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也沒有白白犧牲,郡王變親王,不光是能留給子孫後代的爵位變高了,把榮太妃接回府上養老了,之前不孝的名聲也被洗白了。
坊間盛傳,誠親王之所以這麼賣命的給皇上乾活,就是為了把額娘接回去奉養,所以才會成為雍正年第三位被封為親王的。
這還不孝順。
不過雖然成了孝子,誠親王的名聲還是一團糟,他也不靠名聲過活就是了。
雖然是給弟弟乾活,還是出身差不多的弟弟,但不得不說,比在皇阿瑪手底下當差的時候痛快多了。
雍正四年已經過去一半了,這幾年大清朝的變化不可謂不大,尤其是國庫,雖然用得多,但進來的也比之前多的多,十四當年的提議,又被拿出來討論了。
造船,組建自己的商隊出海,並且儘可能的在海外擁有大清自己的勢力,得讓世人都知道,海外並非是法外之地。
這事兒在拿給議政大臣討論之前,四爺跟十四就已經先討論過了。
造船是工部的事兒,可以在沿海找一些船工過來,但必須要把他們納入朝廷,以防外泄,同樣也借此逐漸提高工匠的地位。
商隊必須得是由朝廷來帶頭,歸戶部管,頭幾次出海,不收納來自於民間的商隊,也不收納來自於皇室、宗室、大臣的商隊,確保朝廷在其中占據主導權。
沿海的通商港口,也要根據實際情況考慮擴大和增多了。
還有武器,出海的船隊不宜帶人太多,所以要帶的都是精挑細選上去的,武器裝備也必須是最好的,誰都不知道海外是什麼情況,甚至不知道直郡王和老八現在是什麼心思。
麵對這些潛在的危險,就絕對不能配備普通的武器,比如先帝曾經讓人拿去給直郡王的火.槍。
那些火.槍,性能並不怎麼樣,就是大清最普通的火.槍,壓根就比不上豐台大營裡用的那些,跟皇帝專用的,還有十四曾經改造過的火.槍,就更沒法比了。
大清地域遼闊,人口眾多,想改變並非是一朝一夕的事兒,這四年裡,朝廷已經把能做的都做了,也會繼續做下去,效果還得是慢慢來,但是海外,麵對那片更為遼闊的土地,也能騰出手來探索了。
四爺並非守舊之君,胤禎到現在都想不明白,是他影響了四哥,還是四哥本身就是這麼想的。
雖然他不知道曆史上是怎麼回事兒,是後人不爭氣,還是四哥此次的探索失敗了,但此時此刻,甚至是從四年前開始,他就已經心潮澎湃。
心潮澎湃的胤禎,在議政大臣們商議之前,就知道這事兒是必須要辦的,他除了做九門提督之外,還多了一項差事,那就是統領工部。
戶部則是由九哥和弘暉來統領,相信在朝臣眼中,後者才是重點,戶部畢竟是四哥沒有登基之前統領過的部門,如今要安排弘暉去那裡,這在旁人看來應當是意義深重。
意義深重的還在後頭呢,為出海一事做準備,議政大臣們幾乎沒有什麼反對之聲,就算是有,也多是對於一些小細節上的不認同,大的方向,眾人已經達成了共識。
至於統領戶部和工部的人選,那也沒什麼反對之聲,九貝勒雖然在雍正年爵位沒有被提升,但卻得到了重用,爵位提升還不是早晚的事兒。
胤禎就更不用說了,皇上待這位爺比待自己的親兒子都好。
這兩位的能力也都是有目共睹的,沒什麼好質疑的地方
大皇子本身就是公認的隱形太子,彆說是跟九貝勒一塊統領戶部了,就是直接被封為太子,應當也沒什麼反對之聲。
大清這四年多的變化,大家都是看在眼裡的,四爺的威信也是日漸增加,乾坤獨斷或許並不能是一個好皇帝,但能夠做到乾坤獨斷的皇帝,一定是能夠壓得住群臣的。
四爺如今就已經有了可以乾坤獨斷的能力,不過他並不需要使用這樣的能力。
現在的朝廷就像是一台高速運轉的機器,每一顆螺絲釘都不輕鬆,自然也就沒人催著立什麼太子,站什麼隊。
弘暉一天接到了兩份聖旨,一份是讓他跟九叔一塊統領戶部,一份是封他為貝勒的聖旨。
邈邈一黍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