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7 章(1 / 2)

科舉出仕(士) 黃薑 7832 字 6個月前

殿試考完當天,依舊像會試結束後一樣。四名主考官並八名同考官, 當晚就留宿考場即保和殿, 開始判改考生答卷。

不過因為殿試隻考了一篇策問, 判卷規則就不能像會試那樣, 各自負責一個模塊的判卷工作了。

於是殿試的判卷規則是,主考官和同考官共計十二位,分彆為三百份答卷各打一個分數。最高分滿分一百, 最低分零分。

十二個分數去掉一個最高分, 去掉一個最高分之後, 算出一個平均分數,這個分數就是考生的最終得分。

這個判卷規則也是在儉王上疏獻策後,科舉革新的一個方麵。

每份答卷都經由十二個考官判改打分, 已經算公平了。哪怕有那麼幾個認考生筆跡的考官, 也不可能十二個考官都認考生筆跡, 且還給同一個考生給高分和低分。

如果真有十二個考官, 都選擇力保或打壓同一位考生的情況,那這名考生就真是了不起了。

不過,要不說萬事皆有可能呢?這一次, 還真就是十二名考官都選擇了力保同一名考生。

這名考生就是黎池。

十二名考官都選擇力保黎池,是有原因的。

首先,黎池已經‘連中五元‘。夠資格來做考官的大臣們, 都已在朝堂上摸爬滾打多年。揣摩上意,是他們的必修課。在有考生‘連中五元‘的情況下,除非該考生交白卷、答卷全篇汙跡或者犯了大忌諱, 否則判卷考官們再怎麼都要判出一個‘六元及第‘出來!

六元及第者,科舉取士後史上才隻有兩個而已。若是在貞文帝在位時出現一個,這就是為貞文帝的‘文治‘功績,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樣討好上意的事,考官們如何能不做?

就算想要標榜特立獨行,愣是要和皇帝唱反調、不讓他‘文治‘功績上添上這一筆。先不論他所打的這個分數,會否成為最低分給去掉不納入平均分計算中。就是這分數打出來後張貼公示了,也要擔心會不會被皇帝記仇,會不會被天下士人攻訐:十二個考官,就你一個打低分,你才學是有多淵博啊?!

其次,皇帝其實已經相當於提前看過了黎池的答卷(雖事實上是看得他的草稿紙),且與眾臣和眾皇子們探討過,這就已經明示了他屬意黎池這份答卷。

要是考官們還不依著貞文帝,非不將黎池的答卷判成第一名狀元,那他們這輩子也就不用想升遷了。

最後,是因為黎池的答卷確實答得不錯。

真沒愧對他‘五元‘的盛名。

拋開其他不談,隻看這一份答卷,若是考官們給他的分數打低了,都要擔心張榜公示後,被天下讀書人指指咄咄。

“這黎和周……真是學識淵博。”一名同考官感歎道。

黎池是腦中構建了記憶宮殿的人,記憶力很好。或許他還說不上博覽群書,不過但凡是他看過的書,他都記得。而且他又不笨,還能舉一反三地靈活運用,這才是最重要的。

“是啊,不僅學識淵博,且還常有奇思妙想。”同屋的另一名已經判改過黎池答卷的同考官,一邊判改手下的答卷一邊附和。

黎池是在信息爆炸的新世紀活過一世的人,相比起來,可不就比這個時代的人有更多奇思妙想嗎?

“唉,真是老了,長江後浪推前浪,後生可畏啊!”此次殿試的主考官之一,暮氣沉沉地感歎道。

主考官感歎後生可畏,已不及黎池這樣的後期之秀,其實這就好比是後世感歎:高考前是人生知識水平的巔峰。

在官場沉浮多年,之前學的書本知識也就都忘得差不多了。這是正常的,這些考官們年輕科考時或許沒有黎池這樣出類拔萃,但也是有過意氣風發時刻的。

……

殿試結束後,考生們得以休息一天。

殿試當天有好些個大臣和皇子隨貞文帝巡視,當時發生的事該知道的人也都應該知道了。

不過黎池在青朱院休息的這一天裡,黎府居然沒動靜,也許是還沒有意識到他殿試時沒用那壺墨?黎鏡沒找黎池,於是黎池也就作出了休整精神的姿態,專心在青朱院裡休息。

然後二月二十二這天,三百名貢士再次在天微亮時入宮,參加殿試後的傳臚大典。

入宮搜檢時,給貢士們發了身統一的進士服穿上。

今日進入皇宮的貢士們,出來後就都是進士了。無論是一甲狀元、榜眼和探花,二甲進士,還是三甲同進士,總之都稱之為進士。

在禮部官員的帶領和指揮下,貢士們依照會試排名先後,在太和殿外排成兩列,等待傳臚大典開始。

太和殿又稱金鑾殿,是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平日裡皇帝上朝並不在這裡。

不過因為今天是三年一度殿試後揭曉名次的傳臚大典,哪怕今天不是上朝的日子,夠格上朝的眾臣也都還是要進宮來。

此時的太和殿內,貞文帝拿到了殿試判卷官們遞上來的排名前十的答卷。

“眾位愛卿,你們看看這十份答卷,覺得孰高孰低?”貞文帝讓身邊隨侍的太監總管,將十份答卷拿下去。

雖說貞文帝說的是‘眾位愛卿‘看看這十份答卷,可也不過就是讓那麼幾個大臣看看而已,當然是不可能讓殿內的所有朝臣都看的。

而且這次又還忽略了已經成年入朝,分列文武兩列之前的,趙義和趙儉等八個皇子。

位列左邊一列文臣之首的內閣首輔,周首輔接過太監總管遞過來的十份答卷。

放在最上麵的第一份答卷,就是他們昨天與貞文帝一起看過的,那張草稿的成文文章。

周首輔再一翻看排在之後的答卷,目光粗略掃過後也就明白了。這順序排名應該是皇帝已經排好了的,現在不過是暗示朝臣們附和而已。

“回陛下,臣覺得這黎池當排第一為狀元,孫玉林當排第二位榜眼,至於這第三探花和第四傳臚……應就在鐘離書與李乾桉兩人之間。

不過臣卻說不好這兩人孰高孰低,還需陛下您抉擇。王掌院認為呢?”

主管翰林院的掌院學士,王掌院接過周首輔遞過來的答卷,看過之後也說了與周首輔大同小異的話。

然後王掌院又將答卷遞給右邊武將之首的護國將軍錢武威。

“陛下,老錢我一個粗人,哪能判斷他們讀書人的高低!陛下就看著排唄,隻要是陛下排的,老錢我就覺得都對!”

“哈哈哈!”貞文帝被錢武威說得哈哈大笑,揮揮手讓隨侍的太監總管去將答卷取回來。“老錢你啊!”

“既然這樣,那就黎池為狀元,授翰林院修撰,賜文房四寶一套、黃金六百兩,以及六元及第狀元府一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