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6 章(2 / 2)

桓淩解釋道“原本是有十餘片的,不過劍葉展開後過於長大,占的地方大,所以宋知府裝盒前將其葉片折去了幾葉。陛下可觀莖上結節,節上仍可見折痕。周王所獻十三穗稻應當是有十三葉的,故此第十……”

夠了!

這大殿上沒有一個不會數數的,你就不必數葉數和分蘖數了!

天子不耐煩地道“朕已知曉了,你隻說如何叫它多結出穗來吧。”

桓淩說得意猶未儘,但既然天子急於聽到最終結果,他也隻得省了如何按葉齡判斷有效分蘖與無效分蘖的部分,直接講起了宋時在漢中經濟園做出的化肥。

“草木生生造化,全賴水土之力,而這土中滋養莊稼之本的便是肥。尋常農家不過掃溷廁而積肥,而宋知府卻能以山中礦石為原料製取可奪天地造化,極大提升糧產的奇妙肥料。因其催發禾稼化生之用,故宋知府為之取名為化肥。“

可奪天地造化,將普能稻穀化成十三穗……不光十三穗,而是各色各樣異種祥瑞嘉穀的肥料,當真可稱為化肥。

新泰帝讚了聲“好名字,宋卿不愧是我朝三元才子,取的這名字甚合肥料之性。”

說到曬田水深淺、葉長與分蘖什麼的,眾臣都隻能在心裡死記下來,等明年禾稻生出後再研判;那肥料更是聽著便覺穢臭味撲麵而來,令人不敢細究;唯獨說起取名,眾位大人都有滿腹經驗,可以放開誇獎。

不怕哪句說錯,在天子麵前丟臉。

大殿中一片“化,猶生也”“萬物生息則為化”“化有革故鼎新之意,尋常肥料隻能種出二三穗的禾稻,這肥能催出數十本品類各異的嘉禾,信可革舊肥之用”的誇讚聲。可惜宋時不在這裡,不然聽著這些最愛給他引渡的未來科技改名的文人高士極力誇獎“化肥”這名字,足以浮一大白了。

雖然宋時沒能體驗到這種虛榮,桓淩卻替他實領了誇獎,毫不矜持地說“其實這化肥原隻是煉煤所出廢氣與山間石塊、草木餘灰所製,亦是宋知府有化腐朽為神奇之能,才能將其點土成金,化為上等肥料。”

……什麼?

草木灰能做肥料這是人都知道的,山石能當肥,他們也湊和著信了,那煉煤所出的廢氣怎麼可能埋進土裡做肥料!

就連當年一心想招攬宋編修,至今也對他跟了周王……他舅兄而意難平的齊王都忍不住要戳穿桓淩這番妄言“桓禦史之言毋乃過於神異了,如你所言,宋知府竟有通天徹地的法術,能將燒煤後飛入天上的煙氣導入田地之間麼?”

天子還是頗愛惜這個才子的,也願意給長子留臉麵,開口動問一句“莫非宋卿是教人在田間築灶燒煤,燒出的煙氣如宮中火道般導入田土下麵?”

新泰帝這一句話雖不能教眾臣相信桓淩方才的說法,卻能叫人知道,宋時身上聖眷正濃厚。

剛獻了幾十株祥瑞的人,就是得寵,就是有特權。彆人要質疑之前得先想想自己有聖寵比不比得上他的厚。

一時間議論煙氣不能做肥料,桓淩為了吹捧愛人要生造神話的議論聲壓下去了幾分,齊王更不敢逆著父皇來,隻眼巴巴地盯著桓淩,看他如何圓這個以氣充肥的謊。

然而桓淩既未撒謊,自然無畏。他垂手站在殿下,在堂下皇子、百官雜糅著探究和懷疑的目光中微微一笑,氣定神閒地答道“陛下所猜極準,宋知府製肥時,便是以管道引煤氣下來,但卻不是直接通進土裡,而是先以自製的硫酸淋洗煤氣,將煤氣中原本害人的毒物洗入酸水中,兩廂以毒攻毒,祛其烈性,反而製成了能促生嘉禾的好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