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第84章 喊話(2 / 2)

盤秦 春溪笛曉 6888 字 3個月前

苦一點,沒關係,能加薪啊!

難一點,沒關係,能加薪啊!

大王你看我,不怕苦,不怕累,全月不休,自願加班,這事交給我準沒錯!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朝廷上下開始彌漫著一股子拚搏奮鬥的氣息,嬴政偶爾宣召個人閒聊聯絡感情,對方都會不自覺地流露出一種“大王你沒有什麼要緊事的話我要回去乾活了”的急切。

嬴政:“…………”

總覺得他手底下這套班子變得怪怪的。

嬴政給扶蘇寫了封信,表示已經快到秋收時節,讓扶蘇算算日子趕早回來,彆在外麵瞎浪了。

扶蘇又寫信回了過來,說想看完秋收再走,要確定今年秋收順利他才能安心離開。

嬴政雖不太樂意,但還是允了。

扶蘇和嬴政商量完歸期,把這事和張良他們說了。

馬上到了秋收季節,各縣派出去乾活的民夫都陸續歸來趕秋收,今年的收成明顯會比以前少,不過扶蘇辦起來的作坊仍在運轉,百姓有哪怕沒糧了也有可以做短工換糧,今年的饑荒算是徹底熬了過去。

不管是留在本地的百姓還是被借調去外郡乾活的民夫,如今都已經牢牢記住扶蘇的名字。

這位大公子年紀不大,胸懷卻寬廣而仁善,得知他們受了災,便親自到受災最嚴重的地方坐鎮,他們吃什麼糧,大公子也吃什麼糧;他們上前說話,大公子永遠和和氣氣,從不嫌棄他們出身微賤。

據說上回大公子親自到江中捕魚,那些魚兒竟爭著入網!

這樣的大公子,說不是仙童降世誰信呢?

得知扶蘇要回鹹陽了,百姓們十分不舍,卻又不敢去拜見扶蘇,隻能歎著氣等著給扶蘇送彆。

哪怕馬上要走,扶蘇也沒閒著。

開始那幾個月扶蘇都在為百姓的吃喝絞儘腦汁,連土都給盯上了。後來百姓的溫飽有了保障,扶蘇又琢磨起文教之事來。

鬨了場饑荒,不少小孩沒了父母,這些小孩被他統一安排到縣裡,讓人給他們授學。

除了這些孩子,邯鄲郡的讀書人們仍是學著三晉之學,習著趙國文字。兩國雖比鄰而居,字形字音上還是有著不小的差彆。

這個問題後來他父皇也考慮到了,所以有了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之議。當年商君變法,已經對秦國境內的度量衡進行過整頓,將來隻需要把這套標準推行開去即可。

既然都是要做的,那宜早不宜晚,扶蘇便和邯鄲郡守商量著征用趙國原來的學校,照搬雲陽學宮的成功模式,先批量培訓邯鄲郡隸卒,再讓他們回地方上辦公或教學;郡中適齡孩童,若有天資不錯的可以擇優選入學宮讀書識字;還有邯鄲郡上下的市集都必須改用秦國文字、秦國度量衡。

趙國原來那些學問一般般的讀書人倘若願意用秦國文字授學,都聘請過來到學宮當夫子,工作能力格外好的可以舉薦給朝廷。

至於那些死活不肯折腰的,先不用管,讓他們繼續搞學問,不過回頭不免賦稅徭役了,他們的賦稅照收、徭役照安排,不為朝廷乾活當然不會有優待。

對那些學問十分出色、名聲非常響亮的趙國學者,扶蘇還是頗為尊敬的,親自去拜訪了一輪,不管對方願不願意開門相見他都沒落下任何一個。

這些人之中,不願見客的扶蘇都叫人不要去打擾,願意出山的他以禮相待,沒有半點逼迫之意。

一輪走下來,扶蘇不僅收獲了一批原本已經準備隱居山林的博士苗子,還從那些不願出山的學者家裡薅了不少藏書,可以說收獲頗豐。

直至要踏上回程時,扶蘇心裡還頗有些遺憾:要是能多留個一年半載,他們說不定還能拜訪更多能人異士。

隻要能挖到真正有才能的人,被拒之門外不虧,能把人請出山就是白賺!

扶蘇要走這日,邯鄲郡的秋收已經結束了,他帶來的人留了不少,一些在學宮那邊,一些分散在各個工坊裡;他帶走的人也不少,除了從鹹陽跟著來的自己人以外,還有不少趙國學者和能工巧匠,都是扶蘇相中的人才。

陳平也跟著他們一起走,扶蘇已經派人往陳平家跑一趟,留下一筆豐厚的錢財和禮物,言明陳平要去鹹陽待一段時間,讓陳平兄長不必掛念。

臨行那日,不少百姓聞訊而至,又是一番夾道相送、依依惜彆,長長的隊伍才終於啟程。

而在扶蘇一行人離開邯鄲郡境內那天,嬴政正式宣布兵分兩路從邯鄲、潁川兩郡攻打魏國,同時還派使者喊話燕王,讓他趕緊把自己的好友燕太子丹放回來,要不然秦國可要派人去接了!

作者有話要說:

嬴政:文武百官突然勤快,我好閒。

嬴政:沒啥事乾,不如打個魏國吧!

魏國:?????

早早更新!

如此勤快!

政爹:直播打魏國,交營養液即可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