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就是田產,今年年初的時候,剛好有人想轉手田莊,黎池就用皇帝賞賜的瀚海贈禮那一萬兩白銀,接手了這個在京城東北方的懷柔縣裡,麵積達八百畝的田莊。
再就是家中存款,清點下來之後,還有一萬一千多兩銀。這些存款主要是前年冬天,賣羊毛六件套賺來的,用了一些之後還剩下這麼多。
當然,若隻往外花用卻沒有進項,定然是不會還剩下這麼多的。不說其他,就是這兩年徐素和女兒安安的醫藥錢,都不止花用四五千兩。
而之所以還能存下來這麼多,是因為黎池與王家合辦的水泥作坊,已經有了進項。
去年下半年,王家開始建造作坊,並生產售賣水泥,年底分成的時候,黎池分到了一千兩。
可是到今年年底,與王家對了賬之後,黎池得銷售額的四成,總共拿到了八千零一百兩銀子。
去年的時候,王家一次性在北方建了十個水泥作坊,打算等發展好之後再慢慢擴張。這樣算來,一家水泥作坊一個月的銷售額約在一百五十多兩,黎池拿四成也即是六十多兩,一年就是七八百兩。十個作坊,一年也就是八千兩左右。
即使王家不再擴張水泥作坊,黎池每年也能進賬八千兩左右,維持家中花費足夠了,或許每年還能存下一些,積少成多要不了幾年就又能買一個田莊了。
值得提一句的是,黎池在試驗水泥時,是與趙儉約定的在試驗成功之後,利潤二八分成。
不過在將水泥配方獻給皇帝,或者說開設京城水泥局時,這個約定就已經作廢了,趙儉主動提出不再拿兩成的利潤。因此與王家合辦的水泥作坊的利潤,並沒有趙儉的份。
盤點了一番家產之後,黎池終於覺得安心些了,短時間內不用為銀錢操心了。
不過黎池在陪女兒安安玩耍時,忽然想到,是不是要開始給女兒存嫁妝了?
既然想到這裡了,黎池立即就做了決定:從明年開始,每年給女兒存一千兩的添妝銀。等女兒出嫁時,湊個整就有兩萬兩的添妝銀了,再加上陪嫁的嫁妝,應該能過得富足?
……
黎池早已承諾過二伯黎林,今年讓黎海回黎水村過年,雖然黎海其實不太想回去,不過還是將他勸回去了。
黎海既然回去黎水村過年,黎池捎給老家的節禮,他順便就幫忙帶了回去,倒是少了一宗事。
不過,大朝會之後,正月初二、初三兩天收禮送禮的日子,因為黎海沒在京城,不能幫襯一二,這兩天裡黎池那是忙得腳打後腦勺了!
幸好的是,兩個孩子更大些了,徐素差不多已經能夠脫開手,能幫黎池的地方就更多了。黎池又將原來的門房小廝黃精提了上來,給他做了一身好衣服穿上,在訓過話之後,就當成管家來用。這樣在黎池出門拜年送禮時,黃精與徐素兩個人,也能接待好前來送禮的人。
一個忙碌又平常的年節,就這樣過去了,時間正式邁入貞文二十四年。
開年之後,趙儉繼續奏請重開商路之事。與去年一樣,同樣不缺少朝臣反對。
朝臣反對,就一一辯駁。下次早朝繼續奏請,依舊有朝臣反對,那就繼續一一辯駁。
如此往複,時間來到二月份。
到了此時,大多數朝臣也都明白皇帝的態度了,皇帝是讚同開商路的。隨著越來越多的朝臣明白皇帝的意思,又有趙儉與黎池多番辯駁與說服,反對的朝臣也越來越少了。
直到最後內閣首輔周揚青也表了態,海陸商路可開、兩個商貿司也可設。到這時,貞文帝也就同意了趙儉的奏請。
“從去年年底到今年,這一個多月以來,儉王與黎和周在說服與辯駁時,朕聽著也覺得這海陸商路可開,那就準奏。”
“不過,開商路、設商貿司這兩件事,也得需要人去做……”貞文帝作沉思狀,稍頓幾息之後,下旨道:“開設南海商貿司的事情,和周,就由你來總領。朕看你籌建京城水泥局時就做得很好,想必籌建海貿司這事,你也是能做得來的?你又是戶部兩廣清吏司的郎中,恰好能便宜行事。”
黎池接到這個任務,心裡竟然有種‘果然如此‘的感覺。“臣領命,臣定然不負陛下厚望!”
“這關西商貿司的籌建,本來是儉王去最合適,可儉王妃如今身懷有孕,儉王長期離家怕是會不放心。那就由,裘愛卿來負責總領。”
趙儉的嶽父裘嚴正出列領命,“臣領命,臣定然竭儘所能,籌建好關西商貿司!”
商貿司的籌建,不是小事,雖已確定下了總領之人,卻也還要做許多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