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在這裡買宅子還是很劃算的
李夫人很是不舍:“要我說就住下又如何,咱們一處總有照應啊!”
定二奶奶笑道:“千裡搭涼棚,總有散的那一日,這兩年來,在您府上承蒙照顧,無論是蜜娘還是我都感激不儘。日後,反正離的也不遠,大家還是一樣的走動。”
這時,李夫人拿了一個帖子遞給定二奶奶:“這是我們老爺的帖子,你們有何事,隻消得拿出來,彆人還是賣幾分薄麵的。”
定二奶奶謝過之後,又聽李夫人道:“明年阮孝廉就要進京趕考,我這裡也沒彆的送,你們剛買了宅子,隻怕是手頭緊,這些就送給阮孝廉做盤纏。”
一時又有老太太和二夫人都讓人送了銀子過來,蜜娘也是十分感慨。
一直上了馬車,蜜娘才問定二奶奶:“娘親,怎麼李夫人對咱們那般禮遇啊?”
“以後你就知道了。”
搬到新家之後,蜜娘就開始歸整布置自己的新房間,書桌幾案還有家中擺設不需要多費什麼銀錢,但是都得擺的雅致。
這是兩層宅院一體的,蜜娘住樓上,除了平日做女紅,大多數時候她都是獨自在家中看書。
沒想到就這樣,也有媒婆上門,定二奶奶起初還應付一下,想看看有沒有什麼好苗子,沒想到一個中意的都沒有。
春桃就小聲道:“幸而小姐您沒讓人看到臉,那些人隻知道咱們家有位姑娘待字閨中,就遣媒婆過來。若是知道您的模樣,不知道鬨成什麼樣。”
“是啊,一個三尺寬的小藥鋪的老板也敢來,還有位急切的不得了,恨不得立時就成婚,結果話裡話外透露的意思還讓咱們家和他們家一起湊錢辦婚事,全都是不速之客。”夏蓮氣鼓鼓的。
見兩個丫頭這般生氣,蜜娘笑道:“我知道你們為我著急,但這事兒啊,我娘有分寸的。”
夏蓮嘴快,很快就道:“您說的是,像以前您閨塾裡那位郭姑娘也是為了婚事成日擔憂,後來她爹考中進士又當了官,一去京裡就說了一門好親事呢。”
是的,郭瑤玉去年來信說已經定了親,定的還是她爹的同年,官宦子弟,二十歲就中了進士,比她爹科名還高,當時蜜娘收到郭瑤玉的信時,都能感覺到她的喜悅之情。
其中,郭瑤玉還道如今京裡不像老家都是不到十歲或者十歲左右定親,反而有不少姑娘及笄才找婆家。
當然了,郭瑤玉還曾說如果像陶淳兒遇到個有真本事的,還是先下手為強。
所以蜜娘不急。
定二奶奶也是好言好語打發人離開,但不像在江陵或者李家的時候允許她出門了。同時,蜜娘也察覺自己身體的變化,她開始發育了,胸前開始慢慢鼓起來,以前的小衣也都不能穿了,都得做新的。
時不時她娘來讓人熬烏雞湯、當歸紅棗雞蛋湯,亦或者是桂圓紅棗水給她補氣血。
蜜娘徹底過上養生的生活,隻是不再早起,每日能夠睡懶覺應該才是皮膚能變好最關鍵的因素。
有時候春桃想喊她起來,她娘還道:“少年人多瞌睡,且讓她睡吧。”
一直到當年十月,定二奶奶又產下一子,蜜娘又有了一個弟弟。
李夫人特地派人送了洗三禮來,定二奶奶讓蜜娘去李府去道謝。因為和李家時不時往來,附近沒人敢欺負他們。
再次看到李夫人時,她的神情很是輕快,問過定二奶奶的情況後,又看著蜜娘露出驚豔之色:“出落的越發好了,比以前也長高長大了,看著倒是有大姑娘的樣子了。”
蜜娘笑:“近來我娘都不怎麼讓我出門了,若非是來您這裡,也不能讓我來。夫人身體如何,近來秋老虎怖人,您可要保重身體。”
“我一切都好,說來你不在的時候老太太還念著你來著。”
“我給您和老夫人一人繡了一件抹額。您試試看看?”蜜娘拿了出來遞給李夫人。
這是一條繡著黃蟹菊的抹額,秋天戴最合適了,李夫人也很是喜歡,不免道:“還是你們年輕人會新樣子,我們戴的都是以前那老幾樣。”
“您歡喜就好。”蜜娘微微笑道。
這讓李夫人越發愛的不行,隻是可惜了,之後露珠送她出來方才知道李夫人要帶李冠上京去。
“我們去了怕是好幾年也不會回來了,一來是為我們公子的婚事,二來是準備去順天府參加鄉試。”
蜜娘恍然,回來之後進去定二奶奶那裡,說了李家要上京一事,誰知道定二奶奶一點也不驚訝。
“娘,您這是提前就知道麼?”
