頭小子,自然知道餘思雅找他談這些不會是無的放矢。

這很像是要重用他,否則一個普通的銷售員,餘廠長何必跟他談這麼多!那她準備將他放到什麼位置呢?

有很多個想法,在答案公布之前,施立平也不好找人求證。他想了半天,決定給以前交好回城的知青和同學寫信,又給家裡人寫信,了解這一兩年回城知青的近況。

既然餘廠長特意提了這個,總不會毫無意義,興許這能幫他找到答案,下定決心。

餘思雅找施立平談完這件事後就不管了,隻要施立平寫信去了解知青們回城的狀況就會清楚,留在蓬勃發展的紅雲公社並不是什麼壞事。

最近一兩年才回城的知青,大多是家裡有點關係,但關係又不是那麼給力的那種,所以會拖到現在才弄到工作崗位回城。他們回去後,絕大部分人從事的也是最普通的工作,很多都會像父輩那樣在流水線上當一輩子的工人,發展前途可以說是一眼能望到儘頭。

而且這已經算是好的了,很多明後年大規模返城的知青,連工作都沒有,那才更慘呢!有一部分人直接成了社會不穩定因素,成為被嚴打的對象。

城裡除了比他們紅雲公社更發達,生活更便捷以外,論前途這些去做了工人的知青未必比得上他們養殖場的職工。施立平但凡沒被回城這個執念衝暈頭就該知道怎麼選才是對他最有利的。

這也算是對施立平的一種考驗,如果這關他都通不過,那飼料廠交給他管理也不合適了。

***

安排好廠子裡的事,次日餘思雅就回城了。

一回省城,她沒有先回家,而是直接去報社找路明惠。

有一段時間沒見麵了,路明惠看到餘思雅挺意外的,笑著調侃:“怎麼,又要給我送新聞?”

餘思雅含笑點頭:“還真被你說中了。路主編,我這裡有一條新聞,保準你感興趣。”

“哦,說來聽聽。”路明惠把水杯推到她麵前,挑了挑眉。

餘思雅笑道:“我給你看一組數據。”

她從包裡掏出一個小本子,翻開,推到路明惠麵前。

路明惠看了一下,上麵謄抄的內容是“辰山縣1977年和1978年玉米產量數據表”,六十多個公社,去年今年的數據一目了然地羅列出來,最後一排弄了個總計。

路明惠掃了一圈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你們這數據差彆未免太大了,今年整整比去年高了一倍還多,真的假的啊?”路明惠懷疑地看著餘思雅。

不是她不相信餘思雅,而是他們報社已經報道了多地糧食豐收的情況,最大增幅也沒超過40%,而且那個市去年還遭受了洪災,產量特彆低,所以今年看起來漲幅特彆高,但要是跟十年內的平均值比較,這個增幅會低很多。

餘思雅笑看著我路明惠說:“這還能有假啊?這種事情,你下鄉轉一圈就知道了,我沒必要拿這種隨便就能戳穿的謊言騙你。而且這比往年多出來的糧食,都被我們養殖場收購了,雖然還沒裝進咱們的倉庫,但定金都付了。我整整付了十幾萬的定金,你算算得多少糧食,那個本子我沒帶,但縣裡麵有備份的數據,你可以去查。”

路明惠知道餘思雅並不是那種信口開河的人,見她說得這麼篤定,頓時信了幾分。

“你們縣裡怎麼弄的,今年糧食怎麼增產這麼多?”

餘思雅笑著將他們的策略講了出來:“……這樣一激勵,為了多掙點錢,農民都比以往積極多了,種莊稼也精細了許多,糧食的產量自然也就跟著上去了。不光是玉米,我們的水稻今年也明顯比去年產量高,具體高多少,現在還沒收完,數據沒統計出來,我也不好亂說,但肯定在50%以上。如果路主編有興趣,我可以跟縣裡通個氣,找個已經快收完水稻的大隊,你去對比一下去年和今年的產量,咱們就可以大膽做個預估了。”

路明惠沒有第一時間回答餘思雅。她還在思考這個事情的真實性和可行性。

餘思雅也不打擾她,端起杯子慢慢低喝水,等一杯水喝完,路明惠總算有了決斷。

“那我就信你,一會兒遞交申請,明天去你們縣采訪。”

餘思雅高興地說:“好,相信我,路主編,咱們縣絕對不會讓你失望的。不過馬上開學了,我沒法陪你回去,我一會兒打電話,讓縣裡安排人去汽車站接你。對了,你能聯係電台和電視台的同誌嗎?如果和他們也一起走訪,用視頻和聲音的形式能給人更直觀的印象。”

