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第 83 章(2 / 2)

穿成總裁白月光 九紫 12012 字 3個月前

村裡人聽到都震驚啦!

甄慕氏是不是瘋了?

這什麼兩季稻還能不能種出稻穀來尚且不知,等它真種出來你再種不遲,居然將家中十五畝地全種上了兩季稻,要是種不出來,你是打算讓二郎三郎他們都跟著你餓死不成?

裡正和村長也都勸慕清不要衝動,就連甄二郎甄三郎甄香君他們都勸慕清莫要衝動。

甄大伯聽到此時更是氣不打一出來:“胡鬨!”

見村長、裡正、甄大伯都來了,慕清才像防賊一樣,悄悄的掩上門對他們說:“這事我也就跟你們說了,你們可彆對外麵說。”

裡正、村長一愣,難不成這裡麵還有什麼秘密不成?

慕清小聲說:“這也是縣尊的兩個幕僚那裡聽來的,要不是我兒博文是縣尊的弟子,人家還不和我說呢。”

裡正不耐:“什麼事,快說!”

慕清壓低聲音神神秘秘地道:“你們知道縣尊是從京城來的吧?原來可是在京城當大官,你們知道有多大嗎?”

這些消息底層的農民哪裡知道。

慕清又道:“咱們淮州的岑知州你們聽說過吧?”

他們還真沒有聽說過,隻知道換了知州,卻不知新的知州姓甚名誰。

彆說是信息不流通的古代了,就是現代信息那麼發達,都有很多人不知道本市的市長叫什麼名字,有什麼背景來曆。

慕清道:“咱們淮州的岑知州,原是朝廷的丞相,一品大員,而我們懷安縣縣尊是岑相弟子,被貶謫在此。”

這種秘聞,他們這些小村民哪裡會知道,全都像聽到什麼了不得的大秘密一樣瞪大了眼睛,催促道:“這和兩季稻有什麼關係?”

“你們彆急啊。”前世靠寫作為生的慕清編故事的能力大開,“這兩季稻是從西域那邊傳過來的良種,你們是知道的吧?可你們想想,西域那邊能夠傳來多少良種?傳來了還能分給我們老百姓不成?當然是都緊著達官貴人家裡啦,你想想,那些達官貴人家裡,哪家不是千畝良田?”

“那這和岑相被貶有什麼關係?”村長不解地問。

慕清給了個‘你不懂’的眼神,“你不想想,岑相那是一心為民,有了高產量良種,岑相自然想分給下麵的老百姓種植,可是達官貴人誰不想要?就算他們自己吃不完,還可以拿去賣,一邊一心為民謀利,一邊一心為己謀私,而良種有限,岑相觸動了那麼多達官貴人的利益,他們可不就合起夥要把岑相搞下來嘛。”

“不然你想想,岑相都已經是一品大員,當朝宰相,若不是有太多達官貴人一起搞他,他能被貶謫?”

“他被貶謫到此之後,也一心想著百姓,好不容易從達官貴人們那裡搶來這點良種,自是要分發到百姓手中,可十指尚有長短,咱們縣尊是岑知州的學生,這良種當然是先緊著他啦,而我兒博文又是縣尊的學生……”

她給了他們一個‘你們懂得’眼神,對甄大伯和村長裡正說:“你是博文的嫡親大伯,村長和裡正平常也對我們家多有照顧,一筆寫不出兩個甄字,我才告訴你們,你們可不能對外麵說,實在是良種有限,告訴了彆人,我們就分不到太多了。”

村長裡正麵麵相覷,倒是甄大伯老實人,一下子就信了:“那……我也去換五斤稻種!”

慕清笑道:“縣尊不是說了,每家每戶最多可以換五斤?咱們一裡百戶,肯定有不少人家不願換良種的,你可以讓裡正幫你多換一些,就說是村裡其他人家換的,我們不說,誰會知道?”

甄大伯眼巴巴的看著裡正。

裡正皺了皺眉:“你讓我想想。”

回去的路上,裡正和村長商量:“你看這事……真的假的?”

村長來回踱步,“此等密事,定不是甄慕氏這樣的鄉下婦人能知道的,恐怕還是博文那裡透露了風聲。”

裡正也道:“罷了,反正若沒有收成,縣衙還有兩石糧食的補償,若是此事當真……”後麵的話裡正沒說,村長卻也明白。

裡正家中上等水田二十五畝,中等水田十三畝近近十畝地,若全部種上良種,畝產六石的話,一畝地就能多收兩石糧,三十畝就是六十石糧,裡正家中三十八畝地,就多收將近八十石糧。