隻見定二奶奶笑道:“我不僅提前知道,這個主意還是我出的。”
蜜娘驚訝:“這是怎麼回事?”
定二奶奶方才道:“那日李夫人喊了我去,話裡話外都是看中了你,我作為母親的,知道咱們這樣的人家能被人家翰林老爺的夫人看中,我們蜜娘該是多麼出眾。隻是我聽了些風言風語,遂婉拒了李夫人的好意,並且建議她…”
思緒拉回到那日,定二奶奶和李夫人對坐,二人都是屏退了下人在說話,茶煙嫋嫋,滿室清香。
“其實要我說哥兒那裡才是最緊要定一門親事的,些許風言風語已經傳出去了,若是在江夏定親,旁人就是願意,但是聽了些不好的言語,怕是一樁也做不成。”
定二奶奶當時就看著李夫人臉色煞白,還顫抖著問:“外麵的人都知道了嗎?”
定二奶奶搖頭:“隻是些風言風語罷了,旁人未必會放在心上。”
隻聽李夫人苦笑:“我本以為此事瞞天過海,沒想到竟已經眾所周知。”
“那麼就得快刀斬亂麻,您與其為了不傷害母子情分這般拖著,時日長了再逼,恐怕鬨出事情來。還不如早日定下名門淑女,最好是京裡的,這樣等李公子在京中成婚,兩下不相見,日後就會慢慢淡忘了。”定二奶奶慢慢的道。
要知道年輕人最有反叛之心,你越是不讓他們做什麼,他們反而越要做。
再有,她若是不出這個主意釜底抽薪,那麼女兒恐怕就得嫁給李冠了。
除了李冠心裡有人,其實條件已經是頂尖了,蜜娘未必日後還能嫁到這樣門第的人家。這樣的大驚喜砸在每個人頭上,怕是人家都會再接,更何況女兒這等容貌性情,天下沒有男子不被降伏的。
隻不過,定二奶奶微妙察覺女兒似乎對李家不是很喜歡,再有她自己也心疼女兒,自己清清白白的女兒,憑什麼要人家的二手貨。
她出的這個主意很快被李夫人采納,後來李夫人投桃報李才這樣有來有往。
聽定二奶奶說完,蜜娘方才歎服:“娘,您等女兒學完了琵琶再走,也是不想落人話柄吧。”
是啊,明明沒學完就這樣走,固然是可以疏遠李家,撇清乾係,但無端引起人揣測,隻有學完了,再搬出來,這才符合她們在李家的目的——學琵琶。
況且,李冠其中也定了親事,沒有人會說她任何閒話。
“我是你娘,肯定要想周全些。否則要麼人家娶妻都不要喪婦長女呢,我雖然沒你們學問大,但是我有一顆護住我女兒的心。況且,你爹爹也不是個圓融之人,他日後未必在朝堂混的開,他中不了進士倒也罷了,若是中了,咱們和李家往來,也有個倚仗。”定二奶奶道。
她自己就是爹娘都不在身邊,以至於看清了無數人的嘴臉,吃了許多虧,女兒雖然足夠聰明,但是愛恨太過於分明。
又聽蜜娘道:“可是萬一李公子去了京中悔婚如何是好?”前世蜜娘記得快及笄了,李冠都沒成婚。
定二奶奶自覺好笑:“你真以為那李公子是什麼深情之人啊?”
