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一更(2 / 2)

新鮮的肉沒有,畢竟太皇太後的消息未過,新鮮的蔬菜是有的,不過並沒有做成素肉。

出海之後,船隊沒有渠道跟大清聯絡,是以,太皇太後已經過世六個多月了,敦郡王和敏郡王這兩個做孫兒的才知曉。

敦郡王跟太皇太後的感情,雖然是最後這幾年才處出來的,但這份感情並不淺淡,而且在沒有把太皇太後接到自己府上小住之前,他也一直對太皇太後抱有好感,否則的話,又怎麼會把人接來。

敏郡王嫡親的哥哥,是在太皇太後膝下撫養長大的,宜太妃又一直跟太皇太後交好,可以說敏郡王基於這兩層關係,跟太皇太後的接觸還是比較多的,自然不可能沒有感情。

原本興衝衝有一肚子的話要跟十四弟講,但自從知曉了太皇太後過世,也就全然都沒了興致。

不過領隊的幾個人傷心遺憾,並不影響大家夥高興,尤其是出海歸來的人,說是死裡逃生也不為過了。

本來在出發之前都隻知曉這出海的風險,每個人都做了最壞的準備,好在他們沒有遇到過於惡劣的天氣,沒有把船掀翻的風浪,也沒有不長眼的盜賊。

但困難還是很多,被選中的這些人,都曾經坐過船,沒有過暈船的經曆,但是出海以後可就不是這樣了,大概是在海上漂的時間太久,有暈船的,還有不適應環境的,上吐下瀉。

船上配有太醫,也帶了各種藥材,甚至連西洋藥都有,可也並沒能把所有患病的人都救回來。

按照那些洋大人們給的圖紙,他們在海上漂泊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才到達最終的目的地。

但在最初的時候,不可避免的與人進行了搏殺,在損失了數百人之後,才算在當地站住腳跟。

死在路上的加上死在搏殺當中的,足足有五百五十六個人,儘管差不多隻有船隊人數的十分之一,但作為活下來的那十分之九,可不都是死裡逃生。

死裡逃生的人,終於回到故土,怎麼興奮都不為過。

胤禎他們這些太皇太後的孫兒需要守孝,剩下的人就不必了,國孝之期早就已經過去了,酒肉也早就已經備好了,隻等著犒勞功臣。

此次出行最大的功臣,還是敦郡王和敏郡王,胤禎估摸著,以四哥的性子,怕是要動一動爵位了,尤其是十哥的爵位,這幾年可還從來都沒升過呢。

若是九哥也能跟著一定是為親王,那在這短短的幾年裡可就實現了兩連跳,而且還都是因功升爵,相當厲害了。

休整了一兩日,胤禎就帶著敦郡王和敏郡王先回朝複命,剩下的人繼續在當地休整,半個月後方可隨欽差進京。

洪石也跟眾人一樣,留在當地做休整,胤禎不光是親自去看了洪石,此次出行的所有人他都去看了,這些人裡絕大多數他都認識。

有他負責統領的禁軍,有工部的大臣,有戶部、禮部和欽天監的大臣,包括一些水手和漁民,他雖叫不出名字來,但也是熟麵孔,當初朝廷篩選人的時候,他也有參與其中。

胤禎素來都沒什麼官威,哪怕衣著並不普通,辮子上係著的一塊玉石,就能在尋常的城鎮買下一處宅子來,但這並不妨礙他跟眾人打成一片。

就跟八哥獨有的人格魅力一樣,胤禎的的人格魅力不在交友上,大概是在他的隨和上,很容易跟底下人打成一片。

所以這麼轉了一圈下來,他收到了數千封書信,有好些還是由他和李卓代筆的。

這些書信自然不可能是寫給他的,而是要捎回去報平安的家信,好多人的信上不過區區的幾個字而已,但對於在家中守望的親人來說,這每一個字應當都抵得上千金了。

胤禎回程的路上,有一輛馬車是專門用來放書信的,分門彆類的整理好,等到了京城,就派人挨家挨戶的送過去。

敦郡王和敏郡王頭幾日懨懨的,不過在回京的路上就已經恢複了精神頭,不是對太皇太後不夠親近,而是太皇太後年歲實在太大了,絕對是高壽之人,這世界上沒有哪個人能長命百歲,能活到七十七歲的,已經非常罕見了。

做兒孫的,多多少少都有這個心理準備,調整過來也並非難事兒,尤其這兩位剛剛經曆了生死,就更容易看得開一些了。

在回京的路上,哥仨嘴就沒閒著過,三個人都不騎馬,坐在一輛馬車裡頭,想到什麼就聊什麼。

胤禎對於海外還是很好奇的,尤其是九哥和十哥眼中的海外,跟洋人眼中的海外應當大有不同。

出海的路線,是這兩年早就已經規劃好的,不是特彆準確,但大致的方向都有,也基本上都出自這些洋大人之手。

所以,九哥和十哥他們去的地方,早在之前,就已經聽洋大人們描述過了,甚至還讓人整理成了冊子,就是為了讓出海的船隊到了地方,能夠規避該規避的危險,也免得被當地人給坑了。

從兩種不同的視角聽故事,有的對比,才是其中的樂趣,而且這些洋人大都離開故土好些年,原來的故鄉這些年肯定也是有變化的,大清出海的船隊,所掌握的信息也才是實時的。

更讓胤禎好奇的還是直郡王和老八,大清對海外的世界所知不多,直郡王和老八出海的時候,也絕非是漫無目的的在海上航行,肯定也有個大致的方向,直郡王能跟老八撞上,大清的船隊當然也有可能跟這兩個人撞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