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池大約猜測,看來皇帝是要找一個‘背功‘——白領功勞,或者是‘背過‘——吸引仇恨值的官員,借這官員的口說出決論。如今看來,這人就是他黎池了?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黎池身為人臣,皇帝想要他來說出決論,他除了依照聖意,再無更好的選擇。
而皇帝心中的決論是什麼?要如何說出來更好?
這看似需要君臣間能心有靈犀,其實並非不能從蛛絲馬跡中推測出來。黎池在這幾次早朝時,仔細揣測得來的結論,應該是能說中七八分聖意的。
黎池捧著朝笏出列,針對貞文帝的‘和周,你怎麼看‘的問題,回稟道:“回稟陛下,‘煤引‘之策,在臣看來,就是解決三個問題:一是經銷‘煤引‘的商賈,該具有怎樣的資質?二是哪些商賈符合資質?三是確定經銷的商賈之後,該如何監察?”
“哦?分彆說來聽聽?”皇帝就喜歡聽這黎和周說話,條分縷析、聽著不累人。他就煩那些答話前吊半天書袋子的朝臣,吊完後說得也是雲裡霧裡的,還要他親自去分析回稟大意。
“這第一點,該具有怎樣的資質?無非是此商賈要家資豐厚,運輸力強,信譽良好,以及家風良好。”
“關於第二點,有那些商賈符合以上資質?臣隻有兩隻耳朵和一雙眼睛,並不能充分知曉哪幾家符合。不過有一點,陛下的美好初衷是為讓天下之人,皆可享受到煤炭的溫暖,那就不能隻用北部、南部或中部的哪一家商賈,否則總會有商賈實力不足,忽略掉的地方。也不用三地的每一地都啟用好幾家,因為多則生亂。”
“最後一點,確定後又該如何監察?不如同天下官員三年一考政績那般,官員論升遷或貶謫,經銷商賈也三年一考,論續用或貶謫。而且續用最長不超過三次,即一家商賈不得連續經銷超過十二年,但可在間隔三年之後,重新參與經銷權的競爭。”
黎池回稟問話時不慌不忙、條理分明,聲音聽著讓人很舒服,直截了當地就說出想法和建議,並不給每個建議詳說緣由,也不給出曆史典故、不吊書袋子。相信若是他真去吊書袋子,以他所記知識之淵博,他能比殿上絕多數官員,都要更能吊。
這樣的回答,貞文帝就很滿意了。尤其前兩點完全是他心中所想的,最後一點有些超出他的想法的,聽著也不錯。
黎池一邊回稟,朝臣們也一邊品味他回稟內容的緣由,結果一一對應得出的背後深意,竟都直指要害,總的來看又考慮得很詳儘。
慵懶中透著威嚴的貞文帝點了一下頭,“嗯,說的像是那麼一回事。今天就議到這裡了,散朝。”
“退朝!聖上起駕!”太監總管張忠一揚拂塵,上前一步唱道。
朝臣們紛紛跪下,口呼:“恭送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次早朝在黎池回稟完之後,貞文帝隻說了一句‘說的像是那麼一回事‘,就草草地退朝了。看似沒有議出結果來,但有那麼幾個人精大臣,如周首輔那樣,心中已經有數了。
果不其然,早朝後的第三日,工部公布出了‘煤引‘經銷的商賈和監察辦法。
近乎完全符合了黎池在朝上是的建議。晉商、徽商和潮商各有一家,這三家都是三大商幫中的佼佼者,家資理所當然格外豐厚。三家都有自家的車隊和船隊,水陸兩路都能走。在民間信譽都很好,或是仁商、或是儒商。家風也很好,沒有傳過他們家族裡有甚醃臢事,族中子弟也沒有仗勢欺人、鬨出事情來的。
而公布出的三年一考監察法,也是黎池朝會上提出的,一模一樣的。
晉商王家,就是經銷‘煤引‘或說經銷煤炭的三家之一。
競爭經銷‘煤引‘資格這樣的大事,王家的家主自然要親自到京的。王家家主在去年臘月中旬時,就已經來了京城。過年時,還拜訪了不少官員,送去了‘炭敬‘、字畫、玉石等各類孝敬。
而黎池也收到了王家的‘炭敬‘。因為王家給二十來家官員的府上,都送去了‘炭敬‘,黎池姑且能算是寵臣了,王家給他送‘炭敬‘也說得過去,他混在其中也不打眼。
事實上,去年年前和今年正月二月裡,朝中官員不知收了多少商家的‘炭敬‘,貞文帝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沒有理會。官員的俸餉少,偶爾收點商人的孝敬,貞文帝也就當不知道了。
幾日後,王家家主提前遞上帖子,說是請求在黎池二月中旬休沐日那天登門拜訪,來商議合辦水泥作坊的事情。黎池應下了。
到中旬休沐這天,王家家主帶著族中後輩王元楨,攜禮登門了。
作者有話要說: 渣作者癱了.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