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1 章(2 / 2)

科舉出仕(士) 黃薑 5287 字 7個月前

於是,黎池又鑽進了翰林院的書庫裡,將還沒看過的卷宗,都拿出來翻看一遍。雖都是陳年卷宗,卻也是有價值的,一是可以從中學習到處理實務的能力。

二是可以從卷宗檔案裡的陳年舊事中,看出一些淵源,反應到當下的人與事之中,大多都能夠得到映照。

卷宗看得多了,有時覺得看上去很莫名的人與事,興許就能從那些卷宗中找到前因淵源。這就好比看過了‘前情提要‘,自然就更容易看懂之後的‘劇情‘。

要說黎池若是不想閒得慌,憑他腦中放在這個時代能發家致富、富國強民的知識,當然是不用閒下來的。

但黎池深知‘一口氣吃不成大胖子‘的道理。在煤炭和水泥這兩樣還未完全消化的現在,不宜放出更多東西來,比如:發家致富的肥皂,關乎民生的曬製海鹽,以及解海禁等。

若是一股腦都拿了出來,他可能會因為風頭過盛,成為了那棵‘秀於林中‘的高木,從而被摧毀。智多近妖,是一個好詞語。但若是一個人真的‘智多成妖’了,那帶給上位者和百姓的就隻會是驚恐,隨之而來的就是摧毀。黎池並不想在這個時代裡,表現得太過異於常人。

而且事情的發展是循序漸進的,若是他一股腦地將後世先進的東西都傾倒出來,結果對大燕是好是壞並不能確定。

打一個簡單比方,就是揠苗助長。黎池有心讓大燕變得更好,卻不願做那隻揠苗的手。

又有許多事例都證明,集中注意力做一兩件事,成功的概率要大很多。若是同時做五六七八等許多件事情,則多半會失敗。大燕如今專注於煤炭和水泥上,應是能成功的。但他若是再搞出幾件事情來,人力和物力的拉扯之下,可能會一件都做不成。

所以,黎池決定先安靜幾年時間,短時間內不再做出影響巨大的事情來,也不搞什麼新鮮東西。

於是,黎池就安靜地過起了日子來。上朝時不插嘴,翰林院坐衙時看書庫裡的卷宗檔案,散值了就回家陪一陪乖巧女兒和鬨騰兒子,休沐時或就在家,或者去看看黎海雇工織羊毛線的進程。

黎池徹底低調下來了。仿佛為官一年多就被欽派出京兩次,與改變立儲製、新增煤炭局和水泥局有著莫大關係,官升兩級的風雲人物,並不是他一樣。

朝中許多官員都在暗暗等待,等著看黎池意氣風發的樣子,等著看他繼續攪起陣陣風雲,也等著看他會否一朝失手、會否被壓製。結果他卻安靜下來了,出乎了許多人的意料。

趙儉大婚過後一個多月,十月初的時候,貞文帝一道聖旨將趙儉派出了京城。與先前傳言和猜想的一樣,是派趙儉去巡察地方上水泥局的籌建。

趙儉在走之前,來找了黎池一趟。

京城水泥局是黎池籌建完成的,短短幾個月時間而已,就順暢地運行起來了,被許多大臣暗地裡誇讚過。趙儉就是來向黎池取經的,而黎池當然時知無不言、言無不儘,將他的經驗和想法儘數說給趙儉聽了。

趙儉出京後沒多久,就陸續有各省的工匠進京,到京城水泥局中來學習。不過這與黎池並無多大關係,他身上的‘工部行走‘之職早已撤去,水泥局大使也已走馬上任。

說起來,黎池當初定下的水泥局‘代副使‘容綱,據說已經去掉了‘代’字,成為了正式的京城水泥局副使。

……

‘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之後,天地陽氣回升,被認為是一個吉日,亦是祭祖大節。民間或許冬至祭祖,或許過年祭祖,但大燕皇室就隻是冬至祭祖或說祭天。

黎池六元及第回鄉時,就有過一次祭祖,當然皇室祭天比民間的祭祖,場麵要宏大得多了。

冬至時,皇帝會前往郊外圜丘祭天。

祭前準備之繁瑣,祭位設置之講究,祭天程序之繁多,祭天戒律之森嚴,比照著民間的祭祖,乘上百倍千倍可能就是了。

但這冬至的祭天大典,與黎池並無關係。因為冬至祭天又帶著點祭祖的意思在裡麵,於是燕太/祖時,就隻允許三品及以上官員陪同參祭,並不允許三品以下官員參祭。如今的皇帝遵從先帝遺風,同樣隻讓三品以上官員需陪同參祭。

但與黎池有那麼一點關係的就是,祭天大典結束之後,傍晚時候貞文帝賞賜群臣時,賞賜物裡有羊毛線手套、襪子、圍巾和羊毛衫。

作者有話要說:  晚上十點(=^▽^=)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