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就比大皇子晚了幾個月出生, 今年正好四十歲,當初元後把他生出來的時候, 是因為受了驚嚇, 所以太子是個早產兒, 身體比其他皇子更為虛弱。

元後還在的時候, 花了很大的力氣來補太子的身體, 但先天不足, 總是要慢慢調養的,她死的早了些, 太子沒了親娘, 總是比不過有親娘的孩子受寵。

好在皇後死的時候, 他哭得肝膽欲裂,生病了好幾日, 孝心可嘉, 感動了皇帝。

做父母,總是喜歡孝順孩子的。皇帝貴為天子富有天下, 什麼值錢的東西都不缺, 在感情上就有更多的要求。

雖然這麼多過去了,太子長大成人,羽翼漸豐。皇帝心裡有了隔閡, 可也沒有想過弄死太子。太子突然沒了,他勃然大怒,下令徹查。

花了很大精力查出來的結果,就是太子身體太弱, 老毛病發了,加上多年來吃藥,身體累積了長久的毒死,這病來得太急,人就沒了。

雖然這個結果難以讓人接受,但是皇帝還是不得不接受。兒子是病死的,沒有什麼意外其實倒也是好事,總比手足相殘,被兄弟害死來的好些。

處罰了當日照顧太子的宮人,皇帝一下憔悴下來。

太子的悼詞,是蘇卿親自寫的。

簡直感天動地,感人肺腑。那些大臣,一個個眼圈都紅了,包括皇帝自己,原本沒有那麼悲傷。

在這文章從蘇卿嘴裡念出來的時候,他就想起了太子的好,想到了他們之間的點滴,一個大男人,九五之尊,真心誠意的為自己的才過而立就死去的太子掉下了男兒珍貴的眼淚。

說來也是可笑,太子死前的時候,因為皇帝猜忌,總是鬱鬱不歡。他若是還活著,活蹦亂跳的,皇帝可能要盼望著自己的孩子早些死去了。

但是太子死了,皇帝又成了一個愛孩子的好父親。

在太子的葬禮上,顯得不夠悲傷的人,甚至得到了皇帝的厭棄。

當然了,江廣白這篇精妙的文章讓她得到了和那些倒黴蛋截然相反的待遇。

在太子葬禮之後,江廣白成為了為數不多,不被中年喪子的皇帝遷怒,還得到了提拔的官員之一。

兒子的死亡,給皇帝帶來了頗大的打擊。

下葬的時候,看著棺木裡太子那冷冰冰的屍體,皇帝第一次意識到死亡離他很近。

雖然他曾經下令處死過許多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的枕邊人,元後,更是年紀輕的死在他的前頭。

但那個時候,他還很年輕,皇帝也不會有那種自己能夠脆弱得承受不了風寒一擊的感覺。

皇帝不僅憔悴,而且還有些惶恐是,甚至畏懼起了死亡。

好在他身邊有朵解語花,德妃嬌嫩如同花骨朵一般,那帶著綿綿情意的眼神看著他,還有她剛生下來的小皇子,證明著他還是個強壯能乾的男人。

皇帝這些時日失眠睡不著覺,在德妃身邊,聞著她身上淡淡的香氣,聽著德妃用他喜愛的聲音念佛經,總是很快能夠入眠。

(其實是蘇卿調製了一些能夠安眠的熏香,每次皇帝來,這德妃宮中就要點這種香料。)

在德妃這裡待了一段時間,皇帝的心病總是好了不少。

加上藥膳的功勞,他的身體的確比往年健康了不少。冬日裡容易患上一些小風寒,他卻覺得身體熱源滾滾。

幾個年輕的皇子都生了些小病,今年的皇帝卻尤其的健康。

在德妃的暗示和提醒下,皇帝又想起了惠普和尚的好。

處死了一些不儘職照顧太子的宮人,責令禮部負責太子的身後事,將太子葬入皇陵,他在各種遷怒大臣,逮著他們的小尾巴責罰的時候,卻又給了京城某知名寺廟一大堆香火錢,並且為佛祖塑金身。

皇帝打的是為死去的太子誦經祈福的旗號,但實際上是為了那藥方的事情,獎賞這惠普和尚。

大概是真的年紀大了,也可能是因為這段時間受了德妃的影響。

皇帝從一個不信鬼神的人,變得信起佛來。

一旦有了虔誠的心,那就會越來越相信那些東西。越相信,皇帝看起仙氣飄飄,潛心向佛的德妃,就更是順眼起來。

江新月沒有刻意迎合皇帝的喜好,她在出了冷宮之後,就按照蘇卿的建議,自己信起了佛,還抄起了佛經。

當然,突然信佛,她也是有理由的,說是當初在冷宮的時候,實在是絕望,隻求佛祖憐惜,結果沒想到,皇帝真的像是神仙一樣出現在她的眼前,並且為她洗掉了身上的冤屈。

就因為這個,她說到做到,就要做佛祖跟前的虔誠信徒。當然啦,她有夫君,有家人,有孩子,倒也不至於剃度出家,隻做個佛門弟子,抄佛經為陛下,還有她腹中的孩子祈福,並且捐獻大量香油錢。