說完也怕女兒日後被男子騙,又細細道:“若是真的要娶這女子,就該稟明爹娘,讓李夫人和李大人作主,磨也要磨的自己爹娘同意,再找媒人提親。可你看他是怎麼做的,一直僵持著,他知道李夫人為了母子情不肯逼他,他這是既拖著無辜女方,同時也在耗著關家小姐。”
“這關小姐若是個知事的,也該回過味來,再擇良婿。否則,李冠越是為了她不娶妻,李夫人就越是恨她。李夫人寧可挑中你,像咱們家這樣無根基,也無錢財,更無人脈的人家,都不同意她,可見一斑了,還有老夫人二夫人遲早也會知曉,怕是也不會同意。”
“即便她等到那一天進了門,她的日子會比尋常媳婦難過百倍不止。”
蜜娘前世沒娘教導,還真的不懂這些,如今方才明白細微之處。她前世在宮中生活,太後雖然名義上算婆婆,但是這和普通人家不一樣,請安也不是每天請,而且後宮不得乾政,太後本人行為受到拘束,反而為了她自身,還拉攏妃嬪。
但民間婆媳不同,做兒媳婦的日日都要站規矩,折磨你的辦法一百種,若是進門不能生孩子的,妾通房都可以膈應你。
想到這裡蜜娘才點頭:“是啊,李夫人可不是好相與的。”人家李夫人對付不了自己兒子,還對付不了你這個兒媳婦不成。
定二奶奶聽女兒這麼說,不由笑道:“可李夫人非常喜歡你啊!”
“不過是投其所好罷了。”蜜娘乾笑,有時候她覺得自己真的有做奸臣的潛質,到哪裡都能把人哄好。
母女二人又提起李冠這樁新婚事,據說進京是以他去順天府參加鄉試為由,其實就是進京成親的。
“這樁婚事已經是板上釘釘,你就放心吧。否則,兩家臉麵都不要了,他不進京還好,可以拖著女方,指不定又拖黃了,這當然能遂他的意,可他為了自己的前途,肯定會去順天府。”
誰都知道順天府鄉試更容易一些,湖廣考的是南卷,要更難些。
說到最後,定二奶奶道:“情愛看似十分重要,但比起男子前途來,不值一提。蜜娘,我要告訴你一個真相,男人,十個人中怕是有十一個會選擇自己的前途。”
到這裡,蜜娘才真真清楚什麼叫做家教,也隻有親娘會掏心掏肺的教她。
她想日後她要嫁給一個人,一定要全家都喜歡她才好,否則一樁婚事如果阻礙太多了,怕是老天爺都在阻擋她們的姻緣,即便在一起也很難幸福。
遠的如王寶釧不聽所有人的話,非要和薛平貴在一起,最後苦守寒窯十八年,丈夫早已琵琶彆抱不說,回來怕她不忠,還故意試探她,最後當了三天皇後就死了。
近的如關蕙卿,男方全家人都不同意,拖到她都及笄了,花信之年都快過去,男方寧可找自己這個舉人的女兒,就是不願讓她進門,從某種程度而言未必不是看不起她。到頭來,她還是一場空。
“娘,女兒真是慶幸有您在。”蜜娘窩進定二奶奶懷裡。
卻見定二奶奶笑道:“反正娘方才說的那些意思就是,不要同情男人,也不要為了個臭男人就放棄自己的一切。你看哪個男人心裡不是門兒清,以自己前途為重,卻要女人安貧樂道。”
“我都聽娘的。”
上輩子她進宮後方才明白這個道理,那些天天為皇帝著想,恨不得把一顆心都剖給皇帝看的妃嬪未必會有好下場,反而是她,沒什麼感情,隻是三分情裝十分,居然能椒房獨寵。
故而,蜜娘深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