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太陽快落山,花轎才落轎,隻聽得外麵又奏樂,炮仗齊鳴,蜜娘是那種平日聽到炮仗聲太大了,定二奶奶都會幫她捂耳朵的人,因為她特彆怕鞭炮聲,最怕鞭炮炸到臉上,但現在隻得硬著頭皮等著。
轎門卸了之後,有個五六歲的盛裝幼女上前輕輕拉蜜娘衣袖三下,這樣的小姑娘被稱為“出嫁小娘”,蜜娘在數到三之後,才被丫頭們攙扶著出轎子。
出轎門第一步要先跨馬鞍,步紅氈,之後再由喜娘扶著去喜堂,也就是拜親的地方。
方惟彥自從蜜娘從花轎出來後,他提起的心就落到原處了。
二人一左一右,蜜娘透過蓋頭底下看到旁邊站的人的紅色的衣擺,莫名鬆了口氣,隻聽讚禮者喊:“行苗見禮,奏樂。”
然後就是不停的行禮,蜜娘平日饒是不動聲色之後,都快被這三跪,九叩首,六升拜折磨瘋了,饑腸轆轆,頭上的首飾又多又重,嫁衣她為了美觀還繡了不少珍珠在上,非常繁複又重,還得保持儀態萬千。
原本定二奶奶還囑咐蜜娘,說拜堂時要搶在前頭跪,這代表日後在家裡的地位,但她真的在乎不了那麼多了,一切就跟提線木偶一樣。
起身走出去時,一條彩球綢由方惟彥親自遞到她麵前,前麵有兩小廝捧著龍鳳燭在前導,蜜娘正接過時,肚子忽然一響,她明顯看到方惟彥遞彩球綢的手頓了一下,蜜娘羞的不行,隻聽方惟彥道:“且再忍忍,入了洞房,馬上揭了喜帕,換妝的時候,就有吃的了。”
“好。”蜜娘答的有點委屈。
前方擺著五張麻袋,不停有人換動,新娘子須腳不沾地,且五張麻袋意味著“傳宗接代”“五代見麵”的意思。
終於被扶進了一個院子後,春桃小聲在耳邊道:“小姐,這裡就是‘鳳梧院’了。”
“鳳梧院”的緣故蜜娘早就知道了,原本徐氏為兒子選的是枕霞院,聽說那裡極是清幽安靜,還自帶一個小花園,正是個好去處,但被方家歸寧的那位小姑奶奶攪黃了,公然給了方惟彥三哥方惟廷成婚用。
徐氏因為不服氣,故而用了鳳梧院做院名,意思就是鳳棲梧枝,即便是我兒子即便住的地方不好,但照樣能上天眷顧,前途無量。
入了洞房後,按照男左女右坐在床沿上,這就是俗稱坐床。
全福娘子拿來秤杆,笑著對方惟彥道:“請四爺揭蓋頭。”
方惟彥毫不猶豫的輕挑一下,蓋頭滑落下來,喜娘收好後。
蜜娘還準備她仔細看看自己這妝容,多驚豔一會兒,不曾經方惟彥道:“既如此,我先出去,你們伺候新娘換妝。”
又低頭對她道:“我讓他們送茶果子來。”
他是真的擔心把蜜娘餓壞了,蜜娘卻小聲道:“你不看看我嗎?”
雖然很餓,但是精心化的妝可不能浪費,否則,馬上要換衣裳妝容出去,他就看不到了。
方惟彥這才反應過來,他微微彎下身子,再看她今日著鳳冠霞帔,明豔照人,一雙翦水秋瞳盈盈的看著他,仿佛看到他心裡去了,瓊鼻櫻唇,一肌一容儘態極妍,尤其是笑起來,嘴角隱隱有梨渦。
這讓他想起了一句詩“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場景,怪道古人說有閉月羞花之美,以前我總覺得言過其實,如今才算見到真人了。
“很美。”
他在她耳邊仿佛呢喃似的說道。
蜜娘頓時臉一紅,她沒想到這個呆子也會這般。
方惟彥頓時又體貼道:“我先出去了,你慢慢兒的換好衣裳,彆急。”
慢慢兒的意思就是讓她先填飽肚子再出去,隻是沒說出來,蜜娘不由得點頭,“知道了。”
他一出去,夏蓮就忙道:“小姐,奴婢替您更衣。”
“好。”
新娘子要穿的衣裳幾乎都是紅色的,褪去大紅喜服,蜜娘換上一套累珠疊紗正紅茜裙,內裡是乳白色的百子榴花緞內襯,腰間用稍淺的煙霞色軟煙羅係上,發髻上取下大冠,頭上用金累絲鑲寶石青玉鏤空雙鸞牡丹分心。
一丫頭拿著靶鏡,蜜娘則對著小鏡子補妝,尤其是流汗最多的鼻子處,用羅蘭粉按壓實了,又把頭發不整齊的地方重新梳攏了一下。
隻聽外邊有個仆婦送了茶果子來,這些茶果子分外精致,且沒什麼大氣味,蜜娘讓人拿了紅封給她。
那仆婦喜道:“多謝四奶奶了。”
蜜娘笑了笑,就著茶水,一連吃了好幾個,剩下的讓春桃夏蓮幾個分了。
“先墊巴一下肚子,等會兒還有的忙。”
上輩子她沒有這樣被人明媒正娶過,也不知曉這些繁文縟節。
比如此時她才知曉原來入了洞房,不是就安靜等丈夫回來,而是要換妝再去拜見長輩,按照親疏輩分依次見禮。