按照四石糧食381斤算,八十石糧食就能多收七千斤糧食,容不得裡正不心動。

就算增加不到七千石,哪怕隻有一半,對於農家人來說,也是大豐收了。

於是裡正和村長回去悄悄將此事和妻子說了,妻子又和娘家說了,娘家的媳婦知道此事後,又將此事和她們的娘家說了。

這事本是秘密的,知道的人家也沒有對外宣傳開。

原本每戶五斤的稻種是領不完的,結果全部被領完了。

此時因為還在育種階段,很多人家都藏著掖著,也沒多少村民知道,而稍微有點關係,消息靈通些的,也都去裡正家裡說要換那五斤稻種。

他們都認為,反正隻有五斤,不過半畝地的份量,況且若是種植不出來還有兩石糧食的補償,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去領的。

甄大伯這人就比較實在了,領了十斤稻種,原本想要種一畝地的。

結果,等所有農家人都把田地耕出來,準備育苗時,席縣令親自帶著人下鄉,這其中包括每個村有著多年種地經驗的老農和村長裡正們,也有縣城裡的典史小吏們,席縣令以甄慕氏家的田地為教學點,每個村每個鄉的親自指導他們該如何育秧,再由縣衙的典史小吏和各村的村長裡正選出來的老農們,回去教授他們村的其它村民育秧的方式。

育秧的方式有多種,席瑞安教他們的是現代的濕潤育秧和旱育秧兩種方式,第一種是采取淺水勤灌相結合的排水晾田,第二種是隻保持土壤濕潤的育秧方法,這種育秧方式的優點是根係發達,插後不易敗苗,成活返青快。

這要不是縣令,且他所說所做還有那麼幾分道理的話,估計這些老農們都要噴死他了。

因為自古以來,就從未有人用這兩種方式育過秧苗,他們全部都是用老祖宗們一輩又一輩傳下來的傳統的育秧方式來育苗,也從沒有人懷疑過這樣的育秧方式有什麼不對。

老祖宗傳下來的,天下人都用這樣的方式育秧,能不對嗎?

可是現在縣尊說了,不按照他教授的新育秧方式育秧,一旦新良種無收成,被縣衙的人查出來後,就無法領到兩石糧食的補償,他們哪敢隨便糊弄?況且地都是自家的,加入豐收了呢?

農家人糊弄什麼,都不會糊弄自家的地。

也有那自作聰明的,用老法子育秧苗,以為彆人看不出來。

領了五斤稻種的人家就慶幸,五斤稻種也就半畝地,半畝地兩石糧,也不虧了。

而準備大麵積種植新良種的人家,就有些擔憂了。

這縣令的新育秧法子,到底管不管用啊?可彆到時候顆粒無收啊。

原本打算全部種上新良種的人家,都打起了退堂鼓,將全部的水田換成了一半的水田。

隻有甄慕氏和甄大伯家,一個傻大膽,一個太老實,是切切實實準備將家裡水田全部種新良種的。

甄家慕清就是一言堂,哪怕甄二郎甄三郎他們心有疑慮也不敢反對。

育種一過,慕清家的芸苔花也開了(油菜花),村裡人才知道,席縣令不僅懂得如何育種,還懂如何種芸苔,並且在芸苔地裡種了很多豆苗,田埂的周圍也都種了很多據說是來自西域的種子,品種很多。

具體是什麼都無人知道,能不能吃也無人知道,但整個甄家村的人都十分關注慕清家的菜地。

等到驚蟄一過,秧苗全部長出來後,很多育秧的人家都傻眼了。

不是隻育了五斤稻種嗎?怎麼長出來這麼多秧苗?

秧苗長出來,老農們也放下了一小半的心,就怕這稻種不成活。

等秧苗都長的差不多了,席縣令又把各村村長、裡正,村裡選出來的最會種田的老農們集合到一起了。

乾嘛呢?拔秧,插秧。

這麼麻煩的哦!

然後他們就發現,不是才五斤稻種嗎?為什麼插出了兩畝地的秧苗?一畝地的稻種隻需要兩到三斤嗎?

常年伺候田地的老農們覺得自己的世界觀都被刷新了。

因為在他們的概念裡麵,一畝地的稻種最少要八到十斤,十畝地就要準備百八十斤的稻種,二十畝就是兩百斤稻種。

若是以後一畝地都隻需要兩三斤稻種,那十畝地就能省下五六十斤的稻子,二十畝地就能省一百多斤稻穀啦!

一百多斤稻穀都是一畝中等田的產量了!

慕清自己是個懶得下地的,況且甄家十五畝地,就她和甄香君甄香草甄二郎甄三郎幾人插秧,還不得累死。

找短工!

她還沒找短工,席瑞安就叫幫他在城西那二十畝水田插秧的農人們,過來將她家的十五畝地都整好了。

外麵不知道的全都以為席瑞安是為甄博文才如此,就連甄博文都如此認為,對席瑞安自是感激不已,並且愛屋及烏,將這份感激也投到席鑲身上。

席鑲本身也是個投桃報李的人,甄博文對他好,他自然也同等回饋給甄博文,加上他也沒有親兄弟,隻有堂兄和族兄,在懷安縣也沒有彆的好朋友,兩人又惺惺相惜,跟親兄弟似的,感情越發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