孩子平安降生之後,她更加虔誠。不僅是為孩子,也為陛下,為太後祈福,為齊國的黎民百姓朗誦經文,願大齊江山能夠風調雨順。

不管是什麼人,總是喜歡好人多過於惡人的。

即便那好人因為自己的傻,可能結局不太好,但麵對你認為的好人的時候,心弦總是會更為鬆懈。

德妃不僅布善好施,自己平日裡不講究奢華的衣物,甚至還在寫給父親的家書中,說著今年天冷,關切的讓父親多準備一些冬衣,天冷的時候多施一些粥水給那些窮苦百姓。

當然,也要囑咐父親,不要因為她如今受到陛下的寵愛,便仗勢欺人,一定要勒令好族人,不能為了她,讓陛下蒙羞。

宮裡送出去的信,其實都是會經過皇帝的手的。

不過江新月的父親能夠做到提督的位置,自然不是個傻子,女兒在宮中當寵妃,信件裡說的輕飄飄,他就真的認認真真的去按這件事去做了。

皇帝這麼一查,更覺得德妃的家人也不錯。情人眼裡出西施,更何況德妃本來就長了一張天仙麵孔,如今在皇帝眼中,德妃不僅人美,還特彆心善,又不愛表現,簡直不要太好。

倘若有什麼人栽贓陷害,那肯定是對方心思齷齪,他的德妃就是個小可憐。

明著看,德妃儘把東西往外送,是她吃了虧,但是皇帝什麼好東西都給德妃,她難道還會真過得和宮女們一般慘。

說到宮妃,德妃很快就發現,在皇帝開始信佛之後,宮裡就刮起了一陣信佛風。

不少宮妃,為了迎合太後和皇帝的喜好,也跟著信佛。而且一個個做得比她虔誠多了,還用血寫佛經的。

她借著機會,又想法子同江廣白見了一麵。

蘇卿倒是淡然:“娘娘且放心,不用做更出格的事情,如以往一般就好。這劣品就是劣品,娘娘得寵的時候,那麼多學娘娘打扮的,您可瞧陛下多看了她們一眼。”

皇帝又不是傻子,東施效顰,隻會起到反效果。

“先生說的是。”

蘇卿的神情篤定,得了她的一句話,江新月的一顆心就放了下來,繼續當起歲月靜好,與世無爭,唯獨深愛皇帝的一朵白蓮花來。

倒是那些宮妃,為了向佛,喜好吃肉的,也不吃了,一個個把自己折騰得一臉菜色,本來年紀就大了,身上沒點肉,臉都凹下去,皇帝看著也沒啥胃口。

放血寫經書的那個更加了,你說你又不是什麼得道高僧,需要用血來淨化妖孽。這血書,都是陳述冤情的。

德妃就不一樣了,她為著孩子,該吃的也都吃。那什麼活佛都說過,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心中有佛,比虛情假意的念經要好太多。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看看德妃,就不搞什麼花裡胡哨的東西。人家該做好事做好事,說的少,做的多。

稍微調查一下,就知道,這些個宮妃隻是做些麵子功夫,這種虛偽的佛教徒,分明是在玷汙佛祖。

德妃不僅得到了皇帝越來越深的感情,還得到了太後的看重。

子憑母鬼,德妃生的孩子,也得到了皇帝的心愛。

名字上麵,大名賜的是一個宸字。

宸,北極星所在,星天之樞,也是指的帝王所居。

皇帝給這個孩子取這個名字,難免讓人多想,他想要立下這個奶娃娃為太子。

這聽起來很是荒謬,如今元後留下的孩子已經死了,若是德妃能夠更進一步,成為皇後,那她生下的皇子,就是名正言順的嫡長子。

正宮皇後生的孩子,才為嫡子。

其他皇子年紀大又如何,那也隻是庶長子。

這種想法一旦冒出來,受寵程度大不如前的貴妃心就涼了。

她和德妃關係大不如前,本來就是仇敵,當然不可能真的情同姐妹。

若是真的皇位給了的德妃的兒子,那她的孩子怎麼辦。

德妃嫉妒得癢癢,一直到皇子宸的抓周日。

這個生下來,就得到皇帝的榮寵,讓皇帝破了一次又一次的例的孩子,抓中了玉璽。

皇帝樂不可支,他雖然沒有立德妃生的孩子為太子,卻以德妃生了個如此聰明的孩子為由,升了德妃的份位,一步登天,成為了中宮皇後。

其他人心心念念想了十幾年,二十幾年的東西,皇帝竟然這麼輕易的給了一個毛都沒有長齊的小丫頭!

鄧貴妃的指甲掐進了掌心,她在彆人看過來的還是,趕緊低下頭遮掩,不然肯定會被皇帝看到她當初失態的樣子。

鄧貴妃看著皇帝眼中白白胖胖的嬰兒,依舊是十分恨的,但這個時候,她想到了一些彆的東西。

她生了兩個兒子,第一個兒子,如今也二十多歲了,她也有了孫子。

孫子的出世,從某些意義上來說,也在告訴她,她已經老了,比不過那嬌花一般的小姑娘,皇帝的心給了彆人,可能花千般萬般的力氣,也難以拿回來。

而且想一想那死去的太子,太醫其實說,太子心中鬱結,所以常年臥病。

太子為什麼鬱結,還不是為了皇帝的猜忌。

現在是有其他更年長的皇子在前頭頂著,可是她的孩兒,年紀也不小了。若是陛下再活個二十年,她的兒子還能熬得住那天麼。

鄧貴妃遠遠的看著皇帝,看著像是尋常恩愛夫妻的一家三口,她的腦海裡冒出一個十分可怕的念頭,若是陛下早些死了,德妃孤兒寡母,能比得過她的皇兒麼。

德妃成為了皇後之後,稍稍改變了一些,但也沒有做太大的改變。

為了自己的名聲著想,她反而更加對自己的家族有所約束。

那位江南提督當真是個聰明人,在這種事情上,不敢拖女兒半點後腿。