長輩會給紅封和給新人賀禮,晚輩則由新人給紅封。
這也是蜜娘更加看重這次衣裳梳妝的緣故,之前蓋頭藏著,揭了蓋頭也隻有喜娘和方惟彥看到她,這個時候可不一樣,這是真正和方家人見麵了。
不多時,徐氏身邊的嬤嬤來請蜜娘過去,蜜娘重新上了口脂,對著鏡子抿了抿唇,方才帶丫鬟們出去。
一路走來,下人們無不露出驚豔之色,有人甚至因為看的入迷還撞到了一起。
因為新娘子成婚當日是不能多言語的,故而蜜娘忍住笑容,隻抿了抿唇。
美人不能隻看臉,還得看儀態談吐氣質,這些比之臉更重要。
蜜娘的儀態就更不必說了,因為前世常常跳舞,以至於這輩子很難改掉走路墊腳尖的習慣,所以走路時,旁人看她總有一種書上寫的翩若驚鴻宛若蛟龍之感。
夏日晝長夜短,此時天色還有亮光,但內廳已經開始點燭火了,方惟彥正去外麵的宴賓客的地方喝了不少酒水,但他還不能喝醉,因為馬上就要和蜜娘再向長輩們敬酒。
不遠處,隻見一麗人施施然過來,不是蜜娘又是哪個。
蜜娘見他專程候著自己,心中不由覺得貼心,二人來不及多話,就被婆子們催著進門。
這是侯府內堂,專門請的是非常親近的親戚長輩同窗以及好友等,但即便如此,大概都擺了十桌左右。
不知道誰喊:“新娘子來咯。”
在男方這邊,大家平日裡見到方惟彥多,但是見到蜜娘的人就少,況且,自從定親,蜜娘幾乎是沒有來過了,她也不屬於侯府交際圈裡的,很多人都不認識她。
殊不知花廳裡眾人也是引頸相看,隻見門口走進一對璧人,男子貌若衛階,女子貌若楊妃,郎才女貌無比相配。
隻見一相貌端莊的女子走了過來,她二十來歲的年紀,長相清秀,很有大家主母氣象,隻聽方惟彥介紹道:“這是大嫂。”
蜜娘連忙行禮,知道這是方惟彥長嫂申氏,也是東安侯世子夫人。
這申氏雖然未曾見過麵,但也是久仰大名,聽說她家裡有四十無子方納妾的傳統,故而當年侯府世子選申氏是徐氏喜聞樂見的。
若申氏生不出兒子來,世子方惟昌又不能納妾,那他的世子之位遲早要回到嫡房手中。
這樁婚事是翁老夫人親自保媒,她老人家娘家翁家算是蜀中望族,翁家祖上和申家也算世交,後來,因為翁家漸漸落魄,申家卻很出息,偏申氏因為此條家訓很難嫁門當戶對的男子,翁老夫人才提出讓方惟昌娶申氏。
好在申氏倒也爭氣,進門生了倆個兒子一個女兒,徐氏拿她沒有辦法。
就在她觀察申氏的同時,申氏也看向蜜娘。
之前她不知道為何徐氏能一眼看中阮家姑娘,都說是因為相貌,如今盛裝打扮,確實無人能及。
申氏笑道:“弟妹跟我來吧。”
她道:“咱們本家親戚太多,明天正式相見再不遲,今日先見過舅舅舅母姨母等人。”
“麻煩嫂子了。”
正所謂娘親舅大,方惟彥的舅舅徐中懋也快到知天命的年齡,如今已經在京中監察院任官,他身量中等,體格偏瘦,為人倒是一臉溫和的樣子,至於舅母徐夫人雖然帶著笑,但很嚴厲的樣子。
方惟彥帶著蜜娘一起行禮,這二人給了豐厚的紅封,徐舅母還送了一對翡翠鐲子給她。
大家都若有似無的在打量新娘子的一舉一動,方家本籍浙江,今日就來了不少浙籍官員,他們都非常重視鄉誼,成婚聯姻幾乎都是找本省人,像侯府的第三代中大奶奶申氏二奶奶於氏都是浙籍,連三奶奶是王府鄉君,其嫡母也是浙籍出身。
甚至連翁老夫人當年都是因為其父任浙江總督,才有這門婚事的。
故而徐氏另辟蹊徑找的這門親事,著實讓大家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還好蜜娘行禮如儀,接著又拜見了姑父姑母南平伯夫妻,南平伯夫人見蜜娘這樣,眼裡硬生生把嫌惡逼了去,這妮子倒是厲害的緊,先勾著自己的兒子,又勾著自己的侄兒,偏一腳踏兩隻船,還能有這樣盛大的婚事。
倒是她那兒媳婦,堂堂的公府小姐,還是嫡支出身的,站在她身邊,倒像是被比下去了一樣。
親戚們就跟走馬燈似的,蜜娘頭先還記下幾個,後來就懶得再記了,她發誓,一輩子都沒有磕過這麼多頭,甚至臉色都微微有點不好看了,上輩子自從進宮後,就再沒如此了,做新娘子也太受罪了。
殊不知方家二奶奶和三奶奶臉色都不太好看呢,徐氏操辦她們婚事的時候,雖然熱鬨,但也沒有這麼多繁文縟節,比如拜見長輩,都是次日見的,也隻見了幾位女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