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開始也不是沒有抱著近水樓台先得月的想法,若能得了公主的青眼,那可真謂扶搖直上,但沒兩年宋思遠等人的想法就隨著公主身邊的美少年侍衛增多而大變樣了。
京城裡不少人都對她避之不及,驕縱任性,喜怒不定是人們對她的印象,比起宮裡頭其他蕙質蘭心的公主,襄儀公主顯然不是個很好的尚公主的對象。
況且和襄儀公主身邊親近的那些風格各異的美少年侍衛相比,論臉蛋,他們還真比不上,論胸懷氣度,那還是算了吧。
老老實實地做個紈絝子弟也不錯,隻是陪襄儀公主打馬球還是能哄公主開心的。
這不,比完賽他們這一隊就得了襄儀公主的賞賜。
錦榮打完球後,就回了寢殿,這裡本是她在京城郊外的園林,地處遼闊,適合打馬球和騎馬。
侍女們給她換下了騎馬裝後,錦榮又泡了個湯浴。出來又換上了狐白裘,身邊的侍女笑道:“皇上賞賜的這狐白裘在夏日裡最是清涼消暑不過了。”
錦榮輕笑了一聲道,“可惜了,就這一件。”
“所以說皇上對公主寵愛萬分啊,這樣的好東西獨獨賞賜給了公主。”
上午看了馬球,下午就改看唱戲,襄儀公主好梨園優伶也是眾所周知的,公主府裡就設了一個專門唱戲看戲的園子,而且尤為喜歡看新本子,因著賞賜豐厚,京城裡的戲班也是變了法地改出新意來。
半年前,京城最出名的戲班在公主府裡唱戲,唱的是一出金玉奴怒打薄情郎。
誰知襄儀公主聽到一半就停了手裡的瓜子,說不聽了,神色淡淡也看不出個喜怒來。
公主雖未降罪,但惹了公主不喜,其他公侯官家也不敢請這個戲班去唱了。戲班的人絞儘腦汁在想是哪裡出了錯,忽然有人提出,是不是公主不喜歡這個結局啊。
這台金玉奴怒打薄情郎結局是金玉奴原諒了認錯的相公,終歸於好。
“可大家都這麼寫啊?”戲班裡專門寫本子的人就這樣道。
戲班的班主最後還是改了結局,變成負心郎心中悔恨病亡,不得善終,金玉奴覓得良緣,一生幸福。
改完後又戰戰兢兢地請求到公主府演出,公主府傳人道允了。
再次演出時,襄儀公主也沒有中場拂袖而去,而是完完整整地看了一出戲,最後賞白銀五百兩。
被襄儀公主喜歡的戲目,自然人人趨之,雖然對結局也隱隱覺得不妥,但畢竟隻是一出戲,沒必要放在心上。
這出新戲演的多了,就成了該戲班的經典戲目。
在一次公主芳辰宴會上演出時,天子親臨,還讚了這戲一句彆出心裁。即便任誰都知道天子是愛屋及烏,隨口誇了愛女喜歡的戲目一句而已,但也止不住對這出戲的熱潮。
不僅是這個戲班唱,連京城裡的其他戲班子也開始唱上了,這可是天子禦口誇獎過的。
天子還算比較勤於政務,所以平時的喜好也不多,也很少看戲,這出唯一被讚過的戲目自此風靡,而且無人敢再改了。
這應該就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了,錦榮心中想到。
這種小事,禦史也不會上諫,不然純屬沒事找事了。頂多讓錦榮的風頭更盛些,蓄養美少年,大興土木,在園林裡舉辦馬球賽,讓戲班子為了自己的一個臉色而上躥下跳,哪件事不引人議論。
對於外界的評論,錦榮一點也不在乎,她是公主,自然不用像這世間的大多女子學三從四德,相夫教子,德行好壞又有什麼關係。而這一點也是皇帝喜歡她的重要原因,作為皇帝很難能隨心所欲,但能看到自己的女兒過的這麼瀟灑自由,皇帝也有些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