路明惠明白餘思雅的意思,他們都是黨媒,表現形式不一樣,也沒什麼競爭關係,如果電視、廣播能增加這個新聞的熱度,對省報來說也不是什麼壞事。

“一會兒我幫你問問,如果數據屬實,他們應該會很感興趣。”路明惠笑道。

餘思雅保證道:“這數據絕對沒問題,誤差非常小,畢竟我錢都付了,我騙誰也不能坑自己呀。”

這話把路明惠給逗笑了:“這倒是,餘廠長這麼精明的人,怎麼會坑自己呢。”

雙方就這麼說定了,出了報社後,餘思雅趕緊去二門市部給胡秘書打了個電話,讓他幫忙安排一下明天的接待工作。

胡秘書接到這個消息極為振奮,拍著胸口保證會讓省城的記者同誌們有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牽了線,也沒餘思雅什麼事了,她便趕回家,將兩個女孩子的學校安排好,給她們報了名,送進新的學校,然後開始忙活自己的事。

第一個就是去學校報道,然後安排學生會接新的工作。新生入校,有老生帶著走流程,能省很多事,也方便新生能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學校。

這會兒還是學生會第一次搞新生接待工作,沒什麼經驗可以借鑒,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出了許多主意,有的可行,有的在餘思雅看來簡直是多此一舉。

她也沒多管,等大家將意見遞上來後,劃掉了一些不切實際的,保留了必要可行的,然後又增加了幾條意見,交給徐佳佳他們去執行就完事了。

幾天後,新生陸續入學,新的一學年開始了,餘思雅又投入到了緊張的學習和工作中。

就在這時,省報到辰山縣的采訪報道刊登上了頭條,電視、電台也相繼播報了這則新聞。

辰山縣今年糧食大豐收,產量翻倍還多的消息迅速在各單位傳開,辰山縣再次走入大家的視野,同時一個年輕的女乾部也再度進入了大家的視線——那就是辰山縣清河鴨養殖場的女廠長,餘思雅同誌。

梅書記在接受省報、電視台和電台采訪時,明確地表示,這個主意是餘思雅同誌提出來的。為了說服他,餘思雅同誌還親自帶著他一起下鄉種地,親身體驗如今農村的生產狀況,尋找解決的辦法。

這次體驗給他上了生動的一課,也讓他深深地意識到,如果不提高生產效率,激勵社員,增產隻會是一句口號。

也因此,梅書記有了個“下鄉書記”的彆稱。

他的這番話在全市甚至是全省範圍內都引起了熱烈的反響。有保守的人認為他這做法不對,有嚴重的資本主義傾向,但更多務實的乾部認為,沒什麼比讓農民填飽肚子更重要。

辰山縣並沒有改變生產關係,隻是增加了分配的方式,取之於民還之於民,最後得利的是上百萬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當官不為民,不如回家種紅薯,這麼做有什麼錯呢?

這種激烈的討論在豐寧市和省城討論得最多,甚至還因此召開了好幾場會議,梅書記更是被領導叫過去談了好幾次話。

能引起這麼大的風波是梅書記都萬萬沒料到的,不過因為做出了實打實的成績,哪怕有爭議,有反對的聲音,但到底沒掀起什麼風浪,也沒對梅書記造成任何影響。但這段時間,他的壓力著實不小,人都跟著瘦了一大圈,但精神狀態更好了。

不過這些風風雨雨隻在政界發酵,沒有波及到校園,自然也就沒影響到沉浸在學習中的餘思雅。

本以為這個熱度會漸漸消退,但九月中旬,辰山縣水稻的產量統計結果出來,再次在各級政府中引起了軒然大波,引發了新一輪的熱烈討論,將這件事推向了更高/潮。

這天餘思雅下課後,剛下樓就看到許秘書騎著自行車站在那裡微笑看著她。

餘思雅立即走過去,笑道:“許秘書,你找我嗎?”

許秘書指了指車後座:“餘廠長上來吧,高市長要見你,派我過來接你,這都快中午了,彆讓高市長等太久了。”

餘思雅趕緊坐了上去,詫異地問道:“你來很久了嗎?”

“也沒多久,就差不多一個小時吧。”許秘書笑道。

餘思雅沒話說了,一個小時還不算久?許秘書雖然是個秘書,但他可是高市長的秘書,這樣的人物等她這麼久,還沒丁點怨言,她得好好琢磨琢磨高市長找她是為了什麼。

等進了高市長的辦公室,接過高市長遞來的那份報紙,餘思雅心裡就有底了。因為報紙上黑色的大字標題明晃晃地寫著“辰山縣稻穀產量較之去年翻了兩倍”。

很好,梅書記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三天兩頭上省報頭版頭條,這下更是驚動了高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